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感受音乐的美好

2018-03-07谢娟

湖南教育·B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音乐课音乐教学

谢娟

好的教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感受、自主教育中,感受音乐的美、表现音乐的美、创造音乐的美。

一、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听唱结合优化课堂

在音乐课中,演唱课的比例约占78%。在传统的音乐课中,唱歌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唱,即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而且学生只是学习一首歌曲而已。如果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识谱,他们将会融会贯通掌握学习歌曲的能力,受益终生。在湘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课《欢乐颂》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划拍唱谱,学唱歌曲。先让学生练习每一节课都需要复习的模唱音阶,大调式音阶———1(do)2(re)3(mi)4(fa)5(sol)6(la)7(si)1·(do),唱准每一个音高;然后听一听《欢乐颂》的旋律,这已经是耳熟能详的曲目,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再让学生找到四四拍的规律,一、二、三、四|强、弱、次强、弱|,分两个声部识谱唱谱,再合高低声部;最后把歌词补充进去。孩子们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掌握歌曲的演唱,这样,不仅对歌曲掌握得比较扎实,而且有愉悦感、成就感。

教湘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浏阳河》:先听,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湖南民歌,孩子们听后,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浏阳河如画卷般展现在我们面前;再唱,由于对歌曲旋律比较熟悉,我们很快就能够唱;三读,读一读歌词,歌词描绘了湖南浏阳河的美丽,歌颂了湖南领袖毛泽东领导人民得解放的伟绩,学生不难体会这样的情感,很快学会演唱这首歌曲;四对唱,同学们自发地合作学习,分男女生对唱,或者邀请一个同学对唱,或者这一小组邀请另一小组对唱;五拓展,学生很开心地根据书上的提示找出与这首歌同名的合唱曲、钢琴曲、古筝曲等听一听。经过学生自主学习的音乐歌曲,孩子们体会深记得牢,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自主学习音乐的方法,以后学习别的新歌也就得心应手。

二、引导学生角色扮演,唤起音乐情感共鸣

在音乐课中,一堂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角色鲜明的综合表演课,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现整个故事情节。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魅力,概括文章的内容,关心人物的命运,品味人物的感情,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责任感。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是朗诵组、配乐组、表演组。朗诵组的孩子声情并茂地朗读文中的语句,讲述故事跌宕起伏的情节。配乐组根据故事情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音乐,表达不同的情绪。《沉思曲》旋律简单流畅优美婉转,用在第一二段的叙述故事;《梦幻曲》如梦如幻温暖、深远而又甜蜜,用在第三四五段描写卖火柴的小女孩仿佛看见了温和慈爱的奶奶和她在一起;《祝你圣诞快乐》欢快活泼,正好用在情绪愉悦的第六段,小女孩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表演组可以分角色化妆成小女孩、奶奶、街头的路人、圣诞树、烧鹅美食等。学生根据喜好、特长选择不同的方式,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对学生表现音乐美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再如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音乐剧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渔夫、金鱼和老婆婆,以音乐童话剧的形式,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编剧。第一幕《出海》,第二幕《贪婪》……直到最后的尾声。学生饶有兴趣,有的设计台词,有的准备道具,还有的伴唱,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音乐剧的表演。整个课堂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学生热爱音乐之情油然而生,提高了综合表演能力,增强自信心,表现音乐的美。

三、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德育渗透知行合一

音樂课的教学应注重情感的浸染,价值观的熏陶。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的教育,引导学生主体意识知行合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教湘教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爱的人间》一课时,歌词中主人公盲童唱到“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我在爱的人间长大,长大的还有我的坚强,只要我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黑暗无光……”我引导学生深情地演唱这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歌曲的主人公盲童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心中充满爱,充满温暖,充满阳光。我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心怀感激,学会坚强面对生活,激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和对残疾人的尊重之情。学生逐渐以自身为主体,主动体验,学会换位思考。音乐教育就是这样的一种美的教育,能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人。

在教湘教版音乐六年级《校园夕歌》的时候,歌词中唱道:“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这句歌词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安排了课前预学活动,首先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是民主革命时期,再查找资料,看视频目睹中国的战争动乱年代。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敬佩之情,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富强美丽中国梦、立足世界、引领世界而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我们的音乐课不只是教会学生唱歌,还有道德品质的感染,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实现学生主体的知行合一。

四、尊重学生个体领悟,感受欣赏音乐之美

三国时期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的著作《声无哀乐论》中阐述,音乐从本质上并没有喜怒哀乐之分,而是不同的人对音乐有不同的情感理解。在欣赏课中,我尊重学生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在孩子身上。学生自身体验到的对音乐的感受不尽相同,孩子们自主自由自信地表达对音乐的感悟,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

在欣赏课《春之声圆舞曲》中,有的同学认为曲调婉转动听、丰富多彩,仿佛描绘的是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花鸟草虫歌唱春天的美景;有的同学认为曲调欢快活泼、有节奏感,好像看到了很多小动物在大自然开狂欢会;还有的同学感受到了中间乐段节奏抒情流畅,仿佛是落入人间的精灵在翩翩起舞。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各不相同,他们各抒己见,表述出来的语言像诗一样美好,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以不同的理解丰富了音乐的内涵。我尊重孩子们以自身为主体主动思考、理解音乐,感受欣赏音乐的美。

(作者单位:长沙市雨花区赤岗冲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课音乐教学
喜欢的课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音乐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