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延迟退休意愿的调查研究
2018-03-07陆梦怡
陈 露 陆梦怡
(江苏大学,江苏镇江 212013)
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今中国甚至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之一,因而,在可预期的未来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的严峻形势下,延迟退休成了必然之举,退休年龄也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如果考虑实际需求的话,国家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是一项非常正确的决定。从人口红利这方面来说,高校退休教师有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对社会和个人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研究其延迟退休意愿对学校发展与社会转型具有积极意义。高校教师是我国延迟退休制度最直接的参与者,因此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态度、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变量的测量,有效地解释和预测高校教师延迟退休意愿,从而为政策制定者全面了解高校教师在延迟退休方面的基本意愿提供参考,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退休延迟方案提供动力。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本文选取高校教师作为实证调研主体,由于现场调研比较困难,因此采用网上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回收的数量是214份,因网上填写问卷出现漏填、错填、一人多填的情况较少,有效数据为192份,所以回收率大约为90%。根据上表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本次调研的男女比例基本均衡,男性高校教师占比52.6%,女性高校教师占比47.4%。
1.2 调查方法:文献调研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进行临退休教师意愿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的检验。
1.3 调查目的:本文的理论基础是计划行为理论,查阅大量文献整理总结出高校教师延迟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各个变量对高校教师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程度,故本文的研究目的是:
(1)了解高校教师延迟退休的意愿现状,为学校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现实依据。
(2)了解影响高校教师延迟退休意愿的因素,验证各个变量的关系,使得高校更好地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保持良好的师资水平,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3)了解延迟退休政策在高校内推行的程度、难度以及效果,对社会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实现“人口红利”,养老压力得到更好地缓解,进而解决国家养老金空缺问题。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延迟退休态度对意愿的影响
高校教师对延迟退休的态度,更多是从工具性角度考虑,即延迟退休对个人收入、生活以及个人自尊、价值有利或有害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认为高校教师延迟退休态度是影响意愿因素之一。在延迟退休行为抉择过程中,高校教师会对延迟退休进行价值判断,当高校教师认为延迟退休有利,那么高校教师将会增强其延迟退休意愿;反之,如果高校教师认为延迟退休对个人是不利的,那么将会相应降低延迟退休意愿。在计划行为理论中,态度是最为核心的概念,关于其对行为意愿的影响争议较少,同时在不同领域得到研究论证。
2.2 主观规范对意愿的影响
在主观规范的影响下,人们自然而然地以某种群体或多数人的意见为标准或参考,从而改变个人的行为意愿。延迟退休政策作为一项新的公共政策,高校教师在作出决策是需要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在不确定延迟退休行为是否存在对个人不利的影响情况下,高校教师往往会通过其他群体获取一些相关信息。高校教师在决策过程中会与外在群体进行都沟通,获取他们对延迟退休行为的认识、评价和意见;同时也会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看法。当这些外在的群体对延迟退休行为持支持态度时,高校教师延迟退休意愿强度将会增强,反之将会减弱。
2.3 知觉行为控制对意愿的影响
大量的延迟退休的调查的相关数据证实Ajzen观点;如果高校教师自身执行延迟退休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水平越高,其将会倾向于延迟退休,反之其将回避延迟退休。
2.4 结果分析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延迟退休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延迟退休意愿相关分析中,相关系数分别为0.398、0.407、0.439,这说明延迟退休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都和延迟退休意愿具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延迟退休意愿主要受到延迟退休态度、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要多从这两个方面来思考高校教师延迟退休意愿的引导策略。同时,社会公众对我国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必要性存在疑虑,可以初步预测,在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实施后,会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教师逃避延迟退休。因此,政府的政策宣传和解释应该落实到位,从主观规范的角度出发,尽快形成社会公众的延迟退休的共识。
3 引导策略的提出
3.1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加强对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是一个逐步积累知识的过程,往往年龄越大,经验就越丰富。如果政府实行渐进式弹性退休制度,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他们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会远远地超过给社会造成的负担,这也无疑是对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更为重要的是,要突出弹性退休的“刚性化”,此“刚性化”的意思是弹性退休不仅在大城市实施试点,也要恰当的向中小型城市发展。尤其是国家在实行延迟退休政策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具体的事项,增强实施的力度,更好的推广延迟退休。
3.2 加强政策宣传、解释,转变高校教师思想认识
第一步,引导高校教师片面想法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人将延迟退休和政府养老金亏空、各政府部门利益等问题联系在一起,所以政府应该向公众真实讲述当前中国所面临的人口、就业等问题,说明延迟退休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重要性;第二步,政府应该让公众知道延迟退休给其带来的有利影响,明确测算延迟退休会给高校教师个人福利方面的增减,使其更加客观的看待延迟退休政策。
3.3 健全和优化延迟退休保障机制,可以促使延迟退休机制更好地被执行和落实
政府需要向社会进行积极的宣传老年人工作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开展工作。同时,政府还应该构建相应的老人就业扶持制度。对愿意接受高校老教师进行再就业的高校,国家可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补贴,进而让更多的高校接纳老人就业。此外,政府还需要构建对应的监管制度,加强执法是确保延迟退休政策最终落实的必要措施。
3.4 建立延迟退休利益诱导制度
国家运用养老金激励体制,不但能够让高校教师由消极接受转变成客观选择延迟退休,还能够利用提升养老金的方式来增强国内对老人的保障能力。第一个可以运用的激励手段是革新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与发放方式,在延迟退休以后对应的交纳基数提高,退休所获取的养老金也会相应的增加;第二个是针对延迟退休时间比较久的员工,可以适当的提升其养老金待遇;另外也要利用税收政策支持作用,即针对于延迟离岗间的增加工资,可以实施个人所得税照顾政策,同时在养老金这个部分上调一些比例亦实行税收减免。
[1] Gustman, Steinmeier. Retirement expectations, pension reforms, and their impact on private wealth accumulation[J]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6, 90(12).
[2] 于翠婷,喻继银.高校教师对延迟退休年龄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成都市高校教师的调查[J] .人口与发展, 2013, 19(4).
[3] 孙韬玮.高校教师对于延长退休年龄的意愿和影响因素研究[J]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