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真情义,诗歌好声音
2018-03-07雁翎
雁翎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清代诗评家袁枚说:“以情生文,未有无情而有文者”,诗不是硬写出来的,情到真处自有诗,无情则无诗,这是历代诗家的共识。所以古人主张“以情造文”,非“以文造情”,理论家们更把“诗学”定义为“情学”。
一个“情”字是诗家的第一要义,也必然成为品读鉴赏诗歌的第一要点。
就如刘铁士的这首《母亲》,初读似觉“直白”,再读,从若干句子中嚼出一种语言味道,既有力度又富于内涵。“你给我的三十七度,我还原不了你身体的温热”、“那是多么好的秋日,我的天空已一片漆黑”、“当时文革刚刚开始,你同那个时代一起发病”、“你走后,我丢失了更多的夜晚,不愿想的是过去,不想都不行的还是过去,想也想不回来的只有过去”、“每天早上,你趔趔趄趄端着一大盆面汤,就像端不动沉重的生活,但脊梁始终没有弯下去”,“未来我也会成为一颗小草,有你在,我就知道根在哪里”,形象生动,情景交融,情理交融,消解了初读时那种“缺乏形象”的错觉。三读,跟随作者的心语走进一幅幅生活画面和一个个真实的细节,被浸润其中的浓浓的血脉亲情所感动,不禁眼前有泪光闪烁。四读,悟到直抒胸臆不等于“直白”,更无大话空话之嫌,而是诗人激情奔涌,无法遏止的一种状态,是积郁在心中已久的思母念母之情不吐不快时的一种选择,这是每个写诗的人都曾遇到过的。作者真切的生活感受和亲情体验,浩浩洋洋,自成格局,是人间的真情义,诗歌的好声音。
诗的抒情有多种方式。可白描,可渲染;可直抒胸臆,可曲传妙达;可对话,可细节;可隐喻,可象征,都是抒情的手段。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让诗歌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进千家万户,在人们的心灵筑巢。
在这一点上,唐代诗人白居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据说,“白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所以,他的诗流传极广。他在《与元九书》中写道:“长自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解仆诗者;士庶儒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咏仆诗者。”当时,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市民百姓,雅俗共赏,乐歌工伎,更相竞习。元祯曾赞叹说:“自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白居易死后,皇帝都写诗悼念他:“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路,一度思卿一怆然。”可见白居易影响之大。
所以,脱离生活,没有真情实感,以“玩深沉”去难为读者的诗称不上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艺术上品,充其量不过是“圈子文化”而已。
刘铁士的诗饱含真情,亲切自然,明朗而不晦涩,厚重而不凝滞,热烈而不虚张,具有中国风,民族味,是从中华传统根脉和现实生活土壤上绽放出的花朵,自有感人之处。
他的其他一些诗,如《老石匠》《写在女儿二十岁生日》《行迹》《旧船》等,也大都是具有这样的特点。
刘铁士坚持的传统诗风和这种直抒胸臆写法,在当今诗坛也许很不时髦了,也很不受待見;眼下一些晦涩难懂、无病呻吟甚或有伤风化和道德操守的诗倒很流行,但其中不少是伪劣产品和文化垃圾。因此时髦不时髦,流行不流行不是评判诗歌的标准,对待不同流派的不同写法不应存有偏见。当然,不论传统与现代,相互借鉴吸收,追求出新和变化是必须的,拘泥于一种模式不免显得单调和老套。但本质是写什么,为谁写的问题。
优秀诗歌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无论什么流派,传统也好,现代也好;也无论何种写法,直抒也好,隐喻象征也好,只要有真情实感,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大众所喜爱,就是好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