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6+1”模式*
——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
2018-03-07范晶晶
范晶晶
(太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高校思政课程中最早正规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校,也是最早出版《形势与政策》教材的学校。从1987年教育部文件规定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到现在从未间断,一直注重课堂内容的时效性,在课堂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2016年秋季学期伊始,响应习总书记思想育人的号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将原有的课程计划由36学时改至70学时,加大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力度,从而对思政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由于教师配比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生主观态度不重视、学院课程建设及课程考核不健全等方面存在短板,使得该课程在思政课程前沿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此课题组就太原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现状调研基础上,将学生上课的实际需求与教育部的要求相结合,特提出“形势与政策”课“6+1”模块化构建体系(以当代国际国内热点为中心,以问题导向为抓手的“6+1”模式),以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此次调查活动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对象为太原理工大学各院系2016级、2017级(大一、大二)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 600份,回收494份,回收率为82.3%。其中大一新生填写问卷的人数约占43.7%,大二学生占38.6%。同时,我们还通过课下与学生访谈了解情况的方式对调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扩展。我们从问卷上的21道问题中总共选取四个问题进行简要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同度不够
在思政课的认同度上,大多数同学从实用性角度出发,认为课程开设与专业关联程度不高。问卷中以“你认为开设本课程有无必要”以及“本课程的实用性”两个问题来检测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同情况。认为有必要的占73.9%,没有必要的占16.3%,无所谓的占9.8%。由此可见,大多数同学对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是认同的,但近三成同学对课程开设认同不够,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仍需提高。认识国情、了解世界,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这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在课程实用性上,绝大多数同学是认可课程所传递的国情世情的,但也有三成的同学觉得内容上有待提高(见表1)。所以无论从课程开设的认同上还是从课程本身的内容认同上,都需要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加强与改进。
在与学生访谈中了解到,多数同学认为通过该课程可以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有益于“自我规划和就业”,“对考研、考公务员有帮助”,说明大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实用性较为关注。
表1 课程有无实用性数据
(二)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不高
对于“形势与政策”课,选择“很有兴趣”的占10.3%,选择“有兴趣”的占 23.3% ,两项合计为33.6% ,选“说不上来”的占 41.7% ,选择“没有太大兴趣”的占23.2%,“没有任何兴趣”的占1.5%(见表2)。
表2 课程有无兴趣
从表2可以看出,选“很有兴趣”和“有兴趣”的人数高于选“没有太大兴趣”和“没有任何兴趣”的人数,但选择“说不上来”的人数却有41.7%,说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兴趣度一般。此外,笔者在与授课教师交流中发现多数高校在确定“形势与政策”课选题时,较少征求学生的意见,更多地关注选题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可见教师选题与学生感兴趣的选题之间有差异。
(三)学生对课程的总体评价一般
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评价,教务处的教学评估显示,思政课程体系中,“形势与政策”课更受学生欢迎。但从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比较好”占 40.4%,“一般”占 42.5%。说明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仍有待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大学生是“形势与政策”课的受众对象,把握90后、00后学生的时代特点,是解决教学中“怎么教”“如何教”的关键,也是这门课程起效的关键。 从互联网到新媒体,学生可以从更多元的渠道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特别是进入多极化的今天,信息流、大数据,使我们对所接收的信息应接不暇。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虽强,但对我国的国情、国际局势、热点问题、社会热点,普遍缺乏理性的政治判断。即使关注本门课程,也只是希望老师多讲一些关于当下热点话题或与专业有关的内容。可见大学生对于国家时政的参与度、关注度和责任感都很缺乏。
“形势与政策”课,“形势”是当前的发展状况,“政策”是国内国际政策。课程既要求时效性,又有稳定性的特点。当前国际形势变化莫测和国内形势相对稳定但也有热点,任何事件、热点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是各国利益纷争、各种势力矛盾和多种力量交织的综合反映,课程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学生不跟风、更理性地看待问题。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理性分析的客观视角,同时也在具体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变化的状况中,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国情,从而将爱国主义精神植根于学生的理想信念之中。
二、以问题为导向,构建“6+1”模式
问卷调查表明,“形势与政策”课中同学们对国际国内当下热点问题更为关心,如果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关心的时政问题,他们则更愿意参与课堂互动。针对这一特性,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以“问题导入式”为中心,具体分六个模块来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安排。
以“问题导入式”为中心,形成问题意识,养成大学生独立思考、科学分析的行为意识,逐步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的是教师学科知识、教学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技能技巧的运用;教学活动常常围绕教材教法展开。以“问题为导向”则把重点放在精心设计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关注与参与教学。并以此为中心构筑六个教学模块形成新型的教学模式。这六个模块包括:学生选课、XX有话说、教师讲专题、交互式讨论、课堂总结与反思、课堂评价。
(一)“双自主”教学模式
如何将“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政治认知水平和政治理性能力,这是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一是参与课堂教学的专题选课环节。通过上一学期授课中的调查问卷和课下访谈,了解学生关心的政治热点。新学期开课结合学生的上课预期,与教学大纲要求的课程内容相结合,在上课时请同学在课程专题中选题或者在选题同时选择上课所教授内容的顺序。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兴趣点,参与课堂教学内容建设,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二是参与课堂互动环节。由学生主导教学,即每堂课课前 10—15分钟由学生上台讲述近期国内外的热点事件并加以评述。
这两个环节的增加,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关注度,发挥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优势,学生的素质能力得到提升,也使教师与学生“双自主”成为“形式与政策”课的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抬头率提高。
(二)课程内容模块化
1.学生选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多元,独立思考性强、更容易质疑教师提出的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在确定选题时,应在学生中充分调研,做到既把握政治方向大局,又同时锁定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我们此次教改的具体做法是通过课前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的方式,把学生的兴趣点与课程的专题结合好,在坚持选题正确导向的同时,贴近学生,增强选题本身的吸引力。同时,关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兴趣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让学生对课程主题有一定的选择权,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注重导入,形成“XX有话说”的教学板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导课”环节,从每一个专题开始都有注重“以问题为中心”的导入模式。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多运用案例,导入课程。案例,“即在教学时运用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有时效性的典型事件,创设问题情境”[2],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形成教学主客体的双向互动,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分析,培养他们理性、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XX有话说”,也是课改的一个具体环节。即每次专题课前 10—15分钟由学生主讲近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加以评述。一方面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优势;另一方面做到了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3.交互式教学。在课堂讲授中,创设情境,引入案例,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互动。比如在讲《2017年中印在洞朗对峙》这一热点问题时,笔者就请同学们组成辩论小组,就“中印会不会开战”作为辩论主题,小组成员在课堂中进行辩论。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使同学们在课前积极准备,课上热烈辩论,课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反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根据不同的教学专题,笔者会设置不同的教学形式,比如把演讲、政治人物竞猜、朗诵、模拟联合国等等引入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模式,真正实现教学的交互。希望未来通过实践基地的建立,走出教室,比如参观岢岚卫星发射中心等活动,真正实现转变教学由“教—学—考”变为“学—导—行”,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程的理论化、教条化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理性思辨精神。
4.专题教学、教学总结与反思。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我们保留了原来的教学模式,这样使得教师的主导教学与系统的知识传授有稳定的依托。
5.课堂评价:以ARCS[3]模式为依托的教学评估考核模式。传统的考察方式,通过考核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把握为标准,考查形式单一,主要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这样的考试往往导致学生并不重视这门基础必修课程,缺乏对课程的兴趣和关注度。
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与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下发,太原理工大学根据教育部“两课05方案”结合多年来的形势政策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及学校的实际制定了新的教学实施细则。“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70学时,分7个学期,每学期10个学时,排入学校正式教学计划和课表。每个学期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这种做法给老师们的考核带来的直接问题是考核繁琐,考7次,整理成绩难度大,难免有疏漏。后来,为解决存在问题,也为配合学校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打造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课堂, 特对“形势与政策”课作了调整,分为两部分,课堂教学70学时和形势报告会及网络课堂30学时,按教育部规定记两个学分。分别在一年级第二学期(36学时)与三年级第二学期(34学生学时)开设,其中30学时的形势报告会和自主上网学习,与课程相匹配,学生分别在一年级和三年级各考试一次,解决了之前7次考试带给老师们整理成绩难的问题。但网络课程的学习考核,与该课时效性的特点难以兼顾。所以,在2016 年对2016级新生的课程教学再次改革,变为每学期10个学时,其中六个学期以实践考察(课堂表现、课下作业)为依据计入每学期成绩,在大三以开卷考试为依据计入成绩。课程量增加,教师在七个学期都要完成具体教学任务,同时在部分学期的课程分值小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是考察的重点。
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考核应注重四个方面,即课堂注意(注意)、课堂选题热点的热度与深度(时政黏性)、课堂表现(表现)、课下准备与课后反思(理性)。这样笔者发现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凯勒教授提出的ARCS模式为依托的教学评估考核模式趋于一致。ARCS,即“A”代表“注意”(attention),“R”代表“相关”(relevance),“C”代表“自信”(confidence)“S”代表“满意”(satisfaction),把该模式看成这样一个过程作为教学考核的标准,体现了课程培养的育人目的,是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
三、课改试点调查及补充
在短短不到两学期的教改试点中,笔者再次做了问卷及访谈调查,以期进行对比,并以此发现教改中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具体的对比数据如表3、表4。
表3 教改试点前数据
我们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学生提高了对该课程的热度和兴趣,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也使得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更为积极主动。随着考试的弱化,学生不再以得到一个学分为目标,而更多地转向在课堂中的整体表现。
表4 教改试点后数据
考试初步实现教考分离,突出学生在课程中整体表现,教师以此来作为评价依据。但是笔者也发现,在这个整体评价机制中,如何制定评价量表,是一个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积累的过程。同时,发现在学生提交的学期论文中依然有抄袭现象。老师们在评阅时也会出现因评阅量大,无法一一核实论文真实性的问题。笔者下一步希望完善试题库建设,与学生课堂在线互动,两个考核模块建设,使得这门课程成为太原理工大学乃至我省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典范。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7-10-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 徐延宇.案例教学及其运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2.
[3] 张祖忻.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谈约翰M·凯勒教授的动机系统学说[J].开放教育研究,2003(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