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祆神楼概述
2018-03-07徐璐
徐璐
(太原市博物馆,山西太原 030021)
介休祆神楼坐落于今山西省介休市区顺城关大街的东端,祆神庙形制独特,结构巧妙,是一座由过街楼、山门楼、乐楼紧密结合的三联体楼阁式建筑,楼北为三结义庙正殿和献殿,历史上经过数次修葺,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祆神楼以独特的建筑结构与建筑风格闻名于世,促使更多的后人前去调查研究。
1 介休祆神楼的历史沿革
祆神楼的创建年代虽然未见确切记载,但是根据祆神楼对面献亭中存在的清康熙十三年 (公元1674年)建的《重建三结义庙碑》记载:“介邑之关东,有三结义庙,其初非三结义庙也,盖宋文潞公特为祆神建耳。其规制之壮丽,气象之峥嵘,称一方锯观焉。再当年缔造之意,见于《平妖传》中者,固非无因,然以之享一方之血食,受万年之香火,不侈且诬乎?第以先贤所建,未敢轻议变置,故久而相安相忘也[1]。”碑记中所载祆神庙为宋代文潞公时期(1006年-1097年)所建,宋文潞公即北宋时期历仕仁、英、神、哲四朝,封潞国公的名臣文彦博。“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2]。”据清嘉庆本《介休县志》卷三《坛庙》称:“文潞公祠,在北关,三结义庙西偏。”现在祠庙已被拆毁,原存于祆神庙之后。文潞公在家乡修建祆神庙的原因何在?在清乾隆本 《介休县志》卷一四《杂志》中所载:“妖神庙,相传文潞公未第时,妖狐现形,曰:公后必大贵,愿朝夕供洒扫,未几潜踪。及征贝州王则,复现形助战,赖以奏凯。公感其义建庙祀之,榜曰元神庙。白狐千年则化为元也,后间出为祟,里人祷之亦能隐致其福。故香火历数百年不衰。”古代“袄、妖”二字相通,而清代光绪年间邑人李敦愚就曾指出“袄”(yao)字乃“祆”字之讹,“祆”在当地发音中读“xian”,故也被写成“玄”,所以文中所指的“妖神庙”就是现在介休的“祆神庙”,曾经就有学者指出祆神楼是文潞公为祆神所建,所以文潞公修建祆神楼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
明朝嘉靖年间,皇帝下诏拆毁除儒释道三教之外的庙宇,认为都是淫词,对祆教的崇拜并不符合中国古代传统道义,因此介休祆神庙也成了拆除对象,当时任介休知县的王宗正曾愤然表示,从哪里看来祆教之神,它所带来的功绩根本在典籍中没有记载,要是将其拆除,必须要树立代表忠义的正神,才能驱除妖邪。而桃园三兄弟耳熟能详,其功绩彰显于世。然后遂以汉昭列皇帝、关圣帝君、英烈王塑像正殿,而武侯诸贤配享东西两廊中,因颜其额曰:三结义庙。此始而为袄神庙更而为三结义庙也。明代嘉靖年间(1507—1567年)介休知县王正宗为保护祆神庙更名为三结义庙,并把庙中壁画改为刘、关、张三结义的内容,这也为后人的研究考证工作造成了困难。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三结义庙和祆神楼毁于大火,存世六百多年的建筑被毁。在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至康熙七年(1668年)又对三结义庙进行重建,乾隆五十年(1786年)重建了祆神楼,并于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立《重建三结义庙碑》。
2 介休祆神楼的建筑特点以及祆教文化
祆神楼及其楼后庙殿,虽几经修葺,但终因建造年代久远,于1973年乐楼舞台塌毁。1982年5月9日大风,该庙内西北角二层檐塌毁。1982年秋季,由上级拨款县政府主办对祆神楼进行了修葺,历经六年多时间,全部竣工。这次的修建非同历朝历代的小修小补,而是在保持原样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修造。将楼顶泥瓦拆除,整体木结构楼身用钢筋、钢板焊接加固成为一体,四角用十四个千斤顶将楼体升高,原地重新筑柱基并加高,将原木结构楼体置于其上,再进行屋顶安装,并饰琉璃脊、宝瓶,全部工程按原样完成,楼体升高1.5米。这一试探性(升高)工程在国内尚属罕见。同时将“三结义”庙正殿和献亭,采取全部落架办法,将基础筑高,按原样建造,也相应升高了1.5米。现在祆神楼建筑群,大多为清康熙年间重修所留。尽管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变故,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祆神楼,还是保留了很多北宋时的建筑风格。
2.1 介休祆神楼的建筑形式
祆神楼平面呈凸字形,总深度约20米,形制为三层四滴水十字歇字顶。全楼由十四根通天柱、四类一百七十根金柱、廊柱、檐柱、朱儒柱、三十八种三百组九千件斗栱、二十八个翼角飞檐和屋脊的吻、兽、仙人及斗栱梁架部分的象、龙头等雕刻三百余件构成,巍峨壮观,形制独特,是我国楼阁式木构建筑中鲜有的杰作,与晋南万荣县的飞云楼、秋风楼并称为三晋三大名楼。
祆神楼较窄的部分面阔和进深都是三间,突出于庙外成过街楼。较宽的部分,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露出周围廊,下层是大门,上层是乐楼。因此,这个建筑有三个作用:街心点缀,大门和戏台。这样雄伟的建筑物,下层十分空敞,中层用平座加栏杆,屋顶十字歇山顶,更别致的是在重檐下,东、西、南三面,各凸出一小抱厦。祆神楼不仅体现出应有的实用性,而且还体现出较高的观赏价值,从正面看去是一座过街楼建筑,从背面看去却是山门与戏台的结合,再从两山面看去又是两座楼阁纵向连在一起的建筑。这些精巧的构思设计,避免了因楼体过于庞大而可能招致的单调呆滞之感,使它既雄伟壮观又玲珑生动,多姿多彩,富于变化。我国古建筑学著名学者陈明达先生曾专门著文介绍介休玄神楼。他曾表示说,像介休祆神楼这样的建筑,在艺术上登峰造极,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精品,不能因为建筑时间较晚而忽略它,应该重视它和保护它。
这座具有极高艺术与实用价值的祆神楼却有着一些与其他传统古建筑不同的地方。现存的祆神楼与祆神庙的正殿南廊和献亭的斗栱木构中,除了有古建筑中常见的龙、象、如意头昂嘴外,还可以发现一些奇异造型的木雕图案,这些图案是汉文化建筑中少见的。其中有四尊牛头雕像分布于祆神楼北面顶层檐下椽口处与祆神庙正殿南面檐下椽口。在中国传统古建筑中几乎没有见过牛头木雕图案,祆神楼通过这些异形雕像传达出怎么的文化内涵呢?
2.2 介休祆神楼的祆教文化
祆神楼建筑群曾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重修,但祆神楼琉璃脊饰的风格与山西明代古建筑风格一致,而其中的木雕有可能是保留了宋代建立祆神庙时的图像原型,应该是以宋代木雕为原型复制而成。中山大学的姜伯勤教授通过考证认为这些图形源自对古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的信仰。“在伊朗为扎姆谢德金銮殿的波斯波利斯,大门以及巨石上雕刻飞牛的残迹还留着,还有在正殿上的柱子高达十八至二十米[3]。”伊朗境内的古建筑上出现了飞牛雕刻,这是对古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信仰的重要特征,是该教大神阿胡拉·马兹达所创造的征战与胜利之神韦雷特拉格纳的第二种化身,有一对黄色耳朵和一对金色的公牛形象。琐罗亚斯德教在唐宋的时候就早已传入中国,当时唐朝的晋阳城里聚集着许多信仰祆教的波斯人和粟特人,他们游历经商,所以在山西出土的古墓葬中发现了很多带有祆教特色的物品以及壁画。但是随着佛教以及其他教种的大范围兴起,祆教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还是留下了祆教的印记。
祆教称为琐罗亚斯德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是中亚等地的宗教,中国称为祆教、火祆教、拜火教。其教创善、恶二元论,以火为善的代表,拜火仪式是祭司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中国与中亚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通过古丝绸之路频繁往来,信仰琐罗亚斯德教中亚人将瓷器、茶叶、丝绸等精美物品带到当地交易,甚至传播到欧洲、非洲。当时中亚的粟特人是最善于经商的,经常往返于中亚和中国。粟特文明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曲赞歌。隋唐与两宋时期中国与中亚的交流达到顶峰,明代之后逐渐衰落。隋唐与两宋时期统治者采取较为宽容的宗教政策,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发展起来,并对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粟特人采取了统一管理,将粟特人的萨保府(粟特文商队首领)在北朝的时候就定为管理粟特人的机构,隋唐时期得到发展。比如1999年7月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发掘的虞弘墓中就有大量的祆教文化。[]棺椁四周的汉白玉石雕上,祆教教义频繁出现。位于椁座前壁下排正中间的一幅石雕中,就是祆教的拜火仪式。两个人首鹰身的人相对而立,黑色长发呈波良性披在头后,头戴王冠,深目高鼻,浓眉大眼,典型古波斯人的形象。两人均是上身倾向火坛,手戴手套,一手捂嘴,一手伸出,抬着火坛。这种形式经常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拜火教图像和波斯银币图案中。另外其他石雕上也常见骆驼与狮子、人与狮子的搏斗场面。这些都与拜火教的教义紧密相连。
“介休位于山西省晋中地区,是连接长安、何东道与并州的重要据点,所以从地缘关系上讲介休在唐宋时期聚集着大量粟特祆教徒[4]。”由于宋代官方把祆教纳入官方的祭祀行列,为祆教的合理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宋朝政府长期与周边民族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战争是随时激发,因而格外青睐代表胜利的韦雷特拉格纳以及他的化身——飞牛和骆驼。希望能在战争中如当年的波斯帝国一样所向披靡,从一定意义上讲韦雷特拉格纳弥补了中国宗教信仰中没有专司征战的天神形象。所以说,祆神楼建造符合宋朝历史的发展需要,并且肯定祆神楼是一座祆教建筑。
3 结语
祆教作为宗教信仰的辉煌在中国大地上已销声匿迹,难能可贵的是具有祆教风格的介休祆神楼却被保留下来,历经千年,虽经历次修葺,但依然以其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三晋大地上,不断焕发着光彩,为后人的古建筑研究与保护、宗教信仰研究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李德华,录文.介休碑刻资料(第一辑)[Z].万毅,校.2002:36.
[2](元)脱脱,等.宋史(第 29 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10258.
[3]常玲梅.从山西介休祆神楼的变迁看东传祆教的衰亡[J].历史月刊,2008(247):16-23.
[4]张庆捷,畅红霞,张兴民,等.太原隋代虞弘墓清理简报[J].文物,2001(1):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