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言文字看女性的社会地位

2018-03-07谢雪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婚姻制度姓氏汉字

谢雪瑞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 454000)

1 从母系社会语言文字看女性社会地位

原始社会分为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其中母系氏族公社经历时间较长。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有着极其崇高的社会地位。这是因为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原始社会,女性从事的采集业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活来源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而男性从事的狩猎业只作为社会生产的补充。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代繁衍后代对于整个氏族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因而女性获得了整个社会集团的认可和尊重。

从“姓”这个字我们就能够看出在母系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说文》:“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人所生”即“母所在”。另外就是从我国比较古老的一些姓氏上就能够看出在母系社会女性的地位之高。例如我国比较古老的姓氏“姬”、“姜”、“妫”等一些古老的姓氏,都是有“女”部的,并且一直是沿用至今,可见在母系社会中,女性地位之高。另外就是从我国的古代典籍中这一点也是可以得到印证的《说文解字》中一共收录了258个女部字,其中有十一个古姓,分别是“姬、姜、嬴、姚、妫、姞、妘、姺、㜣、娸、妞。”段玉裁注:“神农母居姜水,因此为姓;黄帝母居姬水,因以为姓;舜母居姚墟,因以为姓是也。”从这些姓氏的含义中我们就能够看出女性在当时的社会地位。

女性在母系社会中的地位从简单的姓氏上就已经能够看出,孩子跟从母性,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中,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这样就确保了血缘传承和财产分配上的优越地位。

除了姓氏方面能够体现在母系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之高,远古时期的神话也是能够看出这一点的。远古神话当中的造人的女娲,就能够体现出人们对于女性的尊重。《说文解字》中对“娲”也是有解释的“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咼声。”体现出人们对女性孕育人类的尊重,也反映出当时女性社会地位之高。

从上面的姓氏以及婚姻制度和神话方面就能够看出在母系社会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之高,以及当时人们对于女性的尊重,和女性在母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是越来越突出

2 从男权社会语言文字看女性社会地位

男权也称父权,这是我国进入原始社会后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逐渐下降,而男性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的作用逐渐变大。男性开始在家庭和社会当中占据领导地位。但是由于女性具有繁衍和哺育下一代的任务,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虽然说女性的整体地位已经下降,但是还是保留了一些对于女性的尊重。比如“母亲”这一称呼就有多种的叫法,每种叫法当中都体现了对于母亲这一社会角色的尊重。还有就是一部分含有女子偏旁的姓氏得以流传下来,例如“姚”、“姬”等姓氏。但是这还是不能够掩盖女性社会地位严重下降的社会现实。

另一方面就是从婚姻制度方面也是能够看到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严重的下降。在母系社会时期,女性在婚姻中具有主导地位,甚至出现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现象。但是在父系社会时期,这种社会情况几乎已经不存在。据考:“作为第一个‘家天下’的君主启,开始纵情享乐,耽迷声色,为所欲为。而女子则开始沦为权势男子的‘淫欲工具’,并成为他们争夺的战利品,轮番享用。”从这段文字中已经能够看出女性的社会地位已经下降到和物品一样的水平,可见地位之低。这些现象其实从当时的文字发展中就能够看的出来,比如“奴”字,该字从女从手,“又”在古代为“手”的意思。意思就是用手抓住一个女人,就是奴隶。这样的社会现实就反映出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情况,当时战俘多会沦为奴隶,但是战俘并不是女性,而是男性,从“奴”这个字上可以看出,就是要把战俘看做女人,受女性一样的待遇。这句从侧面反映出女性的社会地位的状况。

还有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汉字“娶”,“娶”字在古代和“取”为同一个字,这一点王力先生曾指出:“取,娶本同一字,后人特为娶妇一义造“娶”字。”“取”从耳从手,“象手执一人耳之状,古代战争中,对敌人的战败、战死者,割耳为证用以记功。《周礼》‘获取,取左耳’”。从该字中就能够看出,女性在父系社会的婚姻制度当中的地位,女性在婚姻中如同物品一样被强行占有,没有人身自由。

此外我们从“男”“女”二字也是能够看出男女的社会地位问题的。“女”字属于象形字,《说文•女部》中提到:“女,妇人也。象形。”“女”字在甲骨文当中可以看出来就是一个跪地正在操持家务的形象。因为女性受体力的限制只能够从事纺织、照顾孩子、家务这些事情,所以经常会出现跪坐姿势。但是正是由于此姿势,在父系社会却受到男性的轻视,认为女性属于地位低下的人,必须服从于男性的管制。再来看“男”这个汉字,《说文》中提到:“男,丈夫也。从田力,言男子力于田也。”男性由于身体的的原因,在母系社会就从事这打猎、耕种等事物,这就决定了当男性进入农耕社会后势必将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社会现实。

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当中,女性一直处于被压制的地位,社会地位非常低,从上面的姓氏、汉字发展、婚姻制度方面已经能够看出这一点。

3 从“女”部的“坏字眼儿”

上面主要是从社会的发展方面分析了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但是在长期的父系社会的环境下很多不好的字眼都加上了女子偏旁,个人认为这一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这对于研究女性的地位问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字眼往往带有男性的偏见和侮辱,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以男性的视角来评判女性的。

很多具有贬义甚至侮辱意的汉字都以“女”字为偏旁,例如:“奻”字,该字在《说文解字》当中的意思是“讼也。从二女。”而“讼”的意思就是争论的意思。意思是两个女人在一起就容易发生争吵。这主要是由于古代的婚姻制度的问题,古代男子可以一夫多妻,多个女子共侍一夫,生活在一起就容易发生争吵。但是就像奴隶一样,并不只有女人之间才会发生争吵,男性也会发生争吵,但是社会却要将争吵一字用作“女”字旁,可见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

汉字“奸”古体字为“姦”,《说文解字》中解释“奸,私也。从三女。”三女在一起就为“奸”,意思是多做坏事,这就更是带有偏见和侮辱性的字眼了,然而社会中作奸犯科之事,男性也会发生。但是选用女字做此字,可见女性的社会地位之低。

另外还有汉字“妄”,“妄”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妄,乱也。”有不合理,混乱的意思。但是此字用的却是“女”字作为偏旁,也可见女性在当时的地位不高。

除了上面提到的“奻、奸、妄”几个明显带有感情色彩的汉字之外,还有“娶、奴、嫉、妒”等字,这些汉字都是具有明显的偏见,并且这些汉字都是从男性的视角出发,对女性带有偏见,甚至表示贬义和歧视的意思。从这些汉字当中也能够看出当时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

结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更是值得我们深入的进行研究。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势必就要对中国的汉字加以研究,汉字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特别是我国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这和世界上的而其它文字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中国汉字中要蕴含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女性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汉字中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汉字中的女性文化字当中能够看出女性地位在我国的演变过程。不过当前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一点是直的肯定的。并且目前女性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已经和男性一样,女性和男性一样具有相同的社会价值。研究女性汉字对了解中国文化具有很大的左右,对传播中国文化也具有很好地作用。

猜你喜欢

婚姻制度姓氏汉字
姓氏从何而来
有趣的姓氏
传统中国礼法对台湾地区婚姻制度的影响——兼谈我国婚姻家事立法的完善
姓氏拆解
姓氏拆解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我国无效婚姻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一 婚姻制度的演进
妇女社会动员、婚姻自由与中共革命——红色苏区婚姻制度变革的相关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