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亿昌博物馆奇石赏(外一篇)

2018-03-07韩树俊

西部散文选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先民鄂尔多斯青铜

韩树俊

兴许是因为我的名字里有个“树”字,而我妻又名“玉”,我对珍奇的树包石、名贵的树化玉尤感兴趣,每到一地,总要寻访这些奇石,品味它的个中妙趣。

一踏进亿昌博物馆奇石展厅我就醉了。琳琅满目的奇石瑰宝遍地开花,地上、架上、柜里,处处闪发着夺目的光彩;水晶玛瑙、矿物晶石、翡翠雕件、彩玉、寿山石雕、缅甸树化玉、巴西沙漠玫瑰一应俱全。无论是地域的宽阔还是历史的悠长,你正坐行千里,随着时光隧道,进入奇石艺术的精品天地。

树化玉,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瑰宝

想必是站得太久了,就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悄然倒地。

想必是站得太累了,这一觉竟睡了一亿万五千万年。

梦里可还有鸟儿在枝头嬉戏?梦里可还有蝉鸣沿叶脉盘旋?不然他如何能睡得这样香甜。

梦里一定有绿荫摇翠,

梦里一定有枝叶招展,

梦里一定有林涛阵阵,

梦里一定有风雨雷电……

不然他挺直的身躯为何始终不变。

晶莹。剔透。缤纷。

是的,树立在我面前的正是“睡去的英雄”,让每一个醒着的懦夫汗颜的睡去的英雄。

你曾经是树,而今是玉。名为“树化石”,属于“硅化木”,是玉化的硅化木。一个“化”字,跨越了数亿万年的岁月,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会说话。会说话的奇异树化玉,神话般地保鲜了亿万年前林木世界的奇观,让我们一睹当年古木神树的迷人风采。

这一块,玉质精美,洁白中略带褐色,树的形态原汁原味,树的纹理清晰可辨,这种水料树化石,是树化石中的美女子。

这一块,以造型取胜,褐色更近千年古树枯竭的原貌,这种干料树化石,是树化石中的大丈夫。

行家告诉我们,水料树化玉和干料树化玉是树化玉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主要品种,令人欣喜的是亿昌博物馆这两种最为典型的树化石都有收藏,而且都不止一块,让我们在林林总总的树化玉的鉴赏中更为准确地把握“水料”与“干料”的不同特色。

按品种看,另有脆料树化玉和水冲料树化玉两种,前者琥珀色,由于加工和运输不便,加上易断,已不多见;后者形状欠佳,也难见其踪影,亿昌博物馆未有收藏也不足为奇了

距今1.7亿年的侏罗纪、白垩纪时代古木参天、森林密布,是树化玉形成丰富的自然资源。天道轮回,沧桑变迁,古木被埋入地下之前,或许有一个燃烧或炭化的过程,而地震、泥石流、洪水、岩崩、塌方引起地表变化,也让大批古木埋入地层,或者是火山爆发后火山灰的沉积覆盖。被深埋或覆盖的古木在充足的岩浆、适合的温度、足够的压力和封闭稳定的环境作用下完成硅化过程,而这一过程一般认为要经过1.7亿年以上。神奇呀!珍贵呀!

色彩缤纷的树化玉,如上了釉的老树皮,树皮上裂痕、枝杈、蛀洞细微逼真,那条半个身子钻在树洞里的小虫,活灵活现地保持着它那扭动的身姿。树化玉是一幅画,一幅靓丽绝美的画,一幅千年万年亿万年不朽的画;树化玉是一部书,一部浩瀚厚重的书,刻画了千年万年亿万年林木的兴盛变迁;树化玉是一首诗,一首充满灵性又会给人带来无穷灵感的无声的诗!

树化玉,你的来历,你的观赏价值,都弥足珍贵;树化玉,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瑰宝骊珠!

风凌石,风与石爱情的结晶

“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浪之歌》中,把海浪与海岸比作一对情人。

我要说,风凌石是沙漠里的风与石爱情的结晶。风是沙漠的浪子,他在广袤的沙漠随心所欲,一块痴情的石头,任劲风如刀子般刻在自己身上,千年万年上亿万年,毫不动摇,痴心如一。风凌石,你的沧桑之美,是亿万年来你与风激情相拥永不分离的见证;你的婀娜之态,是亿万年来你与风缠绵缭绕恩爱有加使然。

有道是“岁月是把刀”,我说沙漠里的风是把刀,大漠劲风把你修剪得千沟万壑,飄飞欲仙。你集瘦、漏、透、皱、清、丑、魂、拙、奇、秀、险、幽于一身,你风光占尽,风采无限。

展厅里陈列的风凌石群,多呈灰黑色,如我们江南太湖石的颜色。古董架上的一块块风凌石,如兽呈祥,似花绽放,沟壑纵横,窝洞相套。风凌石是中国大西北最具特色的典型奇石,诞生在大漠风沙口地带,经过上亿万年的风吹雨凌、侵蚀而成。这犹如我们家乡太湖石的皱、瘦、透、漏,是经过千万年太湖水的冲击洗刷而成。江南名石具有水的滋润,大漠戈壁的风凌石更具浩瀚神奇硬朗的英姿。

沙漠玫瑰,大漠中的美女子

你有石的质地,你有花的姿态

你是石,石头中的瑰宝骊珠

你是花,沉甸甸的花骨朵千年不败

沙漠玫瑰,大漠中的美女子

一朵朵,一簇簇,一式的花样,一样的花朵,酷似玫瑰,簇拥在一起,密密地抱团绽放。沙漠玫瑰诞生在沙漠地区的土壤中,含水硫酸钙即石膏,若有多片板状结晶,形成簇群玫瑰状,便成了“沙漠玫瑰”。

沙漠玫瑰的主产地在美国、墨西哥、摩洛哥等国的沙漠地带,我国的内蒙古阿拉善盟、甘肃民勤县沙漠地带也有微量分布。于是,亿昌博物馆得天独厚地拥有了众多沙漠玫瑰的精品。单体一支独秀、连体蔚为壮观,枝状挺拔绽放,丛状纷纷攘攘。这种在沙漠中自然形成的精妙到丝丝缕缕都相似的花朵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久久伫立在亿昌石林宝地,多想请一尊“树化玉”带回苏州,成为我一生爱情的象征,作为镇宅之宝,庇佑全家安康,世代兴旺。但是我终究收回了这个想法,让所有的奇石瑰宝,闪耀在亿昌博物馆,是它们的最佳去处。“近奇者妙,近宝者贵”,让千人品鉴,万人瞩目,让更多的人从亿昌奇石获得灵气,让更多的人在亿昌瑰宝前沾上高贵典雅之气。不是吗?诗人在你面前驻足,深情吟唱:“鄂尔多斯,一座高原自然的博物馆,生动地诠释着一个民族的华彩和新章”;企业家在你面前走过,心中的宏图又增添一份亮丽的色彩。endprint

来吧,朋友,来亿昌博物馆,来品赏这里奇石瑰宝的绮丽多姿,来感受这里奇石瑰宝的神灵之气!

亿昌博物馆里的石剑、青铜鹰头与铁牛

“诚信为本,创新塑魂;文化立根,品德树形”。鄂尔多斯亿昌博物馆藏品丰富,精品叠现。尤其珍贵的是馆藏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件件文物,都昭彰了每个时代不同的生活用品,以及先民在这一时代的生活特质。让我们细细品味每一件藏品,穿过历史的时光隧道,走进北方先民的农牧生活。

石剑·石犁·石磨

一把新石器时代的石剑,存活在亿昌博物馆。

尖锐的剑头,硕长的剑身,刻有纹饰的剑柄,我似乎看得见剑头表面石质细微的凹凸处,依然残留着狼狈的血斑、麋鹿的体毛;隔着展柜厚实的玻璃,我感受到剑柄上猎手搏斗时留下的体温。

石剑把我们带到先民狩猎短兵相接的血腥场景。你面对的是虎豹豺狼、狮鹰熊羆,你面对的是张牙舞爪、嘶鸣嚎叫;你降伏了凶残的猛兽,你驱除了贪戾的恶魔。

自卫、搏击、厮杀……一把石剑保全了自身,护卫了家园,收获了猎物;凭着手中的一柄石剑,凭着威武、勇猛、灵巧、执着。

石剑,把你竖起来,就是一尊史前武士永恒的石像!

一对犁头,新石器时代农耕生活的见证。

前端尖形,尾部半圆弧形,近尾处有一圆孔穿透,可供安装木柄或者是连接犁套。

石之坚硬,磨制成犁。翻土、松土、碎土,先民们在脚下的这片土地,石器锄耕,刀耕火种。口中之食,来年的希冀,都从石犁插入泥土的一刻开始,都从一年之春的耕种开始。

《说文》有说:“犂,耕也。”。字亦作犁。农耕和畜牧的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划时代的标志。

一副石磨,先民食文化的缩影。

长方形的磨盘,长57厘米,宽36厘米,磨面多年后石质尤显细腻。磨盘的上面中间部位因为经常使用而向下凹陷,这是先民磨碾留下的痕迹。磨盘和磨棒配套使用,碾碎放在盘面上的谷物。

新石器时代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标志着,大约一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

一副石磨,先民们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加工小麦、大麦的佐证,先民们碾磨农制品农耕生活的再现。

取材于山间的石,石剑、石犁、石刀、石杵、石臼、石磨……石,先民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先民理想中的希冀所在:后人把这一时期,定名为新石器时代。

据资料所述,就目前所知,中国新石器文化至少要在距今10000年前,实际开始年代还当更早;一般延续到前2000年左右。静静地躺在亿昌博物馆石器时代展示区的石剑、石刀、石犁、石磨等众多实用石器,它们的诞生之日,至少是在2000年之前。

青铜鹰头·青铜匈奴刀·铜象鼻尊

步入亿昌博物馆青铜时代展厅,呈现在你面前的有鄂尔多斯青铜匈奴刀、鄂尔多斯青铜鹰头、青铜鼎、铜象鼻尊等珍贵藏品。让我们择其一二,细细品味。

钩曲的喙,锐利的眼,圆形的头颅,你由一块浇注的青铜雕塑而成,即便只是一个平面的头像,依然掩盖不住你的威猛凶悍、伺机猎取的雄姿,掩盖不住你的霸气,你的凶猛,你的敏捷!

鄂尔多斯青铜鹰头,这一只鹰,已经简化为只突出头的形态,形象、写实、生动地体现了鄂尔多斯青铜器图案的特征。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唐·白居易)苍鹰展翅翱翔在鄂尔多斯大漠上空,或盘旋,或俯冲,迅猛异常为其他飞禽所不及。

鹰是游牧民族崇奉的猛禽,草原上的蒙古族称最剽悍的骑手为“草原雄鹰”。鄂尔多斯青铜鹰头成了一种图腾,成了青铜时代鄂尔多斯先民骁勇人生的象征。

一把把长短不一的鄂尔多斯青铜匈奴刀排列的展柜中,刀刃锋口锐利,刀柄上飞禽走兽纹饰形象逼真。当年,以游牧为生的壮汉们走出帐篷,放牧,狩猎,会友,总是带上这上好的匈奴刀,或佩腰间,或插皮靴,或握手中,展示武士风范,凸现壮士雄风,彰显英雄本色!

鄂尔多斯青铜小刀,以匈奴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春秋至战国时期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艺术杰作,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一尊铜象鼻尊,一件肖形青铜酒器。

铜象鼻尊呈象鼻形,上为圆形尊口。象鼻中空,以纳酒、斟酒。两侧有半圆弧象鼻形耳饰,供提尊之用。通体做工精细,品相完整,包浆好。

象鼻形装饰品和生活用具,呈现多种样式,除了铜象鼻尊,还有象鼻铜灯、象鼻菩萨、铜鎏金象鼻王财神像,从中可窥见象鼻文化之一斑。

大象,吉祥!

兵器、工具、装饰品、生活用具及车马器,这是鄂尔多斯青铜实用器按其用途的大体分类。亿昌博物馆的藏品涵盖了四个类别。鄂尔多斯青铜器上多见鹰头、象鼻、鹤嘴、牛首等各类动物纹像装饰器皿,这是实用工艺与工艺美术的结合,而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装饰手法的运用,则展示了青铜时代铜制工艺的娴熟。

亿昌博物馆收藏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如今也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在俄罗斯、美国、日本、瑞典的知名博物馆,你都能见到鄂尔多斯青铜器的闪光;鄂尔多斯青铜器向世界展示著中国北方民族古老的史诗。

鄂尔多斯青铜器,以生动的造型、鲜明的特征、深刻的寓意,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历史优美画卷中一曲精美的诗篇!

铁牛·铁匜·铁鼎

亿昌博物馆铁器时代展区展示的铁器以日常生活用具占多。

这是一尊铁牛雕塑品。斑驳的锈迹,好像是你刚从泥地走出,鼻息里还透着原始的粗野。

体型粗壮,负重致远。犁田、耘草、耕种、车水,你是农耕时代的功臣。

先民们对于牛的崇尚,是农耕时代的至高礼仪。敬天,敬地,祭社稷,祭祖先……直至今日,供奉祭祀的礼仪上少不了牛首。

勤劳,执着、坚毅,牛的精神。用铁浇铸一头壮实的牛,你俨然成了一头“铁牛”;人们将硬朗、坚韧的拼搏精神,称之谓“铁牛精神”。

亿昌博物馆铁器时代展区展示的铁匜是最贴近先民生活的日用品。圆形,尖嘴,有小口

从圆身外延;凹陷,可积存水或浆;有柄,方便持握、舀水和倾倒。铁匜,盥器,通常与盘配合用。古代在举行祭祀或重要典礼时,为表示诚敬,先要有净手的仪式,以匜盛水,冲洗双手。

我看见,荒漠的尽头冒出一缕炊烟,帐篷里女主人正用铁匜舀起一泓洁净的水,盥洗,梳妆,牧民们一天的生活,就从这铁匜净手开始。

我看见,大漠落日的傍晚,辛劳了一天的男人带着猎物回到帐篷,女主人用铁匜舀起一股清泉,浇在男子头顶的长发上,女人的手在男子乌黑蓬松的发际游走。温情的水从铁匜流出,男人和女人孤寂的心里升腾起丝丝温暖……

铁匜,铁制的盥器,铁器时代让铁匜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为草原牧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与温馨。

鼎,古代烹煮用器、祭祀用器。

铁制三脚鼎,铁质浇铸,祭祀圆鼎,三足两耳。

“鼎”字入了文献、进了成语的为数不少,九鼎一丝、三足鼎立、鼎足而立、人声鼎沸,都是常见成语;鼎力相助,显示合作的力量;一言九鼎,是诚信的境界。亿昌博物馆拔山扛鼎,笙歌鼎沸,鼎铛有耳,瓦棺篆鼎,遍地是金,鼎鼎有名,功莫大焉!

铁器坚硬、韧性高、锋利,胜过石器和青铜器。铁器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的工具制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从历代器皿而言,亿昌博物馆还设有景泰蓝、陶窑展示区。就物品分类而言,亿昌博物馆还专门设有钱币、百狮、酒瓶、奇石、木雕、玛瑙、象牙雕刻等众多展厅。有机会我再为您一一展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先民鄂尔多斯青铜
生僻字里识青铜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汉晋先民的丧葬观:以“魂瓶”为中心的考察
镜头下的良渚: 还原先民的日常生活
奇妙的博物馆
青铜古鼎
网友留言 “鬼城”救赎该借鉴海南
“危机”鄂尔多斯
用开放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