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夫熊猫》和动画民族化

2018-03-07单晓文焦姣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功夫熊猫同质化民族化

单晓文,焦姣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 225300)

《功夫熊猫》是美国梦工厂2008年出品的动画电影,上映后好评如潮,次年获得奥斯卡奖和金球奖,目前已推出到第三部。这部影片的造型、场景、道具、动作设计等极具中国特色,除了影片的制作者满满的都是中国元素。《功夫熊猫》无疑仍然是一部美国动画,是好莱坞英雄拯救世界故事的中国式叙述。但这样的对话方式在中国不太可能出现,也不免引发相关动画民族化的思考:从民族化的角度怎样定位这部影片?民族化的依据是什么,风格还是作者?如果老外也能作出中国特色鲜明的作品,那么民族化概念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该怎样做?目的又是什么?等等。

除非某些经典(比如莎士比亚作品)的改编,我们通常不会用一个外来的框架构建中国叙事。美国人这样做或有其客观上的原因,比如自身传统文化资源的相对匮乏。或者和“政治正确”有关联,比如现在影视作品中非白人族裔出镜的频率越来越高。但对中国动画民族化真正有启迪的应该是一种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今天的美国文化中除了清教传统和印第安文明,主要由全世界各民族文化元素交融而成,由于缺乏对象,外来文化对美国不会形成激烈的“冲击”,也不会激发“古已有之”的反应。更重要的是这种多元交汇最终形塑出一种独特的范式,今天谁也无法否认存在着一种美国文化。这样的过程和结果,造就了美国人对待外来文化波澜不惊的兼容并包,有益者取之,无益者置之。

历史上中华民族对于外来文化有过一个相当长的包容同化过程,佛教东来、“胡”文化的南下、即使元代满清的异族统治也没能撼动文化上的自信,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末。“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打开了看世界的窗口,民族化意识由此凸显。一方面彰显了置身世界民族之林中的民族自觉,但另一方面由于一个强大的他者的存在,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张力也随之产生,没有了之前的从容不迫,有意识的民族化努力也自那时开始。49年以后,各文艺部门都曾开展过相关的讨论,尤其2000年左右随着国家重振国产动画,民族化成为热议。由于之前动画“中国学派”的示范作用,国产动画的民族化前景尤为人们所看好,但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却不容乐观。不但没有创出自身的品牌,甚至没有看到这种努力,更多的是模仿和照搬。个中有多方面因素,但理论研究的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

今天动画民族化问题所面对的已是全新的语境:动画从不计功利的一种文艺类型变成文化产品,并上升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冷战结束和前苏联的解体,意识形态分歧消弭并为文化冲突论所取代,文化软实力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动画产品消费群体的人员成分、文化需求和消费手段的巨大变化;互联网时代舆论碎片化对主流媒体导向的冲击,及其所带来文化取向的难以捉摸;伴随着交通和通讯便利而来的对全球文化产品同质化的担忧……等等。显然,如何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环境下践行民族动画,理论研究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路径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以往的讨论通常把民族文化作为一个固化的讨论对象。大多数情况下指向既成的、更多是以往的文化形态和现象。我们知道大多数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千年来,我们看到规模小而简单的各种文化逐渐融入较大、较复杂的文明中”[1],比如欧洲文明除继承了古希腊文化传统,还融入了日耳曼、斯堪的纳维亚等部族的文明,日本的文化传统中包含了很强的中国唐朝文化基因。更重要的是这一变化不仅仅限于历史现象,也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好莱坞大片在全球的热映,年轻一代的哈日哈韩,老外的汉语热、京剧热,所有这些不可能对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塑没有影响。讨论动画民族化,如果静态地对待讨论对象,对正在发生的变化视而不见,满足于从既有资源中“取其精华”的功能主义态度,有可能本能性排异,从而对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产生误判,比如对于学习过程不可避免的借鉴和抄袭模仿之间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过去式的态度无法对未来做出准确的预测,对于民族性、民族文化新的可能性缺乏感觉,客观上回避了对于民族化建设的理论责任。因此,动画民族化研究首先应该立足于把民族文化视为一个仍在各种撞击和交汇中发生着变化的生命体,不但要维护其基因纯真,更要呵护它的健康成长。

由于上述原因,习惯于把关注对象锁定在诸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特定范围内,而对当下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不足。这一点在实践上也可以得到印证,比如动画作品中经久不衰的“西游记现象”,很容易给人以民族化等于古代神话故事的错觉。不可否认传统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这种以文化传承作为基本内容的“民族化”又不仅仅是一个静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地被“他者化”和“当代化”的过程[2]。”传统题材由于时空差距较难产生共时性审美体验,即使以戏说大话强化时代感,也因碎片化而差强人意,难以内涵的深刻打动当代观众。今天无论人们的三观还是习俗和传统的价值判断(如三纲五常)、道德规范(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行为习惯(父母在不远游)和以往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国产动画总体上仍未脱离成人题材传统化、儿童题材幼稚化的现象,自外于既不同于国外又有别于古代的活生生的生活现实。相比文学和影视,比如王朔的小说和冯小刚的电影,动画民族化建构大致仍停留在立场之争和思辨式想象,缺乏具备实践指导意义的建设性研究成果。

对于同质化的过度担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判断。应该看到国产动画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现象,比如有的产品被误以为国外出品。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同质化忧虑正是动画民族化建构的原动力。上世纪六十年代研发水墨动画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是上美厂制作的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际上获奖时被误以为是苏联的作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学习阶段的模仿借鉴无法避免,也不是坏事,无论从艺术的自身创作规律还是市场机制来看,同质化都是没有生命力从而不可能持续发展的。而对此的过度担忧反而会自缚手脚难以施为。真正的艺术家创作动力来自于创新,本能上耻于抄袭,从这个意义讲,同质化可能不仅存在于国与国之间,事实上早就存在于每个艺术家之间,但至今并没有成为问题。

另外同质化与否并不是作品品质的决定性因素,甚至不是重要因素。《功夫熊猫》展示了中国功夫,诠释了中华武学精神,但对观众来说影片是什么风格由谁制作并不重要。

对于一个曾经被想象成“朝阳产业”、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身与高科技同步发展的支柱产业,民族化到底应该或可以是怎样的;动画民族化和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市场化以及国家文化战略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张力;在网络时代的年轻一代心目中的民族化想象又是怎样一幅图像;后殖民时代国际民粹主义又一次抬头的情况下,该如何把握民族化的内涵和尺度……等等,显然不管是“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还是“只要中国人做的必然包含了民族性”、以及“不能仅仅是元素的照搬”都是远远不够的,动画民族化还有很大的理论研究空间。

一部由美国人制作的充满中国特色的动画片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这件戏剧性十足的事情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今天世界的某些文化特征,也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这些美国人之所以制作这样一部电影显然不是出于民族化方面的考虑,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认真地研究中国文化,影片对中国文化的表现从内涵到外延都毫无违和感,可见做足了功课。同样可以肯定的是观众走进影院是因为影片好看,也许影片的品质仍然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前提,民族化建构也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功夫熊猫同质化民族化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我国法学研究生教育同质化现象之反思
《功夫熊猫》跨文化传播效应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路径探究
浅析产品同质化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规培”同质化与医生“精英化”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