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

2018-03-07邵凡

中国经贸 2018年3期
关键词:走出去经济增长一带一路

邵凡

【摘 要】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以来,给沿线的国家都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给中国的许多行业带来了经济增长点。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的方式,分析“一带一路”和“走出去”两大战略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作用,并深入分析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国际投资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一带一路”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投资空间和消费市场,更具开放性的国际金融体系,与国内的供给侧改革相得益彰。有利于保证国内经济的平稳运行,为企业优化升级提供了良好保障。

【关键词】“一带一路”;经济增长;走出去;国际投资

一、研究背景分析

“一带一路”投资首先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座谈会,使其在国内得到广泛关注。从2016年数据来看,“一带一路”在基础设施建设,多边产能合作以及产能贸易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亮眼的成就。截止到2016年,中国已经先后建设成功中巴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为沿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多种投资项目的选择。此外,,积极推进与多边的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在贸易与投资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国际投资的增长也是“一带一路”与“走出去”战略相互作用的体现,中国企业在双重战略的鼓励下积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交通、工程建设、制造等行业增加投资。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3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3%,同比增长超过40%。在整体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这样的成绩十分难得。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的新格局探究

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投资呈现出新的格局。

1.开辟了新的投资领域,扩大了投资规模

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一带一路”让中国与沿线各国的联系更紧密,自由开放化程度更高,从而让中国企业在投资范围和投资项目上有了更多选择。中国对外的整体投资规模在“一带一路”的促进下得到整体提升。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5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7.7%。2016年全年,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487.2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66.7%增至87.4%。

2.对外投资形式更加复杂,促进中国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长期以来受到产业结构不协调的困扰,在能源、钢铁等传统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无法在国内消化资金。而在“一带一路”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中国企业可以把剩余资金和生产力更好地转移到其他国家,既能避开国内的红海竞争场面,扩大国际市场,又为其他国家缓解了资金压力,并带去了较为先进的技术、经验等,促进双方互补互利。例如,中国高铁、核电“走出去”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印尼雅万高铁已签署商务合同并有望开工,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核电站机组项目也已顺利开工。这些项目同时也是各国走向更紧密合作的物质基础。

目前,我国投资形式有直接投资、合作办厂、并购三大类。在“走出去”的初期,凭借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的优势,在当地的制造行业直接投资建厂。但是近年来,一方面“一带一路”让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深入;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给予了更多的经验技术,因而投资方式已经向资源共同开发、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并购等更加国际化的形式发展。

3.投资主体更加多样化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除了国家级的项目之外,地方性的投资也表现得较为突出。2015年,地方性的非金融类投资已达到77.5亿美元。尤其是浙江、辽宁、山东尤为引人注目,位居前三。随着投资范围的扩大,在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额增长的同时,一些非国有企业也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不管是在建设大型国有项目上,还是在自由业务合作和拓展上,都加快了步伐。中国有海外闻名的企业如华为、联想、阿里巴巴等一大批优秀的非国有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中亚、南亚、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多种形式的投资,在很多国家都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2015年,非国有企业的海外交易数量占总数量的70%左右。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在“一带一路”的机遇面前,很多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都获得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起步时间较晚,因而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困难。

1.没有深入分析投资目的地的环境和状况

“一带一路”战略覆盖中亚、南亚和西亚等多个地区,涉及100多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法律、民族的环境差异很大,和中国本土的投资环境更是迥然不同,因而中国企业如果照搬以前的投资模式和经验而没有真正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带来许多经营麻烦,从而导致无法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

2.投资从众性和盲目性,缺乏客观分析

部分中国企业没有认真分析某些境外“商机”的真正本质,也没有客觀地研究自身的整体战略,竞争优势和劣势以及将要面临的风险。因此,这些企业在选择对外投资方向时急于求成,盲目追求所谓的投资“热点”地区或产业,导致在投资时一拥而上,就形成投资饱和。另外,这种从众性的投资可能不符合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发展要求,造成投资失败和亏损。

3.品牌宣传和公关工作不足

实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一般都拥有比较雄厚的发展基础和资金条件,因而其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规模建厂或者并购,容易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民众的关注,但与此同时,在以印度为代表的某些国家,“中国威胁论”一度流行,因而缺乏相应宣传公关的投资活动,比如可能造成当地群众对中国企业的误解和不满。此外,中国大部分企业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还比较低,也会影响企业的市场扩张和竞争。

4.投资渠道狭窄,缺乏可靠的投资伙伴

由于大多数中国企业都是第一次进行境外投资,在当地积累的人脉和影响力不足,在加上很少进行专业的调查分析,因而在短时间内要么找不到合作伙伴,要么合作伙伴中存在信誉不佳、实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投资的成功率不高。

5.专业人才缺乏

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专业人才的投入,进行投资的企业离不开熟悉境外投资业务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在法律、金融和市场研究等方面,但是目前能进行对外投资的大企业,也难以保证充足的人才供应,很多情况下不得不依靠没有深入研究的境外投资人才,因而容易发生决策失误乃至诈骗行为。

四、解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困境的思路分析

解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困境,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中国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帮助成立专业的机构、协会等方式,来帮助中国企业解决对外投资所经常面临的法律纠纷等困难。

中国企业在投资前应先了解投资环境,要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法律等有所了解,以减少因文化的差异、法律的不同所带来的损失。同时也要客观地分析企业在当地的发展中所可能面临的风险,在投资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咨询相应的专业人才,寻求法律咨询等方式来减小投资的风险。

五、结论

“一带一路”战略影响深远,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打开了新的局面,国际投资再次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需要积极顺应潮流,抓住发展机遇,同时注意规避风险,解决问题。当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研究不够透彻,论据不够丰富等。而“一带一路”和中国企业国际投资的下一步发展,还需要持续关注。

参考文献:

[1]裴长洪.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与“一带一路”建设机遇[J]. 财政监督,2017,(03):16-22. [2017-09-30].

[2]王凡一.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外投资的前景与风险防范[J]. 经济纵横,2016,(07):33-36. [2017-09-30]. DOI:10.16528/ j.cnki.22-1054/f.201607033

[3]张敏,王佳涛,陈致朋. “一带一路”机遇期企业对外投资战略探究[J]. 特区经济,2015,(09):14-16. [2017-09-30].endprint

猜你喜欢

走出去经济增长一带一路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