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搞好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

2018-03-07陈彦则陈飞鹏宁阳八仙桥街道西关小学山东宁阳7400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山东泰安74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间体育运动体质

□ 陈彦则 陈飞鹏(.宁阳八仙桥街道西关小学 山东 宁阳 7400;.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 山东 泰安 7400)

体育运动是一项有益于身心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的体质,更能促进青少年人格、社会性、品质等心理特质的发展。在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就联合教育部一起发布了《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保证每个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不得低于1小时。2007年,党中央及国务院发布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每天上午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由此可见,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及大课间体育活动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相关指标和水平逐年下降,中学生肥胖、近视检出率持续升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仍然不是很理想。当前很多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仍然停留在“两操”阶段,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学生对其缺乏兴趣,被动参与其中,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搞好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加强学生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本文在对当前我国初中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搞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对策,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效益,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1.1、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从未间断,但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当前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如客观,反映出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在方式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传统的体育教学和课间操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不是出于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健康的目的而参与,而是被动、消极地参与其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提供了时间与内容上的可能,摆脱了传统体育课的限制,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学校体育运动组织形式。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从而实现促进体质健康的目的。

1.2、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下降与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及体育运动习惯有关。一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忽视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的习惯。大课间体育活动一是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二是能够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并不断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1.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于很多教师以及学生家长来说,往往认为学习跟参加体育运动是矛盾的。但学校体育和文化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学习文化有助于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智力上的支持,而学习体育有利于为文化学习提供身体健康上的保证。长时间的学习将会导致学生思维机能和学习效率的下降,而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得到积极性的休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及时调整并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不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的影响,反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

2.1、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根据相关调查表明,长期以来,广播体操仍然是我国初中阶段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及形式比较单调、枯燥、乏味。学生普遍感到厌倦,往往只是敷衍了事,完全没有达到锻炼的效果,还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一部分学校虽然开展了球类运动、跳绳、健美操等运动项目。但总体上而言,大部分初中学校安排的运动项目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缺乏参与到大课间活动的内在动力,不仅影响到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更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2.2、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尚未系统化

系统化即要求事物内部各要素及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大课间体育活动包含各个要素,比如活动目标和内容、组织分工、评价体系、管理制度等。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在组织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没有明确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目标,也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在组织管理上没有明确职责,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和健全的评价体系,因此,组织管理尚未系统化导致当前初中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科学化和系统化也亟待提高。

2.3、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中,学校领导是主要负责人,决定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及各项资源的分配,负责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制度。然而,在当前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学校领导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一,一些学校的领导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将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到实处。但一些学校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升学率、资金不足和师资力量单薄等,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没有给与足够的支持。此外,教师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引导者,学生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两者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效果。在当前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和社会大环境中,很多教师和学生还是以学习和考试成绩为中心,而将学生的体育运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摆在次要的位置,忽视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在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学生在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上消极被动,没有主动参与、主动练习的意识。因此,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成为阻碍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主观层面的重要因素。

2.4、大课间体育活动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硬件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不平衡的现象,且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学校体育投入的资金少,造成学生体育大课间活动场地、器材设施不足,客观上制约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很多学校由于场地器材不足的限制,只能选择课间操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另外,一些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然后体育经费投入没有同步增长,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的不足与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

3、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更高效开展的对策

3.1、注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在活动的内容方面,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首先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不是培养学生的竞技能力,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同于体育学生的专业训练。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首先要注重能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同时要符合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展示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另外,要丰富初中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外在呈现和组织方式,不同形式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所发挥的效果也大相径庭。比如传统的课间操的形式,使学生感到厌倦。而健美操或啦啦操却得到学生的喜欢。因此,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不断地更新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保持形式新颖、活泼、简化。最后,形式和内容的那排应该与学校的自身的师资、场地、器材和资金相协调,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明确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标,加强组织管理,从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从而使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都统一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美好设想上来。

3.2、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和组织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必须以科学的管理和高效的组织。当前的现状是部分学校领导对大课间的重视程度不够,且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大课间活动的认识还停留在 “课间操”阶段。因此,在大课间活动的管理和组织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大课间活动的管理制度,明确校领导、班主任、体育和艺术教师在组织管理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方面的职责,建立科学的监督和评价体制。其次,要加强大课间活动方面的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在大课间活动方面的教学和组织能力,拓宽视野和思路,学习先进地区和学校的经验。再次,通过举行一些活动来带动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健美操比赛、班级啦啦操比赛等。最后,加大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专项资金投入。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学校场地、器材设施的不足成为限制学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瓶颈。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投入,逐步改善硬件条件,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3.3、挖掘民俗民间体育运动项目资源

初中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是常规的体育运动项目,还可以从丰富的民俗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中挖掘相关资源。当地的民俗民间资源不仅与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相协调,而且与当地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因此,各地可积极利用本土民族体育项目,挖掘适合在初中大课间开展的体育项目,创造性地开拓本土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是对传统体育项目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3.4、加强师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

教师和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部分学校的师生对大课间活动意义和价值及活动本身都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将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来对待。因此,应该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重要性的宣传,纠正师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一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帮助全体师生树立健康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提升学生体育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动机和积极的态度。加强对教师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方面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从而发挥教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教育作用。

4、总结和建议

当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初中阶段学校已广泛开展,但还存在一些因素限制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效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在实践中,应该注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并善于挖掘当地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树立师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正确认识,从而使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初中阶段学校更好的开展。

[1]孟凡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大课间体育活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09).

[2]柴慧敏.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研究——以成都实验小学为例[J].西部皮革,2016,38(16).

[3]邓熙浩,王翾.论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民俗体育项目在大课间活动中再展风采[J].运动,2016,(08).

[4]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01).

[5]周凤施.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06).

猜你喜欢

课间体育运动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