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女孩
——吉本芭娜娜作品人物分析
2018-03-07金莹
金 莹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辽宁 沈阳 110023)
很多日本作家都喜欢描写孤独少女。川端康成就曾在自己父母的亡灵前说:“我喜欢这种少女,她同亲人分离,在不幸的环境中长大,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幸,并且战胜了这种不幸,走过来了。”[1]在川端康成笔下,无论是《伊豆的舞女》中的小舞女,还是《雪国》中的叶子,都战胜了自己的孤独和不幸,身上闪耀着古典的光芒。
深受古典文学传统影响的日本当代作家吉本芭娜娜最擅长的就是塑造孤独少女。其刻画的诸多漫画化少女形象都要独自面对现实世界中的苦难,充满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创新要素,这也使吉本芭娜娜成为了日本当代新潮女流文学的代表人物。
3岁就开始读《怪物小弟》《怪物Q太郎》的吉本芭娜娜儿时就立志成为一名作家,这与她没有姐姐那样出色的漫画才华,并一直谨小慎微地成长在父亲——著名文学评论家吉本隆明的阴影下不无关系。有日本评论家说,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其实是未完成的漫画梦想灌注的文字。她笔下的少女,受日本少女漫画影响,时常生活在过去的回忆中,独自背负着悲惨的命运与苦难,拒绝大人化的理性,借助自己和周围的善良、温柔平复情绪,走出创伤。
从时代影响来看,吉本芭娜娜成长在日本社会与历史发生重大变革之时。受外国文化、摇滚和大众传媒影响,她们这代人很叛逆、很自我,一方面心忧政事,胸怀天下,另一方面在创作中却更注重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从成长经历来看,吉本芭娜娜童年时为了治疗弱视的左眼,一度用眼罩遮住了右眼,这不但使她度过了一段相当漫长且黑暗的日子,而且在她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创伤。于是她选择淡然避世并沉浸在自我世界中,她的作品就如治愈伤口的创可贴,诠释着一个个相似的孤独灵魂。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毛姆说过,一个作家必须永远长不大。可见,童年是吉本芭娜娜创作的原点和源泉,她用笔挑战生活,挑战自己,亦拥抱生活,拥抱自己。
吉本芭娜娜在《后来的事》中说:“人不可能永远和挚爱的人相聚在一起,无论多么美妙的事情都会成为过去,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会消逝,一如时光的流逝。”[2]童年生活带来的孤独感贯穿她每一部作品的故事情节。很多评论家都评论吉本芭娜娜的作品是“治愈系”小说,具有少女漫画的风格,主人公几乎都是少女。小说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都是日常生活中细微真实的小细节,更多地使用了探讨人物内心世界的情绪化文字。作品主人公即使在得到爱情,得到幸福,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依然保留着淡淡的哀愁。《厨房》里的主人公樱井美影,在亲人去世后,只有躺在厨房里,听着冰箱的嗡嗡声才能入睡。“我开始意识到在漆黑荒凉的山路上唯一能做的只有让我自己也绽放出光辉,是在什么时候?尽管是在关爱中成长,我却总是难抑制心头的孤单与寂寞。——总有一天,谁都会在时间的黑暗中四分五裂,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3]《哀愁的预感》里弥生看似有个完整的家庭,却也时常觉得自己有“一种哀愁的预感,仿佛将一个人独自走到天黑,就那样迷失在远方的潮流里”。[4]《甘露》中少女朔美受伤失忆后也说“我绝不会去羡慕那些完美无缺的人。我觉得我的孤独是我的宇宙的一部分,而不是应该祛除的病灶。”[5]
吉本芭娜娜的作品大部分篇幅很短,不论睡眠三部曲《白夜行船》,还是近期作品《阿根廷婆婆》,死亡和孤独是她作品中永远的主题。虽然那些小女孩们在现实生活中一直遭遇不幸和挫折,时常受到死亡的冲击,但在小说的结尾,她们依然和吉本芭娜娜本人一样,勇敢面对悲惨的人生。可以说,吉本芭娜娜的文字中藏着内心坚韧荒诞的自己,她用如水的文字将它们包容其中,并散发出温暖安定的气息。
吉本芭娜娜的创作也受到了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的影响。吉本芭娜娜形容奈良美智的画是个“因沉痛与孤独而异常冰冷的世界,但内心绝不是恶的。而我宁可在这样的世界中长居”。“用糖果般甜美的色彩,绘画个中的悲凉。”[6]《无情·厄运》《雏菊人生》《阿根廷婆婆》《喂喂下北泽》四本书将吉本芭娜娜的小说与奈良美智的插画结合在一起,封面和插图是奈良美智标志性的小女孩头像,吉本芭娜娜的文字云淡风轻、纯净轻盈,依旧是少女和死亡,悲凉又温暖,在奈良美智富有梦幻色彩的插图中,可以窥探出书中故事的端倪,而从故事中又可以一眼看出画中的深层表达,都是人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一些细节所感受到的、巨大的心情起伏,共同流淌出青春的迷惘、忧郁和哀愁,合力诉说悲哀又温暖的人生。
吉本芭娜娜本人说过生命是一个疗伤的过程。她的作品之所以能俘获无数人,就是因为她所塑造的孤独小女孩,永远能让读者从文字中感受到生命的激烈和赤忱。文字中的小女孩或悲伤或微笑,或奔跑或思考,悲伤与温暖,孤独与叛逆,相逆相生,这些小女孩就如同奈良先生所说:“我所追求的,是更加根源性的、不随时光流逝而变化的、仿佛渗入人类意识之中的作品。”
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跌跌撞撞的,前进过程中即使备受打击,也会时不时回首童年。吉本芭娜娜用作品带着我们在现实与虚幻建构的国度飞翔,让我们能够发现,在那些已经长大了的心里,总是有一个角落,还保留着孩子似的孤独和不愿长大的纯真灵魂。
[1]周阅.川端康成是怎样读书写作的[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1.
[2][3]吉本芭娜娜.厨房[M].李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封底语.46.
[4]吉本芭娜娜.哀愁的预感[M].李重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9.
[5]吉本芭娜娜.甘露[M].李重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76.
[6]杨维涓.悲伤时喊你的名字[N].长江商报,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