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利用

2018-03-07王清秀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文物局山东枣庄277400

文化产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保护意识大运河

王清秀(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文物局 山东 枣庄 2774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开展以及全国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京杭大运河在文物遗产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方面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面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需制定合理地运河保护与利用方案,健全管理机制和各部门协作机制,促使运河遗产文化的科学利用与开发。

京杭大运河在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京杭大运河成为了国家文物研究部门和旅游资源开发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沿岸的众多古迹给两岸城市、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因此人们对其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也越来越大,而其保护和利用过程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下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1.运河的自然环境破坏严重

京杭大运河作为一条贯穿我国南北的内陆人工运河,其所经地区大都是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工业发达的城市,随着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上升,运河内的水源急剧减少,水量严重不足,并且水质越来越差,污染十分严重。另外,运河周边的环境也不佳,河道附近的树木植被覆盖量越来越少,两岸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料堆积在运河两岸,长期下来,运河河道中泥沙增多,河道堵塞,水循环能力减弱,运河环境的自我改善功能下降。

2.运河的航运功能严重衰退

在古代,京杭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我国南北之间的生意往来、文化交流和生产发展,但随着现代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京杭大运河的航运功能不断衰退。由于运河水位的不断下降和水利设施的老化失灵,将近一半的河段已经被迫停止航运,无法实现全线通航,目前,大运河的全年通航里程仅有八百多公里,航运量也大大减少。

3.运河两岸文化遗产破坏

京杭大运河的最大价值在于其蕴藏丰富的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目前,京杭大运河沿线已注册和公布的文物遗产单位有六百五十多处,依河而建的著名古文化建筑很多,运河两岸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民间工艺数不胜数,融汇了我国南北各地宗教信仰、饮食服饰民俗和官民礼仪等特点的民间艺术更是丰富多样。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很多古代建筑已经被现代耸立的高楼所代替,许多民间工艺随着传承者的不断流失而逐渐消失,传统的民间艺术更是被现代娱乐设施和场所取代。传统文化面临着没落的窘境,更重要的是,代表着我国多个朝代历史文明特点的文物遗产很多被丢失和损毁,这严重阻碍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脚步。

问题形成的原因

1.人们的环保和遗产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和遗产保护意识不足,生产发展过程中,人民难以将环境变化对大运河的影响考虑在内,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和全面的布局,致使运河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古建筑、古文化保护意识的不足使得人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造成对其不同程度的破坏和遗失。

2.运河运行时间过长,修护工作不到位

京杭大运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久失修,大多水利设施已经不能发挥其原有的功能,再加上管理的不到位,以及跨度太长等问题,运河的整治难度很大。

3.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遗产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矛盾

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在对大运河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河段流经的省份和城市存在过度开发和盲目开发现象,在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没有科学地划分保护区和缓冲区,大兴土木建园或建造广场,随意改动河道,使得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4.运河管理体制不健全,各部门、区域间协调性不强

运河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以及河段流经的区域和各部门间协调性的不一致,导致在运河开发利用过程中管理无序、监督不到位、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遗失等问题的产生,大运河被分割成数段给沿途的省、市管理,没有整体统一的计划和方案,各个区域间的合作也很少,导致运河管理不到位。

京杭大运河利用与保护对策分析

面对大运河当前的窘境,提出以下利用和保护建议:

1.提高运河两岸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

为使大运河长期发挥其存在的经济价值、生产价值和旅游价值,首先需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通过在城市、旅游园区等人多的地方竖立环保警示牌和文物古迹保护标志,悬挂环保标语等方法,培养人们的环保历史和文化保护历史。

2.加强对运河的检测和维修,维持运河的航运功能

针对运河航运功能下降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其的检测和维修,通过现代检测技术和施工手段对大运河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老化的设施尽量修正或更换,同时需要注重河道疏通工作的加强。

3.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协调当地经济、民生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

大运河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文物遗产丰富,因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更要严格把控开发力度,在鼓励发展旅游业、改进当地生产生活的同时,注意保护先人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古文明。可通过开办运河古文化展览会,设立古文化街等方式鼓励人们宣传当地民间工艺和艺术,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建立健全运河环境和遗产管理保护机制,促使部门、地区间协调合作

建立健全运河环境和遗产管理机制,协调各部门和各地区间的合作是促进大运河良好利用和保护的重要保障。通过制定大运河自然环境保护制度、遗产文物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监督惩罚制度,加强对运河的保护,同时加强各部门、区域间合作交流,全面促进大运河科学开发和利用。

结语

本文分析了京杭大运河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形成的原因展开了探讨,最后对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进行了阐释,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现实性参考意见。

猜你喜欢

京杭大运河保护意识大运河
依河而生,因河而兴:元明清戏曲迭代与京杭大运河关系论说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大运河,行走山东
京杭大运河与戏曲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浅谈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水神”
遇见“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