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视角高校财务管理研究
2018-03-07刘利红
刘利红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在高校发展逐渐加快的现在,新的挑战、新的形势开始向旧传统发起冲击,而对于高校财务管理来说,加强内部控制是目前发展的第一要素。高校内部控制是一套有规范性且十分严谨的动态管理控制系统,它可以对高校资产的安全性能与完整度构成保障,降低高校经济行为的危险程度,保证高校财务信息的真实与合理性,从内部控制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并让其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所以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来说,根据现实情况与自身发展编写合适的制度及执行方案,创造一套基于高校内部控制视角的管理系统,是解决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重中之重。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对于高校财务的管理问题,构建符合现状且规范性较强的动态管理控制系统,势在必行。
1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1.1 内部控制
应用效果好不代表适合自己发展,对于高校财务管理来说,制定内部控制行为规范是必行之路,但是关于制定的内容却不能完全采用现有的规范。虽然目前有些上市公司已经自行研发出较完善的系统,但是高校却不可以直接利用,而是应该选择性的参考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相关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目前高校的情况和社会发展趋势,制定具有一定效果且适合自己的政策规范,达成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目标。另外,在高校研发内部动态管理控制系统时,除了迎合本身管理特点外,还要根据高校目前的财务状况进行实操,确保各个岗位到每个人的分工职责和具体负责内容,以免造成越位现象。而当内部控制系统管理正式制定后,运行也是一项重要注意点,想要让其更好地运行,关键还是要让工作人员理解内部动态管理控制的意识,感受到内部动态管理控制系统存在的意义,且对此有高度的认可。高校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系统可以说对于体系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是一个基层的内部控制体系。所以只有当工作者对内部控制财务管理有着完整的、真实的认识,且对其持有一种健康端正的态度,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系统才能充分的发挥其存在的意义。
1.2 资金运转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高校的资金运行主要由三种途径产生,第一种途径是国家的拨款;第二种途径是收取的学生学费、住宿等费用;第三种途径则是银行的贷款。而在这三种途径中,第三种需要被高校重视,进行合理分配使用,毕竟这是负债。当高校对某些产业有兴趣并想对其进行投资时,首先便是对于这项产业的资金调配做好预算管理,对这项产业进行充分的调查以保证用最小的成本争取最大的收益,提高回报率。当然,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所以高校的领导层决定进行某项产业投资时,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制定好相关的责任制度,将其中的每一项风险责任都明确到管理者身上。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下,高校应该有属于单独管理财务的部门,部门人员可由校长及财务、监管人员组成。因为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校长和财务人员有足够的了解与认知,监管人员则是对资金运转进行核实,保障资金正常运行。
1.3 管理模式
对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模式,目前大体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学校高层领导,院系分级管理;第二种是学校高层领导,院系集中管理,其中集中式管理在高校中应用较多。但是应用过程中依然出现很多问题,可以说这两种体系都有不足之处。因此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提高财务的管理,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势在必行。
2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控制问题
2.1.1 执行力度
虽然财务部门对于高校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都十分了解,且能察觉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个高校来说,财务部门并不属于领导位置,想要解决问题只能向上级领导确定具体执行内容,在一层一层上报的过程里,就会造成问题严重性升高,且解决力度变小等现象。另外对于高校来说,培养人才占主导地位,科研与教学部门才是高校的重点部门,领导对内部控制体系认知也较弱,所以财务部门可能出现被忽视的现象而导致内控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2.1.2 地位
对于企业来说,财务可能占据主导位置,但是在高校中财务部门的地位通常是比较被动的。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具体有什么责任和权力也得不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虽然从主观上来看,财务部门参与着很多的规划,但是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保障高校经济事项的合理性以及及时备好足够的资金,从中可以发现,财务部门虽然掌握着资金的运转,但是却无作为。另外也由于财务部门经常会受到其它一些影响,所以内部控制管理无法顺利进行。
2.1.3 专业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招生人数也开始不断扩大,自主权日益增高,经济相关的实行也越发增多,很多高校都开始改变自己的教育模式以达到高速发展的目标。而财务部门面临的压力也开始日益增多,随着高校经济活动的开展,对财务部门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对于财务部门人员的专业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高校财务管理的人员选择应该有具体的要求,以完成内部控制管理的实行目标。
2.2 风险管理
高校资金风险大多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债务风险,因为在学校的建设中,学生的学费和政府提供的资金可能无法达到需要的资金数目,导致高校向银行贷款,承担高额贷款和巨额利息。第二个是预算风险,虽然高校的财务部门通常会对预算进行管理,但是院系等下属单位并无相关人员,这就会导致学校对预算掌握度较低,而且高校的预算大多存在体系不健全问题,导致高校的预算存在较高危险性。第三个是经济活动业务风险,很多高校的内部岗位和执行制度都存在一定问题,最主要还是因为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管理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等。内控制度存在问题,再加上支付宝等便捷因素,可能出现许多危险现象,为高校财务带来风险。
2.3 信息沟通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理论终究是理论,现在很多高校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较差,工作相互推脱,交流存在不足,且在与领导沟通上也容易出现信息交流误差等现象。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建造有效的信息系统分析是很艰难的,而财务人员存在问题,内部控制系统工作自然很难展开。
2.4 透明度
就像企业发放工资一样,很多企业要求员工不能询问其他人工资信息,以确保公司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而在高校中,对于资金具体状况,也只有校长掌握着全部情况,就连财务人员可能对高校资产了解的都并不完整。国家教育部曾经推行过高校信息公开的相关文件,但是在具体公开哪些信息也没有规定性要求,导致操作时可参考的实施方案较少,另外学校也怕公开所有信息会引起社会的偏见与舆论。
2.5 监督机制
高校的财务监督机制是不完善的。我国很多高校在经济管理制度中都缺少管理机制,虽然有审计处等部门联合监督,但是监督力度仍存在不足的现象,导致很多内控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另外因为很多高校对内控情况监督并不占据主观位置,基本都是事后才开始解决,通常都是形式监督,并没有落到实处。
3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高校财务管理的完善建议
3.1 规章制度建设
想要做好高校财务管理的完善工作,首先还是要制定好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内控体系进行适当调整。虽然对于高校来说还没有具体的规范性文件,但是高校也可以适当的借鉴其他行业的体系,参考研究学习,及时制定出适合其发展的文件以方便高校内控工作进行。另外在制定中,一定要注意本身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趋势,保证内控体系的严密性,资金安全运行,岗位目标明确。如果体系建立较为成功,还可以应用到高校的其它部门,在高校管理中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的发展模式,以达到提高财务管理及发展的目标。
3.2 强化观念
除了制定相关制度以外,还要对高校内控的观念培养、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进行提高。好的内控体系,需要由深入人心开始,只有当内部控制这个大网囊括了学校每一个职工的时候,才能发挥其最大效果,内控机制才能得以完善。除了校职工,领导也要注重内控理念的贯彻,推动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建立完善的监督形式。而对于财务人员来说,除了贯彻内控理念还要对自身的职业技能与素养进行提高,时刻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加强沟通,提高协调,强化观念等,只有财务人员自身达到目标,财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内控制度才能得以施行。
3.3 关键控点
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有以下几个控点必须要抓牢。第一点预算控制,只有对财务的基础信息做到了解才能对发展做到掌控,高校资金流动中,预算是其重要的一环,只有对其进行掌握及监督,才能控制学校活动的开展;第二点是资金内控。资金是高校运转的核心,为此高校需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健全财务管理的体系,另外也要做好月末核账及监督制度;第三点是报销管理,想要完善财务制度,就要把财务制度落到实处,严格制定报销规程,并做到签字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第四点是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它可以使高校系统的健全性与有效性持续发展,帮助高校经济的财务管理现状得到提高,对学校经济管理的法制规范化都有一定的帮助,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内部审计的应用,提高其在高校的地位,从而让内控系统得以顺利进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的内控体系,不仅可以提高高校财务的管理水平,优化高校的管理制度,促进高校的经济活动开展,还能让高校发展体系变得健全从而达到发展目标。而建立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最终目标,就是让高校竞争力与实力得到提升,实现我国高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