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月与安生

2018-03-07梁珈毓

青少年日记 2017年8期
关键词:安生

梁珈毓

7月4日 晴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七月,一个安生。

——题记

以前为了塑造自己的文青气质,翻阅过所有安妮的书,从《七月与安生》到《素年锦时》,从沉醉于稀薄幻觉到平淡有节制。《七月与安生》是一部让我又爱又恨的书。热爱人物炽烈的爱,憎恨这个阴靡颓废的故事。

13岁的安生与七月在操场相遇,她们互相喜欢,互相羡慕,甚至互相嫉妒。似乎所有的女生都有这样一个朋友,我们既爱又恨,一起笑一起哭,欣赏男生的品味都一样,相约此生不别离。我们是soul mate。

安生初见家明,让我想起14岁的小太平在集市上初见薛绍,“我从未见过如此明亮的面孔,他笑起來的样子,好像春天里最明媚的一束阳光。”家明就是光,但也是安生一生幸与不幸的开端。家明爱七月的温婉平静,又被安生的离经叛道所吸引,他谁都不愿割舍,他只能怯懦地被动等待。

家明和七月是同一类人,他们都喜欢被选择的结果,这样就可以少一些负累。所以,家明选择了七月,而安生远走他乡。

后来,安生怀孕母亲去世。七月说,安生,回家吧!家在哪儿呢?我想,安生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家,至于她,她没有家。

直到安生难产去世,七月收养了她的孩子,并终身未育。因为她真的爱安生,也为家明赎罪。

七月,安生的命都是一场背负着汹涌情欲和罪恶感的漫无尽期的放逐。她们彼此深爱,彼此羡慕,彼此嫉妒。为了同一个男人,像飞蛾扑火一般,穷极一生。

《七月与安生》是一部天生就适合大银幕的小说,它有矛盾却无坏人的人设,使其充满魅力。但正因如此,我在听到这部书要被拍成电影时,心中充满了不信任。作为一个原著党,我敢说这部书是很好的,但我不敢保证它拍成电影时依旧会那么好。

这种不信任,在听到《七月与安生》由周冬雨和马思纯主演时,更加深一层。这并不是说我对她们有意见,只是她们身为新人演员,还没有遭到多少磨练,极有可能演不好这些角色。尤其是周冬雨,书中的安生微笑的很快乐,但又言词尖锐,桀骜不驯,像一棵散诡异浓郁芳香的植物,会开出让人恐惧的花朵。关于她的故事,虽然短却极其深刻。担心演惯纯爱角色的周冬雨能否诠释角色的荫翳反叛。但在看过电影后,只周冬雨的一抬眼,就消除了我的疑虑。

感谢曾国祥导演和陈可辛监制如此用心的制作,呈现给我们这样一部纯纯走心的青春文艺片。影片有稍许改动,让片子更加纯美,使我看后仍有余味……

电影里,七月妈妈对临行前的七月说:“女孩可以走的路很多,人生折腾点未必不幸福,只是很辛苦,女孩子无论走哪条路都很辛苦,但我也希望我的女儿是个例外。”

平庸未必是恶,执念未必是好。

年轻时,人们都像是在江河里游泳,日日追风逐浪,夜夜望月观星。可是在某一天,我们终究会上岸,成为有包袱的成年人。

你也许已经有了稳定的感情,认识了一两年,彼此很熟悉,每天语音,一起聊着彼此的生活,一起计划着未来。

你也许是长辈眼里的乖孩子,有着一件稳定的工作,拿着不多不少的工资,偶尔被老板指责,偶尔赶不上班车。

可是呀,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有那么一个疯狂的念头袭来。可否就做一个不安生的人间过客,独自一人,浪迹江湖。肌肤与沙砾长相厮守,尸骨就埋在世界尽头。

去雪原上呼吸最肆虐狂暴的风,去枪林弹雨里拍摄人间地狱,去记录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把重山风雨都刻入驿旅,把消怠嬉皮都沉入光影。与如织之人,一边遇见,一边再见。

当世界都在前进的时候,选择后退。

当别人都在上升的时候,选择下沉。

山西省实验中学初一1670班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生
狠抓安生生产“五个年”助力县域发展高质量
知足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基于“双生花”视域下《七月与安生》的叙事策略与自我表达研究
同一体的两面
安生
安生
《七月与安生》:寻找灵魂中的另一半
给你一个七月,换你一个安生
——评电影《七月与安生》
《七月与安生》两个女孩,两种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