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中依水景观设计手法研究
2018-03-07陈溯宁
陈溯宁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104)
通常情况下,水可以给人们一种较强的灵动性。在景观设计中对其进行使用,不仅可使人们体验到平静与安宁,其自身也具有较强的可静性与可动性,这样使得其可塑性相对较强。因此,设计师可以经常将其单独作为设计主体。同时,水也可与其余设计景观进行有机结合,并且给设计师创作带来无穷的遐想。水的这些特征也使得风景园林中依水景观有着极强的魅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出依水设计的真正作用,需要结合环境设计的审美需求进行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完善设计。
1 依水景观设计模式
1.1 水体建亭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园林水面通常较为开阔明朗并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一些水面碧波万顷,而另一些则平稳宁静,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想要对不同景观效果特征进行展示。在小水面建亭通常需要与水面较近,这可较好的对水面涟漪进行观察。在园林水面范围较大时,应在较高的石基上进行建亭,使人们可对远山与近水进行观赏,同时亭可一面或多面临水,也可完全伸入水中,在岛上、石矶上以及湖心台基上进行建亭施工。另一方面,在桥上进行建亭施工,可更好地对水面景色进行强化,使水面具有较强的层次感。
1.2 水面建桥设计
人们为了更好地翻越山河险阻,使得其造桥技术得到的全面的发展与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的交通具有较强的便捷性。在风景园林设计期间,各种模式的桥梁结构也是园林造景建筑的主要内容,小桥流水也是人们极具想要的生活模式。在对桥进行设计期间,通常需要与园林道路之间进行科学的配合与统一,在强化交通便捷性的同时,也使得园林景观与游览线路进行有机结合。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桥也具有较为丰富的表现模式。
其一,步石。这种模式虽然属于较为原始的渡河方法,已经被各种先进的技术所取代,但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进行使用还具有别样的风趣,人们在其上行走时会具有较强的近水亲切感。步石浅小沙滩以及跨度较小水面进行使用。同时还可结合实际需求与滚水坝体进行良好的结合,其中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格外的关注。
其二,梁桥模式。梁木桥与独木桥等都与较为原始的桥梁模式。在风景园林设计期间,可在跨度较小的水面进行运用,即在园林溪流与小河跨度较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多跨桥模式进行使用。桥梁具有较强的平整性可题号通车以及星座行走的便捷性。依水景观设计过程期间,梁桥不仅可对交通进行科学的组织,还可与附近的环境进行充分的融合,并逐渐形成具有较强诗意的环境与氛围。
其三,拱桥模式。拱桥在人们日常建筑中有着极为广泛的使用。期间在不断的发展中,也使得拱桥具有较为丰富的形式,例如:单拱、三拱以及连续拱桥等,风景园林设计期间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其拱桥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同时其也与功能上也可较好满足下面通航以及上面通行的需求,其中拱桥在风景园林中还具有较强的造景作用。例如:我国某园林的十七孔桥,其造型具有较强的复杂性,结构也极为精美,使得风景园林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其四,浮桥模式。通常情况下在较宽水面上经常对浮桥模式进行使用, u具有较强的简单性与临时性。在对其进行使用时,可较好对桥墩基础等施工流程进行清除,其仅仅通过浮筒以及船只等对桥墩进行替代,并在用绳索对梁板进行加固就快了形成较为完善的浮桥。在依水景观设计期间,浮桥有着较为丰富的作用与意义,但组织交通不属于其主要内容与作用。在客观因素影响下,使得其整体稳定性较弱,人在行走时会具有极强的不安全感,对浮桥的这一特征进行利用,可是人以水面为基础进行对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的探险精神以及良好的进取心等。
其五,吊桥模式。在桥下缺乏建设桥墩的环境与条件下,设计人员可对吊桥模式进行使用。岂可较大跨度横穿大面积水面,并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其中掉墙由于其曲线极为优美,使得人们可充分体验到轻盈的感觉。在桥上不仅可眺望远方,还可观察近处。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作用下,吊桥在之后的依水景观设计中将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
其六,梁桥与亭桥模式。在依水景观之中,梁桥与亭桥模式的设计最为常见的景观设计。设计师在水面两岸经常设置各种审美式样的流水小桥,或九曲小桥,或彩虹拱桥各种各样的桥型,让人在审美愉悦之中美不胜收。这种桥梁模式在具有较强交通作用的同时,还有这及高的造景功能与游嬉作用,可较高满足风景园林依水景观设计的各种需求。例如:以我国某风景园林亭桥为例进行分析,其亭桥在为人们提供良好休息的基础上,也在远观上对水平线构图进行了良好的突破,充分显示出分隔水平面与对比造景等功能。
1.3 依水修榭设计
在风景园林中榭是基础的游憩建筑,主要在水边进行建筑施工,在古代的建筑设计中可以较为明显的发现,榭主要是以附近环境与景色为基础形成的风景园林游憩建筑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与水相邻,其中对于水面景色的借用具有较强的重视性。从功能角度分析,其不仅可满足人们休息需求,还可对风景与景观进行科学的点缀。其中经常使用的水榭模式为在水面修筑相应的平台,并在平台四周对低栏进行使用,在水面与湖岸相邻位置作为出口,这时再在平台上对相应的建筑进行施工,其中建筑平面主要为长方形,四面为通透开敞形式,或者四面为落地长窗模式。
榭与水结合的模式也较为丰富。从平面角度进行分析,通常为一面临水、两面临水等结构,其中四周临水结构需要桥与湖岸进行科学的链接。从刨面角度进行分析,一些榭为实心土台模式,水流主要对平台四周进行围绕、,另一些平台下方为石梁柱支撑结构,水可通过建筑底部,形成独具一格的建筑特征。
1.4 水面建舫设计
所谓舫主要为规模较小的船只,而建筑设计中的舫主要为在水面的一种建筑结构,即在风景园林水面附近建筑施工的一种船型结构建筑。通常情况下,这种舫下部主要建筑材料为石头,上部建筑材料为木材,其整体形状与小船极为相似。在水边对舫进行建设主要是三面或两面临水,其余位置与陆地连接。在实际建设期间,通常需要四面临水,一面与湖岸或平桥向连接,这具有跳板的含义。其屹立在水面上,有与陆地上的景色向连接,使得园林空间得到可全面的推展,可充分地体现出园林设计主题。
2 山石的设计
在园林依水景观设计中,石头属于较为重要的园林造景素材。当前在依水景观设计期间,石头不仅可对岸基进行固定对桥跨进行稳固,还具有极强的休息作用,并可创建小石路以及使得立壁引石成为瀑布。其中黄石与太湖有着广泛的运用,同时其还可在园林设计中承担其点缀的功能,也可在形成较为独立的园林景观。
石头景观设计主要为两种模式,分别为筑山模式与雕塑模式。其中雕塑模式为孤赏景观,主要在廊侧、前庭以及景窗位置进行使用,利用相应的主体展现出自身的意境,并成为景观的中心位置,有着强化园林景色的作用。筑山模式主要是利用岩石等形成河流与瀑布等园林景观。
3 临水驳岸设计
针对当前的园林设计,其中水体边缘与陆地交接被称之为驳岸,之所以设计驳岸主要是为了稳定园林设计中的岸壁,控制河岸被冲刷,并且起到护岸的作用。驳岸具体设计必须结合园林景观设计要求以及具体风格、条件等为基础,采取适当的设计方法,制定安全的施工设计方案,构建稳定、安全的驳岸结构形式。庭院设计中驳岸主要包含洲诸、岸、岛、堤等,当然需要方案的选择需要参考水型。与此同时不同驳岸形式都要坚守自然原则,能够与周围景观相融合。对于其中的洲诸设计,其主要是片式岸型,是濒临水面的一种,常见于湖山型园林设计中。这种形式可以很好地维护水面变化,同时还能与园林中不同类型的园林小品设计相融合,形成天然情趣的水景局面。岛主要属于块状岸型,一般都会在岛心建筑凉亭,同时四周设计相匹配的花木,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彰显出庭院水局设计的中心。在园林中游人能够临岛眺望,观赏周围的景色。对于堤主要属于带型岸型,一般位于园林水局设计中的堤岸,当然也可以作为游览介绍路线。将园庭内部空间分割,为庭园增添更多情趣。
4 水体植物设计
4.1 水边植物
在各种规模水面植物配置期间,都需要其与水边的距离进行科学的分布,并对配置密度进行控制,不可以边线为基础进行等距离的种植,防止行道树模式的出现。同时在特殊的环境下,还需要植物配置密度相对较大。
4.2 水面植物
在小水池以及大水池中间较为独立的区域可全面栽植合理的植物,在部分风景园林设计期间,想要充分的展示出田野风格,可在水面对红萍与绿萍等植物进行使用,充分展示出田野风格的特征。在水面对水生植物进行栽植也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这时需要结合水面规模大小、附近景观等进行充分的结合,其中不能对倒影等效果等产生影响。
5 结语
风景园林依水景观设计通常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同时依水景观设计的独特性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景观园林设计的主要内容。因此,对依水景观设计的良好运用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与探索,并以风景园林实际特征为基础,促进依水景观设计效果的全面提升,实现风景园林的全面发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