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梧州实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2018-03-07谢辉
谢 辉
(梧州市东泰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西 梧州 543000)
近年来,梧州市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经济总量小,增长速度也落后于全区的发展水平,不仅与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地位不相称,也无法承载自治区赋予的面向粤港澳窗口城市的重任。梧州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很多,与实体经济不发达有很大的关系。
一、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经济落后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提出了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但是盘点一下梧州市的企业,国有经济成份占比严重不足,不仅全面退出了竞争性领域,而且对关系地方国计民生的企业,比如供水、供气、车站、码头港口、停车场、养老健康这些产业,都通过招商引资的手段,将国有产权全盘转让,使地方国有企业在创造现金流量方面基本上无用武之地,只剩一些纯属于政府融资平台的国有企业,无法实现带动经济发展,也无法起到动一发而牵全局的作用。
(二)民营企业缺乏活力
在中国最近30年的发展中,民营企业占到了经济总量75%的份额,为国家直接创造了75%的财政收入,解决了中国近80%的就业岗位[1]。在江浙、广东等发达省份,民营经济在吸引投资,带动就业和消费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梧州民营经济一直没有形成气候,除了少数早期通过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民营企业,利用国有企业积累的品牌和技术优势,继续得到一定发展外,其他真正通过自主创业,做大做强的民营企业凤毛麟角。民营企业小作坊式的模式几十年没有升级改造,比如梧州市曾一度打造人工宝石产业,由于没有提升产业升级空间,未能发展成经济发展的新一极,反而成为了扰民产业、污染产业。
(三)利用外资水平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利用外资方面连续20多年居全球第一。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几大新兴城市深圳、苏州、东莞都是因为外资的不断流入,总体经济实力连续超越天津、武汉等老牌城市,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梧州作为我国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在改革开放之后,却没有沿袭当年百年商埠的辉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寥寥无几,仅有的几个外资企业也因种种原因,投资规模小,没有为梧州带来外商投资效应。
(四)经济创新能力不足
梧州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是直接导致经济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与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缺乏规划,在人才引进和创新设施方面投入较为薄弱有很大关系,像很多中等以上城市很常见的留学生创业园、高新技术孵化器等在梧州这个老牌城市,都没有留有一个显著的位置。在引进风险投资、创业板上市、新三板挂牌方面更是没有一个系统的支持,无法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五)可持续发展水平欠佳
前些年,在GDP为导向下,梧州引进了不少污染产业,随着国家政策发生转向,这些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浪费了不少产业资源,如梧州市的几大千亿产业园中的再生工业园、陶瓷产业园、不锈钢产业园等,都存在各种污染,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多种限制,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造成实体经济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保守,小富即安
老梧州人都知道梧州新华电池、奥奇丽日化、梧州制药集团这些赫赫有名的企业,其实除了这些叫得出名字的企业外,梧州的食品、制药、轻纺、塑料、机电、日用品行业的很多企业也在行业内具有很强的知名度,但这些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满足于现状,对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动力不足,在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中,很快就被淘汰出局了。
(二)产业发展定位失误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航运的成本是最低的,而且运量大,运输能力强,这也是近代以来靠水而活的梧州一度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广西前列的主要原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梧州市坐拥有西江黄金水道,曾经成为广西重要的对外贸易基地,但是,却没有利用大运输通道的优势,发展一些重型、大型制造企业,打造成广西重要的工业基地,而是以短平快的方式发展轻化工业,但是轻化工业对铁路公路等快捷运输方式依赖度更大,当时梧州陆路运输能力很差,公路等级低,地无寸铁,所以造成梧州企业竞争力下降。因而,在上世纪90年代外贸体制改革后,梧州的对外贸易基地地位受到强烈冲击,制造业缺乏竞争力日渐没落,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处于惨淡经营的境地。
(三)没有利用好地缘地利优势
梧州是个粤味十足的城市,很多市民的前辈都是珠三角地区的移民,与粤港澳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却长期保持在一种民间的非经济关系。在广东几次大的产业转移中,广东的企业往往转移到湖南、江西等北方省份,往梧州方向转移的很少,主要是梧州在吸引产业转移的主动性不够,江西、湖南等省份在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都成立了官方派出的各种招商引资队伍,并通过各地的商会组织,做好信息的反馈,招商的效率比梧州要高很多。另外,梧州做为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在税收政策的制定比一般省份有更多的灵活性,但是在协调自治区层面出台优惠政策却缺乏相应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利用好企业对优惠政策的敏感性,提高对粤港澳企业的吸引力。在宣传方面,对于粤港澳一小时经济圈的传播力度不够,没有让粤港澳企业在梧州投资形成前店后厂的理念,从而更多把投资的目的地选择在梧州。
(四)特色资源开发不充分
梧州是个山区城市,处于低丘地带,但是以山区为特色的产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象岑溪的花岗岩,苍梧的六堡茶和松脂,藤县的八角香料等很有地方特色,但是在产业开发方面仍然力度不足,都是处于小打小闹的状态,没有形成集团化经营,各自为政。上个世纪末,曾经出现过梧州松脂厂、梧州木材厂等知名企业,但是近年来,由于资源开发工作没有搞好,这些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近年来一度发展红火的六堡茶产业,也受到了瓶颈的制约,发展缓慢。
(五)前瞻性不足
作为广西最早的4个地级市之一,梧州是有过很多做大做强机会的,比如当年梧州筹建商业银行,广西只有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几大城市的城市信用社,进行统筹安排重组为城市合作银行,如果政府当时多一点战略思维,坚定支持,在紧张的财政收入里开源节流,注入资金,化解不良资产,一个全新的地方金融机构就会顺利产生。后来,南宁成立了北部湾银行,柳州成立了柳州银行,桂林成立了桂林银行等地方银行,而梧州市商业银行筹备组由于地方投入不足,没有成功挂牌。今天三市的商业银行,都成了资产超千亿的大型金融机构,为地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南柳桂梧四市也是广西最早成立试点信用担保公司的城市,今天南柳桂市属融资担保公司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银行担保授信50亿元以上,很好地解决了当地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梧州市唯一的政府担保公司选择了民营化,最后得不到银行的准入而解散清算。聚集资金能力的不足拉大了梧州与区内一线城市的距离。
三、对于发展梧州实体经济的一些意见
(一)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做足基本功
当前在我国,经济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很大,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研究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前些年国家提出以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地方政府在土地供应、资金投向上做到与国家政策指引相一致,就会得到很好的回报。而如果在国家急刹车房地产政策时再去推动,势必会造成地方经济风险。当前的趋势是环保节能,就必须避开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就算短期内能为地方带来GDP的增长或者财政收入的提高,也要坚决避开这企业,否则,未来付出的整治成本会大大超过短期的暂时性收益。当前国家政策重点是发展实体经济,地方政府的着力点就应该是服务实体经济,而对于金融及其衍生品的引进和投资,就要做好风险评估,减少负面影响,避免造成地方经济的负担。
(二)利用好西江黄金水道,打造产业新高地
2014年7月8日,国务院批复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2],作为珠西经济带连接两广的枢纽城市,梧州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但是在产业发展方面依然没有取得明显的突破。要将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首先要做好产业规划,要将产业定位与西江黄金水道大运输能力相结合,发展重型工业,比如船舶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建材工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等,集中精力形成一两个龙头产业,这样就能带动上下游企业,拓展产业链,从而带动金融、物流、服务等第三产业,激活整个实体经济。其次要确立目标,将引企入梧的着力点放在拥有投资能力的央企和区直企业和具有投资需求和投资实力的大型上市公司,做好西江黄金水道和珠西经济带的宣传,做好配套服务和政策指引,及时发布产业指引目录,使西江黄金水道成为投资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要做大做强物流平台,梧州市处于三江交汇处,是西江起源之地,港口物流一度领先全区各大城市,但是,由于各大城市都在加大港口物流设施的建设,梧州市的优势已经不明显,在完善港口设施的前提下,要加大港口物流行业的建设,重新打造梧州航运中心的地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产业与物流相互配套,齐头并进,才能更好地打造投资环境,增强对投资企业的吸引力。
(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粤港澳产业转移
目前,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用地紧张和用工紧张的势头进一步加剧,特别是一些“三来一补”的企业,本身利润低,厂房人工等成本的增加,使企业内迁成为一种必然要求。近年来,华为、富士康等大型企业都纷纷撤离用地用工成本最高的深圳,向周边扩散,这就是一个很强大的信号。梧州近年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每天来往于珠三角的动车上百趟,直通深圳两个多小时,直通广州一个多小时,还有两条高速公路与珠三角核心地区直接相通,有利于打造面向珠三角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再配以西江航运的便捷低成本运输,对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但是梧州市接受产业转移并没有出现投资热潮,关键是接受产业转移的准备工作没有相应地同步,未能实实在在解决中小企业投资需要解决的问题,最明显的是企业融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一个难题[3],国务院出台很多政策,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但是落到实处的地方并不多,如果梧州市能够加强融资服务,通过创新融资,打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示范城市,对于粤港澳企业的转移会有明确的吸引力。另外,企业用地的问题要统筹安排,既要保障中小企业的工业用地,又要防止投资冲动,以免最终成为烂尾项目,这方面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好制度设计,保障真正有投资需求的企业的用地要求。其次,要发挥梧州口岸的作用,在对外贸易方面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争取设立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激活外向型经济[4],保证粤港澳企业在出口加工方面的政策支持不低于珠三角地区,使企业转移到梧州后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四)发掘本地特色资源,激发大众创业热情
梧州地处山区,资源丰富,岑溪花岗岩贮藏丰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开采规模,但是粗放型经营比较严重,产业规划跟不上,没有形成龙头企业,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要实现产业升级,提高档次,以建立花岗岩之都为目标,做大做强建材工业和重钙工业,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苍梧的六堡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到了瓶颈阶段,要做好六堡茶技术的研发,通过研发,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然后向周边拓展茶叶来源,而不能仅局限于苍梧的一点小地盘,将六堡茶打造成梧州的名茶,广西的名茶,中国的名茶,只有空间拓展了,产业才能做大做强。还有松脂、八角、肉桂等也是梧州传统特产,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曾经被列入自治区上市企业候选名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做大做强,梧州应该继续扶持几家像梧州松脂一样的资源加工型企业,带动相关农产品产业化。支持本地人员创业,让更多的小微企业能够脱颖而出。
(五)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目前梧州的优势企业主要有中恒梧州制药和神冠控股等企业,这些企业都是本土企业通过上市、产品研发、市场拓展而发展起来的,但是梧州这样的优势企业少,无法形成本地的产业群,从而在发展产业物流、引进投资、聚集人才方面也处于不利状态。全市要加强对本地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好配套服务,在融资、用地、税收等方面为企业争取更多的优惠条件,使这些企业能够壮大起来,成为第二梯队和行业黑马[5]。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引导企业上市发行股票,或者在新三板挂牌,发行公司债券等,多层面吸引投资,从而营造产业聚焦的氛围[6]。要发挥政府的产业主导作用,通过企业联合会、行业党组织等,提供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对于有需求的本地企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促进其合并重组,强强联合或者以大带小,成为企业发展中的又一新生力量。
(六)科技文化并举,建设创新型城市
梧州市是广西现代科技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新的时期,因地制宜进行转型,突出文化教育产业链条,着力打造科技型梧州,是促进梧州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在具体操作层面,可以依托长洲岛旧飞机场建设中国最美丽的飞行学院;利用停产荒废的工业园区,改造成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知名企业(如华为、富士康、美的、格力等公司)技能培训和就业实习基地;利用苍海新区,打造适合健康养老的老年人大学;利用民革创始人李济深品牌资源,打造我国民主党派爱国教育学院;利用万秀区河东片骑楼城资源,打造影视创作学院;利用白云山四恩寺,打造中国佛学交流基地。抓紧把梧州学院升格为大学,研究合理开设大学专业,使其更加贴近产学融合,建立科创基地和专业实验室,促进科研项目蓬勃发展,落地生根,真正做到产学研协调发展,提升整个城市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