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2018-03-07侯丽华
侯丽华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核心是课程建设。在高职院校中,课程建设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推进改革的难点。课程建设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是否紧跟时代潮流,都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树立教育教学改革意识,立足课程建设,尤其是精品课程的打造,促进学校长足发展和进步。
1 推进改革, 努力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新体系
精品课程,即优质课程,示范性课程,其不仅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和一流的教学方法,还要开发一流的教材,坚持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一个金字塔,精品课程处于塔尖位置,少而精,优而实。在国家层面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中,专业课程体系是其主要部分,即专业课程体系是否健全,教师地位和作用是否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知识框架是够构建,等等,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专业课程体系要体现新字,高职院校要在新字上做文章、下功夫。一般而言,人容易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加上人自身的懒惰心理,习惯于熟悉的常年教授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无论是出于应付的心态还是畏难心理,教师往往成为课程改革的阻力。教师不愿意去改,不愿意去打破现有的教学模式,不愿意去创新和实践,最后导致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尤其是精品课程建设较难推进。因此,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教师的抵触情绪和心态,要促使教师改变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和优化能力。只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化阻力为动力,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才有可能。
精品课程建设不是关起门来就可以实现的,需要与具体的专业、课程相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同时也是课程建设的力量源泉。首先,教师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深入到企业中,到一线去,熟悉行业新情况,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变化趋势,进一步熟悉工作操作流程和规范,积累经验。其次,作为高职院校要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常态邀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线业务骨干等指导课程建设,甚至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制定课程标准等,充分利用外聘人员的实践经验和行业素养,贡献于高职院校课程的建设,达到合理选取、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的目的。再次,高职院校要建设精品课程,需要真正做到学和做紧密结合,适当利用相关资源在校内或校外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专业教师、行业精英、一线业务骨干等担任指导教师,加强学生与企业行业的联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2 整体设计, 丰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新内涵
课程体系的构建,尤其是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复杂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其要素包含课程的内容和设置、教学队伍的建设、教学方式方法的采用、实训条件的配备等。尤其是在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赋予了高职院校新的调整,对标之后,课程建设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建设出新内涵、新高度。
2.1 设计好课程体系
首先,课程体系设计要对标,聚焦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行业工作标准和能力要求,尊重高职院校办学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主动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其次,课程建设尤其是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这是指导性的方向性的问题,只有确定了任务、明确了要求、界定了范围、框定了作用,才能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思。最后,课程设计要遵循规律,一是要尊重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二是要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三是要尊重课程的任务和要求,合理安排, 衔接得当。
2.2 组织安排好教学内容
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要来源于行业企业的要求,从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及实施都是要以社会所需为落脚点,教学内容要涵盖职业岗位和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和要求。其次, 教学内容所涵盖的教材、课件、项目、任务、案例、习题、指南等等,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一定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创设真实教学环境,设置具体生动的教学情景,科学合理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两者有效结合。
2.3 设计好教学方法和手段
有了好的教学内容,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过去填鸭式、满堂灌式、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了,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中要合理做好教学途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手段的选择和网络教学资料与环境的优化等。要创新思维,多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结合、实习一体化等模式来设计教学途径,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能较好的保证学习与教学的良好互动。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可以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启发引导等具体方法。在教学中,坚持传统课堂讲授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通过网络资源的合理运用,建立虚拟社会、企业、车间、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不断充实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2.4 规划与建设好教学队伍
首先,选好教师队伍。要对应新时代五好教师标准,选择那些师德师风高尚、治学教学严谨、专业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双师双能型的教师。其次要提升教学团队的水平,尤其是要多派教师到企业等一线工作环境中去,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 利于课程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再次教师要主动承担实习教学和任务,不能只想担任理论教学的任务。
2.5 设计好实践教学
一是高职院校要集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好实训基地,满足学生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二是充分利用好已有资源,提高实践设施设备的使用率;三是统筹规划, 合理布点,做好实训项目的设计。四是注重教学效果的监测,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评价和社会评价。
3 强化特色,凸显高职教育教学新亮点
高职高专院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一是凸显了课程设计的能力,纳入了整个专业课程体系考评;二是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将其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视为同等重要之处;三是突出了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强调教学和课程要放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四是教师队伍建设要更加双能化,要不断加强执教能力的提升;五是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更为重视,不仅明确了数量要求,还明确了质量标准。
作为高职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中,一定要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强化。要始终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这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根本任务。此外,在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在国家智能制造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和倡议下,要培养适应国家需要的人才,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灵活采取边学边干的方式,把行业企业请进来,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教学环节齐参与。此外,高职院校不能抛弃了办学特色,要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旗帜,提高高职高专专业、课程的辨识度。作为高职院校,一定要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强化课程特色,这是实现精品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主线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