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实效性
2018-03-07田巧玲
田巧玲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1901)
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实效性,是高校使用思政教育成果推动大学生社会和个体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学校教育以思政教育为开展其他工作的统帅,容易产生不符合实际政治教育的现象,尤其是现在大学生的思政觉悟难以适应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新形势,难以担负社会建设的任务。而事实上社会非常需要相关人才到专业领域开展工作,为社会积累和创造更多价值。所以,要不断完善和提高大学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和实效性。当代大学生,是民族振兴与国家发展的希望,思想道德素质的优劣对国家社会发展有直接影响,甚至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成败与兴衰。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更积极、深入地学习我党提出的新要求,认识到大学生在社会建设中要担负起的责任和使命,更好理解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实效性,有针对性、有目标的塑造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
1 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行文人关怀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行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是按照客体需求主体的水平而制定的。换句话说,教育是体现不确定性的一项事业,所有人都难以确保投入教育后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效果。教育的实施者和工作对象都是人,在双方开展交流时会掺入一些复杂因素,导致教育结果的难以预测性,所以我们说教育产出和投入之间没有线性关系。因此即使将最好的教育资源投入在高校学生身上,也难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同程度的专业能力,更难以保证在其毕业都愿意积极进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难以控制学生怎样选择,但是思政教育中进行人文关怀就具备此种特点和能力。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直接表现方面和间接隐性表现方面都具有作用,不但能在短期内体现教育作用,也能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是彼此促进、相辅相成的。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政教育,高校要建立更系统、全面的评价标准。评价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实效性,要基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两个方面开展,思想教育要进行培养学生社会价值和社会生活目标的相关教育。在大学时期,学生逐步建立起三观,如学生在此阶段形成优秀的三观,其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将会建立起稳定、良好、长期的为人处事原则,这是高校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目的。
2 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
2.1 人文关怀思想体现出进步性
人文关怀思想的重要内容就是不断重申人的重要性,重视关怀人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通过现象学层面来推动人的健康发展,全面关怀人的心理和精神。事实验证,人文关怀思想更能满足现代学生成长要求,是比较先进、成熟的教育思想。因此,人文关怀和传统教育思想相比,其体现出较大进步性,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天性的发展,更好的解放思想,通过科学合理的模式培养出体现现代人文特点的复合型人才。
2.2 人文关怀思想能满足增强大学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要求
大学思政教育实效性是指大学开展思政教育要以提高大学生思想观念为基础,帮助大学生建立起优秀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学思政教育的责任是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建设型人才,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思想,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起满足时代要求的主流理念,让其发展成时代主流人才。因此,人文关怀思想能满足增强大学思政教育客观性、真实性的要求,也能适应现代大学生成长要求,引导大学生积极升华思想境界,有效彰显高校学生自我价值。
2.3 人文关怀思想可以更好地实现大学思政教育目标
大学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实效性的主要表现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也代表着大学可以全面实现其思政教育。大学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理念,这既是大学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最终使命,也是对所有大学生的基础性要求。在坚持思政教育思想时,人文关怀不断完善和补充其内容,更关注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增强其自我认知度,此举对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和实效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人文关怀提高实效性的路径
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终点和根本目的,缺少实效性,所有思政教育都会失去应有意义。所以,高校一定要特别重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归纳与总结经验,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努力使用新方法、拓展新途径,进而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 不断完善思政教育理念
思想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其正确与否对思政教育是否能顺利开展有直接影响,所以高校要以正确观念为指引,对现今大学生开展正确有效的思政教育,进而有效体现思政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所有阶段,我党都全面分析、科学判断社会发展历程,所以思想教育内容是以党在各个重要会议制定的思想方针为基础形成的。十九大会议召开后,党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了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宏伟构想,在社会逐步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上,党引导各界人民“不忘初心,负重前行”。这些都是在开展思政教育中必落实的内容。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是以“人”为主要对象,以培养人为最终目的。在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政教育时要全面增强其实效性,就要将人文关怀融入教育的每个环节,全面激发和引导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未来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大学生只有在高校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密切关系,才能在实际学习中逐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方法,每时每刻都感觉到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哪个领域提供服务。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期间,要逐步更新和完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更了解社会对自身素质提出的要求,更好地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3.2 积极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要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对学生自身进步和发展提供服务。高校在进行教育期间,要将学生发展与思政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妥善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要将思政教育贯彻进大学生生活的所有方面,让学生在实际事务管理工作和科学指导中体会到接受思政教育的作用及重要性。换而言之,高校不能只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也不能只将思政教育当作一项教学任务,而是要让认知到自己对社会和大学生所具有责任。所以,高校要通过大学生常接触、感兴趣的方法来渗透思政教育的思想及内容。例如在网络上、课堂中、校园及学生活动中,高校及思政教育者要紧握思政教育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既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服务,也将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深深植入学生心中。所以,既要将思政教育与践行、培育核心价值观妥善结合起来,也要将思政教育和与思想宣传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这是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3.3 妥善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结合起来
因为教育事业的独特属性,产出和投入间没有线性的关系,将人文关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直接层面和间接隐性层面的不同表现,不但能在短期内具有教育作用,也能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要构建更科学、更全面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评价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相关标准。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基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方向开展教育,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并彰显出对其个人价值的认可和欣赏。学生并非是一部机器,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也不是将其培养成与锻炼成只会创造价值、却没有人文关爱的机器,而是要帮助学生发展成健全、积极的人。只有在体现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中,才能让学生了解到自身价值的用处和重要性,才能积极地将自己所有热情和才智应用在社会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工作中。
4 结语
人文关怀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本,要对人的需求给予全面关心,这完全符合大学思政教育的追求和目标,也为大学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提供指导方法。因此,在人文关怀思想下有效增强大学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和实效性,是促进现代化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方法。在大学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全面体现人文关怀思想的功能,这是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