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与研究
2018-03-07徐玲娇裴娟
徐玲娇,裴娟
(浙江省天台县始丰街道中心小学,浙江台州 317200)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强化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围绕着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及策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1.1 教师方面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根据教参、教材全解等工具书制定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目标对课文进行讲解,并选择课堂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讲,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学习就像搬运工,整个学习过程没有自主能力。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课改中,如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转变教学观念。如:我们学校现在的课改,每位语文教师在每一课教学前都设计一份适合学生课前预学的导学案,让学生预学时有的放矢。对教师而言,要想精心设计出一份优秀的导学案,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深入钻研。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吃透教材,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语文专业水平。课中,学生在群学时,组长解决不了的问题,上台展学肯定说不到位,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做足功课,对学生的问题有预设,教师才能及时介入,结合学生的学情灵活做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机制也会得到提升。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核心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前提是认真钻研教材,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对于教师的成长也是十分有益的。
1.2 学生方面
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不仅能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知识,还能使其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得到锻炼,将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非常有利。以学生为主体,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创新,从而强化学生的创造和实践能力。 比如,在《火烧云》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利用字典或词语手册等工具书,查询文章中出现的生字、新的词语等,了解其具体的含义。接下来,针对导学案提出的问题: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课文是通过几件事具体引发读者对大自然进行观察的浓厚兴趣的?作者为什么要描述云朵的变化过程?课文为什么要以“火烧云”作为题目?并根据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梳理出答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中群学时,教师将学生分组,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选取其中一个问题说出自己的理解。 群学时,教师也可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朗读课文,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纠正没有读准的地方,并归纳出每段的大意。每个小组就导学案里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读完课文以后,会对课文的结构、叙述的事件等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当学生上台展学时,就有话可说,倾听的学生也会及时提出质疑和补充。在展学过程中,教师可适时介入,让学生注意去观察生活中看到的云朵变化,从中发现更多与大自然有关的知识。整个学习过程 “独学—群学—展学”,基本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学生在独学和群学中碰到的疑问,在展学时,他们就会大胆质疑和补充,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很大程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效率。在质疑和补充时,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火烧云的变化想象成各种形状的动物或植物,在学习中不断创新,从而将学生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也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以学生为主体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上的构建策略
2.1 适当的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所教的内容适当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文本情境中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并且,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并将教学内容融入情境中,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在课前进入导入时,通过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为接下来的感悟课文奠定基础。以《桂林山水》的教学为例,在上课前,教师可将多媒体利用起来,展示一系列桂林山水的景观图,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以短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桂林山水,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是我国的重要景区,也是亚洲著名的风景名胜,以“宏伟、壮观”而名扬四海。在学生了解到这些信息后,不免想要一窥桂林山水的真容。在学生阅读完课文以后,教师根据学生整理与回顾本课内容时,让学生一起总结:桂林山水的形态和组成特色各有什么特点?课文围绕桂林山水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在这样的总结学习中,学生会积极地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使整个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此时,教师再次利用多媒体播放桂林山水,学生对最后一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画面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记忆和理解。再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描写孔隙部分时,学生的理解都只停留在文本中的文字里,只知道孔隙窄小,具体的感觉说不出名堂来,这时,教师适时创设情境,利用短视频播放游人在双龙洞怎样从外洞经过孔隙进入内洞,让学生直观感同身受,他们马上就能体会到山石的那种挤压,感觉只要把头稍微抬一点儿,就会有危险,仿佛置身其中。这样,将书本内容融入情境中,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合理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进行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所以,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通过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的教学中,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独学,先通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勾画出其中的生字、新词,通过自己的方法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理清文章脉络。接着,学生群学,让学生共同协作完成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春天在哪里?春天有什么特点一年有几个季节?每个季节的特点是什么?春天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为什么叫“春暖花开”?为什么说“春雨贵如油”?在学生讨论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后,基本能对全文有比较详细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而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团结意识可以得到增强,他们也可以根据课前预学,自己从网络中查找相关资料,将自己的观点融入答案中,从而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因此,在课上展学时,学生跃跃欲试,踊跃质疑和补充,积极性高涨,都想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跟同学一起分享,在课堂上,积极地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就提高了。
2.3 在教学评价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也能促进教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进行小结反思。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能让教师发现学生在本堂课学习中的不足,也能让教师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因此,在教学评价环节中,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相结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实现课堂评价的实效性和教学评价的真实性。比如在《父亲的菜园》的教学评价中,首先,教师根据预先批改的导学案,在导学案上对学生的独学进行打分评价,课前汇总各小组的分数写到黑板上的评分表里,让学生知道独学时,哪些小组分数领先,课中就有竞争意识,分数落后的小组就会奋勇直追,想方设法在群学和展学中表现优秀。其次,教师让学生在群学时相互评价,比如哪位同学朗读有感情?哪位同学对问题的理解特别到位,说得有条理?也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给群学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加分,记到群学栏里。最后,在学生展学时,让学生对展学的同学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有学生评价“这篇课文写了与父亲相关的哪些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具有典型的事例?”“面对各种环境变化,父亲是怎样做的?”等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评分。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进行检测,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文本。以书面考查的方式,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巩固复习。教师对导学案中的测学题批改后,适时进行反馈,让组长给小组内做得优秀的同学加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课前或课中适当创设情境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独学、群学、展学相结合,可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效率提高。在教学评价环节中,还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相结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只有学生在自主积极的学习中,才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1]孙长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体参与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8):218.
[2]赵兴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中外交流,2017(44):138-139.
[3]李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