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
——基于公共政策视角
2018-03-07李滔
李 滔
(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031)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迈向新的台阶,城乡一体化历程进一步加速,人口流动速率随之提高。从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流动人口总体上依旧在逐步增加。因此,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公正的一方面,从而也可以增进社会公允,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1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现状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在现今面临着如下难题:在流动人口的子女中,学龄儿童的就学率低,并且存在比较棘手的失去学习机会的情况;令人堪忧的还有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质量。有一些学校会出现鄙视、对待农民工子女的方式不同的问题;流动人口子女对新的受教育环境的适应性较弱,大多从农村进入城市上学的孩子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与城市孩子差距较大,存在自卑心理,导致学习情况受到较大影响。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及家庭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不重视等因素有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已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存眷,是以,必须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处理。
2 从公共政策基本理论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我国政府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旨在解决作为弱势群体的流动人口子女所面临的问题,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促进教育公平。总结学术界对于公共政策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公共政策是指某个社会公共机构为解决社会公众的问题,根据某种特定的社会生活的正式的决定或安排。[1]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政策便是将行政机关作为政策主体,拟定和实行公共政策。而流动人口子女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就被当作了政策对象。而目标取向最直接的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一社会公共问题,说到底就是为了处理大众资源或社会大众利益的分派难题,维护大众利益,确保政府职能的行使,增进教育公允,增进社会公允,使人民满意。
从公共政策的范例来看,针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属于具体政策,即公共部门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问题做出的政策性规定。此外,从公共政策的功能来看。首先,相关教育政策具有导向功能,它为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向,也为人们的行为活动和社会发展确定了方向。它将引导人们的一系列行为活动或者我国流动人口教育事业的发展朝着行政机关所希冀的目标而发展;其次是控制功能,关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政策更多的是通过政策的的直接控制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上学,防止更多的社会问题的发生;再次是协调和象征功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政策考虑了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协调了诸如流动人口群体、城市学校、城市孩子及城市管理部门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和关系,从而缓和各种矛盾;最后是分配功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政策将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公共利益进行调配,满足流动人口、城市孩子等多方的要求。
3 从公共政策制定的视角来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得到解决,必须需要通过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和保障,而政策的制定是政策过程的第一和首要的阶段,是政策科学的核心主题。一项政策要被制定出来就必须经过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公共议程的建立及方案规划。是以,我们将主要从公共政策问题的确定和成立公共议程这两方面着手阐发。
3.1 确认公共政策问题。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问题,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面临诸多困境这一社会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社会有诸多人对此问题的发觉与认可;价值观、利益与范例的冲突;团体的活动力量;政府的必要行动。结合帕顿与沙维奇的政策认定过程划分,我们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确认划分为七个步骤,具体表现为:①思考问题。认真地思考和观察该问题,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上学难。此外,政府、政策分析人员、相关利益者的价值观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的表述。②勾画出问题界限的大致情况。主要是要详尽地说明政策问题发生的地点、发生的范围、什么时候发生的和已经存在了多长时间。我国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最早的论述是在1995年。事实上,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我国就已出台相关政策,只是并未明确表述。这一问题主要发生的地点在我国各大城市,所涉及的范围是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及其子女、各大城市,这一问题到现在为止已经存在了20多年。2006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对此问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③建立事实的依据。当对政策问题的基本情况做出描述和确定政策问题的边界后,就需要从现实社会中寻找事实或数据来证实前面所做出的论断。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我国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④列举目的和目标。作为委托者的政府的目的和目标主要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履行好自身职责,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而流动人口及其子女作为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能够实现上学这一简单愿望,上得起学,确保自身权利的实现。城市的学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管理好本校,确保教育质量。城市孩子的要求便是平等的享受上学的权利和资源及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⑤明确的政策封界。政策封界主要指哪些个体和集体遭到政策问题的影响,而哪些小我或集体并无遭到政策问题的影响,其边界在何处。在此问题中,包括在政策封界之中的个人和团体就有政府教育部门、城市学校、城市孩子、流动人口子女等,而没有涉及的是政府其他管理部门、农村上学的孩子等。⑥显示暗含的成本和效益。所谓显示潜在的成本和收益,是指要弄清楚当政策问题解决后,包括在政策封界范围内的个人和团体各自会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在此问题解决后,流动人口子女可以解决入学难的问题,政府部门可以因此促进教育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公平,城市的学校将得到社会的赞赏。不过城里的孩子的教育资源可能会相比以前有所减少,竞争加大。⑦重审问题的表述。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对政策问题的陈述和所提出的的各种假设。
3.2 公共政策议程的创立。在公共政策问题确认后有必要成立公共政策议程。流动人口这一群体被视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尤其需要政府的主动关心。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究竟是怎样进入政府议程的呢?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加之专家学者们的建议,政府在社会各界压力下,推动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进入政府议程。接下来,便是需要进行方案规划,最终将政策进行合法化。
[1] 焦萍.基于公共性动态分析的农村公路公共政策研究[D] .长安大学,2008.
[2] D.Easton.The Poloticial System.New York Kropf,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