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人闵人和他的诗

2018-03-07

文学自由谈 2018年5期
关键词:诗风诗坛质朴

林 希

天津诗人闵人先生的知名度远比不得当今许多诗坛明星。当然,如今中国诗坛已经远离民众,所谓知名度不过是一片片的云雾,几位诗坛明星也未必能说出自己到底吟唱出了哪些感人的诗篇。

闵人先生以他质朴的诗风,在中国诗坛默默耕耘了大半生时间,用他质朴的诗篇,向读者展现着一个普通人质朴的精神世界,更以他质朴、真诚的生活观念,为后来人做出质朴的表率。

闵人先生的诗作,远离当今诗坛恶性的自我膨胀,更远离虚无缥缈、似是而非的病态呻吟。诗人闵人永远以他质朴的诗风和质朴的诗句,展现自己对于理想和信仰的追求。

对于自己,他要做一根火柴,以自己微弱的光和热,为追求崇高理想的青年照亮前进的道路(《火柴》)。对于后人,他祝贺他们展开翅膀,面对风雨,飞翔在自己的人生旅途。

闵人先生自青年时期开始诗歌写作,至今虽年近九旬,依然笔耕不辍。此间几十年的岁月里,中国诗坛经历过了不知道多少浪潮”,更不知道出现了多少位引领风骚的青年、中年以及老年诗人巨星,但纵观闵人先生的诗歌作品,你似是觉得,这些年,现实主义写作传统依然是中国诗坛的主流导向。

人的可贵在于人生信仰的坚守,诗人的可贵在于写作风格的成熟。闵人先生的文学历程,展现了一代中国诗人关注现实、讴歌时代,向往民族复兴,献身国家富强的精神境界,展现了一代中国志士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崇高理想。

文学创作不是以数量论定价值的。一部中国诗歌史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诗人,他们文学创作的坚定风格,对后人的影响比他们的作品更有价值。

闵人先生坚定朴实的诗风,印证着他朴实的人生道路。他在青年时期,担任文艺部门的领导工作,在文艺领导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以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文化素养,培育出了一代著名的艺术家;一部黄梅戏《天仙配》,凝聚着当时身为剧团领导的闵人先生的无私奉献。

只是,闵人先生无心于固守行政工作。他毅然离开大有前程的行政职务,投身于文学创作。转入天津文学领域的工作岗位之后,他最先依然是在行政岗位。彼时,正是拨乱反正、百业待兴的历史时期,闵人先生并没有急于自己的创作事业,而是以全部精力,投身到文学事业拨乱反正的一线工作上来。许多重建天津文学事业的基础工作,都系结着闵人先生的默默奉献;天津几代作家、诗人,几乎都得到过组织的关怀,其中都包涵着闵人先生的辛劳。

在天津文艺界,闵人先生的口碑极好。他不辞劳苦,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上一代的天津作家,许多人都得到过他的具体帮助。所以,闵人先生得到了天津两代作家的赞许,那是他忠厚质朴的品德应得的回报。

闵人先生说自己有三大爱好,一是写诗,二是品酒,三是书法。闵人先生的诗兴,不仅体现在专注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他的诗歌朗诵,更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酷爱。

每到天津作家聚会,大家都要请闵人先生朗诵诗歌名篇。闵人先生那天赋的戏剧男高音一般的歌喉,更加上诗人对诗歌作品的深刻理解,其朗诵绝对不亚于舞台表演的艺术效果。

闵人先生心态平和。几十年和闵人先生共事,从来没见过他和什么人发生过争执。人们之间有了什么情感摩擦,也都是闵人先生帮助化解。

闵人先生身为老诗人、老干部,在生活待遇上从来没有过任何特殊要求。评职称,是作家协会最头痛的一件大事。因为名额有限,一些有成绩的年轻作家不能顺利晋升应得的职称。闵人先生主动放弃自己的职称评定机会,从而给青年作家多留了一个高级职称名额。

闵人先生离休许多年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我近年寄居异乡,偶尔回来和闵人先生通个电话。电话中,闵人先生声音宏亮 ,可以听出他平和、愉悦的心理状态。老人能够活到这样的状态,真是证实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名言。

不知道闵人先生日常读些什么书,但报刊上发表的诗歌作品,他是一定认真读的。对于当今诗坛,闵人先生不做太多评论。对好诗和新潮诗作的评价,每个人有自己的标准。闵人先生尊重不同的诗风,尊重不同的流派。他更是绝不强求人们欣赏他自己的诗歌作品,但无论人们是否赞赏,是否赞同,他总是默默地走自己的路。闵人先生坚定的自信气质,受到后来的年轻诗友们的敬重。

闵人先生质朴的诗歌创作道路,和质朴的人生道路,为已经迈入老年以及将要走进老年的作家、诗人朋友,做了可供借鉴的楷模。

猜你喜欢

诗风诗坛质朴
一片质朴的原始主义树叶
以健为美,力求诗风刚健
山有桂子
关于推荐《当代诗坛百家文库》入选诗家的启事
荷珠乱滚:诗坛重现唐大郎
我在我质朴的心原流浪
盛唐精神的缩影
用最质朴的文字写出最真诚的感动
学苑诗风
当代诗坛上的空谷之音——读《空谷幽兰十四行诗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