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西壮锦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2018-03-07覃思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壮锦织锦生产性

覃思琰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 530000)

1 广西壮锦的发展历程

我国有四大名锦,他们分别是壮锦、云锦、蜀锦、宋锦。壮锦作为广西土生土长的民族文化瑰宝,是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于2006年经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广西罗泊湾汉墓的七号残葬坑内发掘出土了数块橘红色回纹锦残片,经考古专家证实,汉代广西已有织锦技艺。那么壮锦是何时成为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呢?壮锦与神话故事、宗教仪式等非物质文化是不同的,区别在于,它和刺绣、年画、木雕等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具有价值的商品,能进入流通市场[1]。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提出计划经济,推行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广西壮锦在发展中也受到了机器化大生产的冲击。面对国际市场涌入的机器化商品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创新上,老一代的壮锦产品已不能满足日渐发展的市场需求。

2 壮锦发展的困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经历诞生、发展、鼎盛、衰微、消亡的过程。就壮锦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个过程是曲折的,但并不意味着消亡就是壮锦发展的终点。这就促使我们更多地去关注壮锦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是作为壮族文化得以存在、延续和发扬的桥梁,同时地,我们也应看到壮锦发展的困难。

(1)手工制作与机器生产的矛盾。织锦技艺作为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它的复杂程度并不是人人学而可得的。传承人每创作出一件作品都凝结了他们的心血历程和生活理念,它的艺术价值远远超过流水线上的产品。在现代机械化大生产的车间里,人工织锦技术被设定好的机器程序取代,所有机器只需按照设定好的程序一键启动,即可批量完成订单。现代企业追求的是生产成本与收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营利为最终目的,往往却忽视制造出来的作品是否体现手工创作的多样性,是否有灵魂。

此外,有学者指出,现代工厂的流水线是分工合作的,设计师与织锦者工种分离。这种分离将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变成标准化、刻板化,最终完全失去民间工艺品所具有的自然、生动、活泼的样貌[2]。因此,传统的手工制作与现代的机器生产之间产生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国家提出“生产性保护”的理念,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2)从业者年龄断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的意识形态层面的产物,它需要一种物质载体表现出来。就如我们关注壮锦文化,不单单是关注壮锦的图案和样式,更多的是作为创作主体的这位传承人,她的相传技艺、创作理念、信仰、习俗、审美等身后的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主体是人,是这一珍贵历史性遗产的传承人和他所代表的广大民众[3]。

纵观壮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从事织锦工作的大多数为农村妇女,这一纯手工技艺的学习与传承主要靠前辈的口口相传,亲手教授,并没有书本与文字的记载来进行针对学习。织锦一度成为壮族地区的农村妇女选择的生计方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可供选择的赚钱途径越来越多,相比来钱慢,工艺复杂的织锦,年轻人更多的选择进城打工来补贴家用。随着老一辈织锦人年龄的增加,年轻的接班人寥寥无几,织锦技术的传承出现了危机。

(3)政府保护力度有待提升。2012年2月,国家文化部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性,具体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结合壮锦的发展历程看,它在20世纪50年代就经历了政府主导的过程,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使壮锦成为壮族文化的符号。 壮锦作为一种民族性的代表文化,可以在重要场合作为礼品馈赠给嘉宾。既然作为官方定制礼品,那么政府在壮锦文化中的保护力度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3 建议与思考

(1)传承人及从业者自身提高创新能力,引入现代创作理念。对于壮锦的保护,应该坚持手工制作为底线。在国家大力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壮锦传承人及手工艺者应该重视自己掌握的这一门技艺,明确这门技艺的价值,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恢复生产,真正实现活态传承。同时,在保留传统非遗产品的“灵魂”的基础上,注意学习现代的设计理念,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研发一些能融入现代设计的壮锦产品。广西壮锦最重要的内含是“纯手工”和“原生态”,坚持文化的内涵,这与地摊上的手工艺品是有差别的。比如,笔者在文创公司的展柜里看到了点缀壮锦图案的女士手提包,有壮锦元素制作的现代女士长裙,甚至在家庭里的布艺沙发也有壮锦图案加以修饰。店里的销售人员告诉我,这些融入壮锦元素的现代产品,常常赢得一些年轻人的喜欢,销售额是很不错的。由此可见,在坚守传统与面向现代,两者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是有利于壮锦的生产性保护的。

(2)培养技艺接班人,为传承做准备。近年来,部分高校开始承办国家文化部、教育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这一研培计划旨在帮助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员们表示,经过阶段性的培训,他们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技艺,明确自身传统文化的优势,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一些学员致力于成为当地手艺培训的带头人,带动一批织锦手工艺爱好者。部分学员坚守自己热爱的织锦手艺十几年,也开始着手去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去掌握这门技艺。

(3)地方政府做好壮锦的生产性保护工作,发动群众保护民族文化。政府要在壮锦的文化宣传、资金投入、税收政策、创意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与保障。为代表性传承人组织生产、授业解惑、以赛促学等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技术指导。同时,要广泛发动群众保护民族文化,动员一切可以动用的社会力量。

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它身上展示了多种民族文化的融合,民族文化在时间的推移下不断变迁,有发展迅速,也有消失殆尽的。总而言之,就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壮锦呈现出一种稳定发展的态势,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加深,各地政府和传承人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不断创新,只有精益求精的产品和合理的经营之道相结合时,手工壮锦才能打破近些年来不景气的局面。

[1]樊苗苗.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研发中的保护与传承——以广西壮锦为例[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28(1):36-39.

[2]徐赣丽.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短板和解决的可能——以壮锦的实践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9):8-13.

[3]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1):25-34,171.

猜你喜欢

壮锦织锦生产性
瑶族织锦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帛锦时韵*
保护与创新:非遗视角下壮锦创造性转化研究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壮锦献给毛主席
织锦古韵(七绝)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