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基层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机制研究

2018-03-07魏语婷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8期
关键词:两学一做互联网+互联网

魏语婷

摘要:推进高校基层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建设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发展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将“互联网+”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建设相结合,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实现高校基层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机制的现实意义、存在的问题,提出基层党组织发展的新举措,为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基层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机制

推进高校基层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建设,是新时期高等院校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将“互联网+”与党建工作深度结合,不断促进高校党建运作信息化和执政能力的现代化,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发展的新格局。

一、“互联网+”下实现高校基层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高校基层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必然选择

新时期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创新科技发展的重任,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新时代下加强高校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其作为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单位,是高等院校贯彻和落实党的思想理论的坚实力量。推进高校基层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建设,有利于健全高校党建工作机制,提高高校全体党员的党性意识,完善高校党员整体队伍建设,实现高校基层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增强。

(二)实现高校基层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是高校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单元和基本保障,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思想理念的决定性力量。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是高校创新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提高高校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对高校的实践创新和繁荣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两学一做”常态化机制建设有利于推进党对高校的统一领导,有利于党的理论精髓与高校改革实践相融合,实现新时代思想理念真正运用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中。

(三)实现高校基层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是全面加强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

党的新时代赋予了高等院校党建工作新要求和新使命。学院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通过创新党员学习制度、创新党支部教育管理机制、拓展党建载体和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等途径,加强基层党支部机制建设,推进高校基层党支部“两学一做”活动常态化机制构建,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校院二级管理机制、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高校基层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较为薄弱

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工作的落脚点,其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发挥着政治堡垒作用。高校党组织模式一般设置校院二级运行模式,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党委的积极引领下落实党建管理工作。而高校基层党支部在日常工作中不能适应新时代高校发展的新形势、党员群众思想的新变化、新需求,运作模式缺乏创新,运行机制亟待深化;基层党支部在日常运作中,由于高校教学、科研等任务繁重,大多数党员忙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轻党政工作学习活动,使得基层党支部向心力不强。

(二)高校基层党支部学习教育活动形式化严重

新时期随着党的建设科学化和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不断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运行模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要求。院系基层党支部缺乏科学指导,学习培训内容枯燥,党员素质亟待进一步提升;支部活动缺乏创新,基层党组织学习机制流于形式,党支部理论学习占主导地位,教育实践和专题研讨活动较少,无法调动支部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三)高校信息化发展和基础党建工作亟待紧密融合

“互联网+”时代为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机遇,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为基层党建工作创造了新的载体。而现阶段高等院校基础党建工作仍局限于传统模式,与网络信息的融合程度还不够高,部分基层党支部工作并未应对新形势产生新变化,工作方法拘于陈旧,工作理念缺乏创新。基层党支部运行仍依靠传统理论学习和主题会议宣传为主,除运用网络开展信息录入工作、主题党日活动外,并未进一步将网络技术利用实现最大化。将实体支部工作信息化、党建活动科学化的目标虚于形式,未真正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网络发展的深一步融合。

三、“互联网+”背景下推进高校基层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机制建设措施

(一)健全基层党组织常态化学习机制,实现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发展

构建长效学习机制是推动基层党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积极落实的关键。利用“互联网+”党建模式,构建网络学习教育平台,创新党建工作方法,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党员教育机制,完善党员管理模式,建立学院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学习机制,健全学院党委领导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与学院重点工作推进相结合,实现基层党组织逐步规范化发展,基层党员队伍感召力逐步增强,推进基层党支部工作和学院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创新基层党建教育管理机制,实现党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健全党员培育机制,完善党员评价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自身优势,认真落实基层党支部党员大会制度。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拓展学习内容,紧抓党员活动日和政治学习日组织专项学习和专题研讨,积极引导基层党员将自我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努力真正实现学习教育常态化。坚持定期讲党课制度,建立主题实践活动制度,在探索推进教育活动常态化的过程中力求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构建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党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三)构建“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实现信息网络发展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度融合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拓展党建工作新渠道,将信息化、网络化积极运用到基层党支部运作中。通过利用新媒体优势拓展党建载体,采取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线下线上相结合、流出流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网上党支部组建力度,增加基层党组织信息化管理手段,促进党员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凭借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大力推进“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建设形成常态化。将实体支部与虚拟支部相融合,打造集信息化、网络化与科学化为一体的高校基层党组织。

(四)推进基层党组织“学”“做”的制度化,实现“两学一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常态

高校基层党组织根据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和学院工作计划,结合各阶段工作实际,科学安排基层党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通过深化学习教育活动,把上级要求的各项规定动作落实好,确保科学实用、特色鲜明,严格学习制度;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三会一课”制度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三会一课”制度作用;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的现实意义,努力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建设,实现“两学一做”融入高校基层党支部日常。

高校基层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的基层单元,是高校贯彻和落实党的思想理念的基础力量。新时代下基层党支部面临新机遇,基层党组织通过分析支部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完善学习管理机制,创新党建活动模式,提升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和感召力,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堡垒作用,真正实现新时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赛杰,邱家明,周步高.推进高校“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常态化的路径探索[J].传承,2016(12).

[2]徐俊毅.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常态化与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百家论坛,2013(12).

[3]刘红凛.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01).

基金项目:2017年盐城工学院党建工作研究课题“微时代下推进高校基层党支部两學一做常态化机制研究——以盐城工学院为例”(DJC2017003)。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两学一做互联网+互联网
如何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