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王熙凤和贾探春学管理
2018-03-07周翠礼
周翠礼
5月21日 雨
王熙凤、贾探春是《红楼梦》艺术世界里“行止见识”高出于“须眉”之上的女中豪杰。别的且不说,单就他们的组织管理思想、策略来说,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先说王熙凤。曹雪芹虽鄙薄她的人品,但对她的精明能干、聪明才智是非常赞赏的。秦可卿死后,堂堂宁国府一片混乱,竟无人整治,“忒”不像样了。王熙凤受命于危难之际,协助宁国府。
凤姐善于从了解情况入手,发现主要矛盾。她针对“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执、临期推诿”、“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的不良现象,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事,使责有专属。她针对“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负钤束,无脸者不能长进”的问题,严明纪律,赏罚自专,使众人不敢怠慢。她当众宣布:“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这是多么的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她明令总管:“你要徇情,叫我查出来,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这是多么的铁面无私,辣味十足!她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毅然处罚了“体面”的上班迟到者,使众人不敢偷懒,工作兢兢业业。她明察秋毫,熟悉事务,账目清楚,使别人不敢浑水摸鱼、滥支冒领,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她早出晚归,事必亲躬,不辞劳苦。宁国府的面貌为之一新,众人无不叹服。凤姐协理宁国府的做法,已不仅是她个人才能的表现形式,而且具有普遍意义,成为任何管理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了。
再看贾探春。曹雪芹以她平常现实的女儿之身,体现了非凡的審美理想。这个“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三小姐,是一位“兴利除宿弊”的变法革新的改良主义者。
凤姐病休后,年轻的探春挑起了理家的重任。她上任才三四日,几件事过手,使人觉得“精细处不让凤姐”。她精明干练,识破了吴新登媳妇的险恶用心;她不徇私情,不避权责,坚持原则,根据成例赏了舅舅二十两银子的葬费。贾探春认为贾府这个家族的主要矛盾是入不敷出,于是对症下药制定了一项开源节流的政策,除了家学里的八两银子和丫头们买头油脂粉的二两银子,把大观园里的花草树木家禽莲藕交给一些老婆子管理,而要这些老婆子负责几项消费供应,即由吃喝玩乐的消费资料变成可以生产的生产资料,再利用这些资料另行开辟一条生财的门径,使这个家庭每年节约了四百两银子的支出。她周密地拟定计划,慎重地选派人才,打破旧章惯例,免去中间盘剥,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缓解了贾府的经济危机。
由凤姐、探春的治家理财,我想到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概念——“木桶理论”。意思是:一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木桶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能装更多的水,就要设法改变这块木板的现状。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要像王熙凤、贾探春一样,善于调查研究、开动脑筋,找出自己负责管理的系统中的“短木板”,善于找出自己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找出差距、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补救。把“短木板”抽出来,换上“长木板”,这个水桶当然可以容纳更多的水了,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王熙凤、贾探春是中国十八世纪的优秀管理人才,直到二百多年后的今天,她们的管理思想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湖南省隆回县桃洪镇松坡街
推荐老师:胡德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