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下的学校道德教育问题与出路
2018-03-07吴丹刘芳
吴丹+刘芳
摘 要 走班制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改革机遇。走班制下学校德育应重视传统的德育主体、德育目标和德育方法的异化等问题,从主体概念、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上重塑学校德育,努力构建“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方位德育”的德育格局,追求人人德育、时时德育、事事德育的发展状态,进而摆脱走班制下学校德育的发展困境,使走班制下的学校德育走得更久、更远、更好。
关键词 走班制 学校德育 全员 全程 全方位
随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的变化与更新,新一次课程改革悄然而至,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高考改革,强调教学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价值目标指向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走班制”是指打破原行政班的管理界限,实施流动班级授课制,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个性,选择不同课程到不同类型的班级中流动地完成学习任务[1]。“走班制”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学校的教学模式,也使学校的德育模式发生变化,也为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一股清流。
一、传统班级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主体单一
传统的班级教学中,德育任务主要由班主任和思想品德学科教师承担,但基本上班主任处于主导地位,学科教师只是解释基本的道德知识及道德现象。班主任作为“重要他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指导学生日常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帮助学生构建其内在主观世界的道德。班主任在德育中“重要他人”作用的极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其他教师教书不育人、班主任育人不教书的现象。
2.德育目标缺失
人性中的善是道德教育形成的基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张扬人性中的善,并抑制可能的恶[2],最终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为自身的实践提供指导。然而在功利主义的思想指导下,学校道德教育让位于应试教育,使人们陷入“学习好品德就好,学习差品德就差”的思想误区,道德教育重教而轻育,言传大于身教,忽视了对学生成长关键期道德养成的指导,“道德”一直外化于学生个体之外,成为无异于语数外的一门学科、一种知识。
3.德育方法窄化
傳统班级德育存在“思想上重视,现实中忽视”的尴尬局面,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情形在一些学校是惯常的现象[3]。德育教学基本还停留在一种“说教德育”的状态上,并且是作为沉闷学科教学的一种调剂,如上思想品德课、听讲座、写心得……一言堂式的德育方法使道德存在于书本上、老师的讲解中、学生的记忆中,很少落实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缺少实践性的锻炼与指导,使外在道德规范难以有效地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习惯。
二、走班制下学校德育的优势
走班教学后,班主任作为德育主体面临缺位,行政班作为德育载体的功能面临缺失[4],但流动的教学模式为德育改革提供了机遇与挑战。走班下的学校德育有必要从主体、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上重新构建“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方位德育”的新格局,体现人人参与德育、时时进行德育、事事体现德育的价值内涵。
1.全员育人——德育主体全面化
就德育主体而言,欧美国家的德育主体已走向多元,不仅引入家长、社会的力量,也重视学生自主管理,实现完整的全员德育。而我国德育主体也逐渐由班主任转向学生、师生共为德育主体,但教师仍处于双主体下的主导地位,引导德育的开展。
(1)教师层面:德育导师制
受大学导师制的影响,学校德育通过德育导师制,将德育任务分流给担任德育导师的任课教师,使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每个导师负责10~15名学生,及时对他们的思想、学业、心理和生活进行指导。
德育导师制下的德育改革体现于各个方面,在师生关系上,由居高临下的谆谆教诲转变为民主互动的朋友式交流。在德育作用上,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寓育于教,以育促教,即弥补了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各自为政的缺陷,又提高了学校德育的效率;在教学层面上,导师制有助于教学与改革的融合,导师成为学科教师和流动学生沟通的桥梁,可以准确地了解情况,既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又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进行调整,使走班模式更加稳定;在学生层面上,导师根据学生不同的道德问题与个性“对症下药”,每个人都有自己唯一的“德育菜单”,并且具有保密性,充分考虑到青少年成长阶段的敏感期等问题,使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在教师专业层面上,德育导师制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5],除了掌握专业领域的教学任务,还需足够的道德素养与德育知识,能够直接对德育工作负责,认同自身的德育导师身份。
(2)学生层面: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自主管理模式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6]。传统学校德育重形式轻实质、重共性轻个性、重约束轻引导,限制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而走班教学强调个性化教育,德育内容注重现实、回归生活,实施途径要求教师走出教室,灵活多变,走出“灌输式”德育,走向主体性德育、活动性德育,学会选择的德育和开放性德育。由此,更需要学生在没有管束与监督的情况下学会自我管理,注重自我设计和个体潜能的发挥,实现自我成长。如社团像是一个小社会,学生能够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寻求发展,激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初步体验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和义务,为将来进入社会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2.全程育人——德育过程全面化
道德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开始于儿童阶段,直至生命消逝,道德一直在调节、发展、完善个人的成长。学校生活作为学生道德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应注重过程的全面化,把握学生每一时刻的道德变化,特别是走班教学后教学环境改变,更需要时时关注学生,发挥“全程育人”的德育原则。endprint
(1)走班前:针对个性,合理引导
走班前的自主选课要求德育导师要善于发现、了解学生,主动沟通,提出合理的选课建议,避免学生因盲目选课造成吃不透、跟不上、厌学等问题。同时,学校应建立人性化的选课网络系统,设置教师专栏、课程专栏、活动专栏等,充分介绍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条件。学校德育变专项活动为课程化渗透,充分尊重个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保持乐学、好学、勤学的健康心态。
(2)走班时:人性发展,关怀为本
学生与教师都是作为自然的人存在于教学生活中,道德教育下的人性“涉及的不是知识和言论,而是品行和行为[7]”。走班教学的多元化课程为学生品格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促使人性的多元发展。一方面,人性易变使德育充满不确定性,特别是在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中;另一方面,人性的不易变使德育在某些方面不可教,易变与不易变的对立要求德育以关怀为本,真诚关爱学生,通过榜样、对话、实践、认可的关怀途径,建立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为德育工作提供坚实的情感基础。
(3)走班后:师生互助,教学相长
学校德育改革不是短期可以见效的,在教师—学生—家长的合力下,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实现学生由自然人向道德人的蜕变。同时,学生是教师最好的老师,走班下的德育使教书与育人结合,激发教师德育潜能,在育德的同时促进教师自我德行的反思,有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实现师生互助、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不仅促进德育的展开,也对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3.全方位育人——德育内容全面化
“全方位育人”体现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多层面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体现事事德育的基本内涵。
“思想引导”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对和处理在中华传统道德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用主义等多元文化环境中出现的思想之间的矛盾,如孔融让梨的“尊老爱幼”与独生子女的“利己主义”的对立,教师需要用自身智慧指导学生道德发展实际,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辅导”是应对走班制下学生流动于不同的教学班学习而产生的差异问题,教师应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课后跟踪,加强教学反馈,通过建立“学科教师—学生,德育导师—学生,学生—学生”多种人际沟通方式解决学习问题。
“心理疏导”是对学生学习与生活中不良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如分层教学的等级差异造成优生傲慢、差生自卑的不平衡心理状态;学生因缺少集体活动与交流而产生的孤独感……基于此,教师须及时沟通、合理疏导,帮助学生敞开心扉、摆正心态、调节自己,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生活指导”在具体微观层面是对学生生活中道德行为的指导,在宏观层面则是“生活德育”的体现,呼吁高于生活的德育要回归生活,使人过更美好的生活。生活是德育的起点,也是德育要回归的地方[8]。德育内容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德育目的在于指导人们去建构有道德的生活方式,德育指导生活会越来越好,生活亦促进德育的不断完善。
三、走班制下学校德育发展困境的摆脱
走班制教学在我国发展还未成熟,德育改革仍存在发展困境,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力量,采取有效策略解决现有问题,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愿景。
1.纠正教师思想偏差,合理定位
德育教师是德育工作的灵魂人物,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德育成功的有力保证。首先,合理定位自身,认同教师是教书与育人双重任务的结合体,在走班教学中相互平衡、寓育于教、以育促教。其次,合理定位德育工作,将德育摆在适当的位置,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导方式,对德育既不过度拔高,也不可有可无。再次,在实践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中迎接挑战,培养教学机智,为教学和德育工作提供强大的前进动力。
2.加大德育资源投入,创新德育
教育资源是保障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在学校德育中,需要加强合理硬件资源的供给,设置固定的德育场所,以改善走班学生流动分散、难以聚集的情况。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德育阅读资源,书本材料和影像资源双管齐下,鼓励学生自由阅读,独立思考,探索构建自身的道德世界。另一方面,激励德育内容的创新投入,因为固定的德育内容、要求、方法、路线无法应对社会快节奏变化下的道德标准,只有将创新注入学校德育,跟随时代发展的德育脚步,展现新的德育姿态,才能体现德育鲜活的生命力。
3.完善德育评价体系,综合考量
传统的德育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注重教师评价而忽视学生评价,注重静态评价而忽视综合评价。完善德育评价能够全面展现走班制下的德育效果,以动态的过程性评价为主,建立道德成长档案袋制度、家校联合制度等,记录学生成长的点滴;以德育导师评价为主,结合学科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评价,建立“一体多翼”的评价系统;以学生外在的道德行为评价为主,加强德育实践,以行促知,结合情感与意志,做出综合性评价。
4.结合多方力量,互惠成长
政府的支持是走班实践的基本保障,走班的政策目标是教育培养多元化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美国学者卡兹通过实验发现,一个充满活力和干劲的组织的最佳固定工作年限为1.5到5年,低于或高于這个区间,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水平就不高了,相应地出成果的情况也会不理想[9]。改革的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组织寿命”,增强组织活力,也为德育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更是在需要层次上向自我实现的需要靠近,同时也促进学校德育的多元发展。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合理定位,形成了走班下的成长共同体,构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
走班制为学校德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与挑战,虽然会面临着些许问题,但挑战即机遇,为了学生更好德性养成的最终目标,我们应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在走班教学的实践道路上不断探索,开创学校德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林海妃.走班制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2] 王建华.人性、道德与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4).
[3] 田爱丽.中学德育导师制成效的动因分析———浙江省长兴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10(14).
[4] 张丽.走班:德育变革的最佳窗口[J].中国德育,2015(24).
[5] 杨姝.德育导师制的推行:积极并审慎的视角[J].基础教育研究,2013(18).
[6] 赵蓉.走班中的学校德育“三变”[J].教育科学论坛,2016(09).
[7] Birgit Sandkaulen.面向自由的教育[N].谢永康,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4).
[8] 陈均土,黄鹏红.从知识德育走向生活德育[J].现代教育管理,2007(08).
[9]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与管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吴丹(1992-),女,安徽黄山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刘芳(1965-),女,辽宁阜新人,渤海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王 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