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生电影节发展现状及其运营模式研究

2018-03-26吴昊天宋春巧李金珂

文化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

吴昊天 宋春巧 李金珂

(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 澳门 999078;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传媒与传播系,英国 伦敦 WC2A 2AE)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对周围的人和更多的人负责,进而对民族、祖国、社会活动和人类负责,做一个有价值、负责任的人。”可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是我国电影市场的主要消费者,也是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后备军,大学生电影节的建设已成为青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是文化空间中的重要节点。[1]

一、概念辨析

针对大学生电影节,有诸多理论,一直未形成共识。由浙江师范大学学者陈建飞、叶雯雯提出的大学生电影节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地位并结合时代主流文化的脉络构建文化品牌特质的一种形式的观点最具代表性。浙江大学江吉认为:目前中国众多地方性的大学生电影节虽然名目类似,但实际内容却各不相同。[2]安徽师范大学凌先静认为,大学生电影节应以大学生为主体,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主旨,既有别于商业色彩较浓的国际电影节,又不同于宣传色彩较大的草根电影节。[3]笔者认为:可以用集合概念来定义大学生电影节,它的举办形式多样,既包括校园文化活动也包括群众性文化活动,它们都能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丰富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群体的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建设育人作用,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针对年轻导演开办的电影赛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较早开办,已具有一定经验的中国大学生电影节。主打院线大电影,以开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代表。另一种是近几年新兴的大学生微电影节,其名目众多,其中既有校园文化活动,也有社会群众性文化活动,参展影片时长较短,主要的创作群体为学生。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对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襄阳大学生电影节和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这三个特色明显、发展形势较好的“大学生电影节”作为研究样本。收集电影节的相关文献和影像资料,进行概念辨析和梳理,进而访谈电影节组委会工作人员,获取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

三、中国大学生电影节概述与比较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始于1993年,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主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它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了全部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中国著名电影明星赵薇、葛优、陈坤、黄渤等在此影节中多次获奖。

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创立于2011年,是由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学生发起,联合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高校共同举办的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其以“美丽电影,魅力青春”为主题。秉承大学生原创精神,以“大学生拍、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主旨,立足芜湖、覆盖安徽、辐射全国。电影节举办期间会进行剧组访谈录、原创影片大赛、优秀影片高校行、电影研讨沙龙等活动。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不仅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广大学子的艺术品位,还给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襄阳大学生电影节创立于2011年,由湖北文理学院学生发起,后由中共襄阳市委宣传部、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市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其先后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90后——世界因你而改变”“梦想创新正能量”为主题举办了多次活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为特色,电影节期间举办电影展映、影评大赛、电影论坛、颁奖典礼等活动,旨在以节为媒,宣传襄阳文化,为各地大学生影视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三大电影节的情况概括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电影节时间、主题、范围与单元比较

四、大学生电影节的基本构成

(一)组织机构

三大电影节的组织结构如表2所示,具体如下。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国家部委支持下的政府+高校+专业事业团体模式;支持单位是国家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单位为高校和北京市新广局;协办单位有基金会、专业团体、博物馆、资料馆、电视台、团委、学联等;包括现有院线大电影及原创电影两方面奖项。

表2 三大电影节的组织结构

中国襄阳大学生电影节:地方政府+高校+专业团体+企业模式;主办单位包括地方政府、高校、专业团体,如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中共襄阳市委宣传部、湖北文理学院等;承办单位包括政府部门、高校单位、专业团体、电视台、企业等;以原创微电影为主要评选作品。

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高校联合自主模式;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主体联合其他高校共同主办;承办单位是安徽师范大学下属传媒学院;大学生原创微电影为主要评选作品。

(二)参赛影片

参赛影片的评选是大学生电影节最为重要的环节。三大电影节参赛影片的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三大电影节参赛影片的情况

第二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参赛作品多样,参赛影片超过2300部,既有院线电影也有大学生原创电影,参赛影片中有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环保片、试验片。

第三届中国襄阳大学生电影节对参赛作品的时长要求为不超过45分钟,最终有100部入围影片,分别来自大陆、美国、韩国等地。

第三届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参赛作品共137部,参赛影片包括剧情片、纪录片、MV等。

(三)评委

三大电影节的评审概况如表4所示,具体介绍如下。

2013年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包括大学生评委和专家评委,初评采用大学生评委和青年专家评委结合的方式,终评由专家和大学生共同决定。专家评委包括电影类院校的教授、教学中心负责人,也包括来自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主编或负责人。第一组评审共七人,主席为北京电影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钟大丰,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系教授路海波。第二组共七人,主席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主任萧永亮。

中国襄阳大学生电影节采取三三制原则,评委团有专家评委、大学生评委、网络评委三个部分。初审、复审、终审都有大学生参与,又兼顾专家评委和社会大众评委的意见。专家评委会由7人组成,包括高校影视专业教授、影视评论人、广电单位专家,评委会主席由著名导演阿甘担任。

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由大学生担任评委进行初审,学生与专家评委相结合进行复审,终审由专家评委进行。专家评委包括传媒专业教师、影视评论人、电影导演等,评委会主席由导演乔长浩担任。

表4 电影节评审概况

五、目前大学生电影节存在的问题

(一)原创影片缺乏审核机制

我国微电影广电总局在2012年对网络自制节目实行《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对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一律先审后播,网络视听节目行业协会组织负责制定审核标准,但对原创影片的节庆活动并没有进行相关规定,大学生电影节缺乏统一的审核机制。

(二)形式单一,无法突出资源优势

自北京大学电影节成功开办以来,其他各地也相继举行了大学生电影节活动。但其活动形式大多相近或雷同,竞赛单元在奖项设置上多是“最佳导演”“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及演员”的评选、大学生原创作品的评选等,其他非竞赛单元的活动也多是影片放映、电影讲座、明星见面、研讨会等内容,创新度不够,且评选结果影响不大。同时,电影节对影片资源的利用不足,形象宣传、技术创新、学术研究的效果并未显现,原创影片也缺乏展示渠道,大众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4]

(三)缺乏可持续性,无法形成产业模式

大学生电影节缺乏可持续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获奖的原创影片的后期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在推送新人上力度不够。第二,一些地方的大学生电影节举办没有延续性,很难产生持续的效益。第三,大学生电影节的商业化开发程度较低。如影片播放权、衍生品、贴片广告、捐赠渠道等。从产业角度来看,大学生电影节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影视传播新途径,蕴含的商机和发展前景毋庸置疑是巨大的,但就目前的形式来看,这个有特定受众的电影节还无法利用自己独特的资源形成产业化的发展规模。[5]

六、应对措施

(一)加强引导,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审核评审机制

大学生电影节作为校园文化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对其加强领导,加强组织建设。可在电影节组委会中建立党组织、共青团组织,以适应文化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学习深入研究电影节发展的规律、趋向,以确定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建立相关社团组织,在国家广电总局文件精神的领导下,建立行业规范,建立健全统一的原创影片审核评审机制。

(二)培养专门人才

现今作为一个信息时代,国家各项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都为大学生电影节指明了发展方向,每一代电影文化都激励着一代人,用更直观的方式面向广大的文化创造群体。

一方面,需要大力培养专门活动策划人才。电影节的举办需要好的策划人才,策划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大学生电影节创造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使其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影视类专业人才。加强影视类专业的师资建设,更加重视实践型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可把影视专业的课程教学、教学实践与大学生电影节结合,举办专门的WORKSHOP等工作坊活动。还可与文化影视类企事业单位建立双向合作交流制度,共同合作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影视类专业人才。[6]

(三)加强与高校学术组织的合作,建立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

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应加强与学术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间的合作,提高其专业科研能力,进而提高电影节的办节水平和学术品味。如建立专门的影视研究所(中心),共同组建学术委员会,共同开展影片合作研究,举办学术研讨会,编制电影节研究报告与发展规划等。大学生电影节应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为研究中心提供研究资料与素材,研究中心应作为大学生电影节的智库,发挥科研咨询建议功能。

(四)明确定位

现有的地方性大学生电影节应充分突显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明确自己运营定位,非必要则需避免过度追寻其他电影节的模式。[7]有必要运用现代品牌管理和运营观念指导大学校园中形态各异的电影文化活动,运用科学的品牌坐标系和项目管理手段进行统筹运营。使其在自己更熟悉的电影类型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传播和受众引导。[8]如襄阳大学生电影节应立足于襄阳,坚持“地方特色,国家水平,国际视野”,致力于打造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把襄阳建设成电影人才的关注地和聚集地。江南片区大学生电影节应立足于大学生原创影片,定位于高校,是校际间的文化活动;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代表了全国各大地区主流大学生的审美与爱好,三者应明确定位,在各自特色的领域发展。同时,举办电影节活动时,应创新活动举办形式,结合自身的特色,设立符合当地情况和民众喜好的活动。

(五)优化运作模式,建立原创作品的推广渠道

在运作模式上,大学生电影节在接受政府和公益组织资助的同时,还应积极拓展企业单位的合作与赞助,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将社会性、学术性、艺术性、经济性充分结合。可与视频网站、影视类APP建立合作,开设电影节专题观影区,拓宽原创影片的推广渠道,更好地体现电影节元素,增强原创团队与观众的互动性。还可依照原创作品的主题进行分类,按照观众喜好与需求开展大数据的创意传播,让原创作品的推广更加精准。

七、结语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电影节的建设是青年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多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针对现有大学生电影节中三个发展形势较好的大学生影节进行比较研究,指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相信大学生电影节一定会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1]玛莉·德·法尔克,肖熹.电影节作为新的研究对象[J].电影艺术,2014,(5):108-118.

[2]江吉.青年华莱坞准备好了吗? ——中国大学生电影节考察[J].东南传播,2014,(2):75-80.

[3]凌先静.大学生电影节出路何在[J].戏剧之家,2012,(3):49-50.

[4]张雅欣,韩岳.国际电影节的产业化价值构建[J].世界电影,2015,(3):157-170.

[5]韩岳,张雅欣.国际电影节的商业性功能与运营战略分析[J].当代电影,2016,(5):14-19.

[6]刘汉文,陆佳佳.电影节:意义、现状与创新对策[J].当代电影,2016,(5):20-25.

[7]石川.试论电影节的品牌优势与特色定位[J].艺术评论,2007,(9):28-32.

[8]周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品牌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电影艺术,2007,(4):108-110.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