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记》中的黄帝形象

2018-03-07刘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五帝颛顼五德

刘青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1 关于黄帝的传说

五帝时代是一个传说大于真实的时代。其年代久远,史实固不可考,因此涌现出了关于五帝的种种传说。年代久远加之传说纷杂,使得探究五帝时代的真实历史就成了史学上几乎无法解决的难题。王国维曾说过:“研究中国古史,为最纠纷之问题。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之素地。”

想要一窥上古历史真貌,如斯之难矣。关于五帝的年代、生平事蹟甚至于五帝是哪五位帝王都有多种说法。

在先秦的著作中,如《荀子》《逸周书》《庄子》《吕氏春秋》等都出现过对于“三皇五帝”的记载。三皇五帝到底是谁?历来众说纷纭。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提出:司马迁依据《世本》《大戴礼记》,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谯周、应劭、宋均皆同此说 ;而孔安国《尚书序》,黄甫谧《帝王本纪》,孙氏注世本,都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而把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称为五帝。

第一种说法也就是司马迁《五帝本纪》中所采用的说法,最先提出此说的是《大戴礼记·五帝德》。《五帝德》中宰我问五帝于孔子,孔子回复到:

“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曰高阳。......帝喾,......玄嚣之孙.....帝尧......曰放勳......帝舜......曰重华。”

这种看法应该来自《国语》。《鲁语》中有这样的记载:“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能勤民事而野死。”

第二种说法来源于西汉末出现的《世经》,其按照五德终始说依五行相生次序排定了一个古帝王系统,这种说法由《古文尚书·序》正式确立。《古文尚书·序》记载:“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日本汉学家泷川资言所著 《史记会注考证》一书中,在论及《五帝本纪》时,曾综述了历代对于五帝的看法,总共有三种意见。除了上述两种外,还有一种认为五帝是伏羲、神农、黄帝、少昊和颛顼。

2 以《史记·五帝本纪》为主的黄帝故事

司马迁的史记确定了黄帝作为中华人文始祖的地位。五帝是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传承的。而作为始祖的黄帝在《五帝本纪》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史记》中描述黄帝成长时十分简洁,只用了“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来概括,这段概括与《大戴礼记·五帝德》中对黄帝的描述完全一致。在其他古籍中,我们也可看到对于黄帝出生及成长的其馀记载。如《拾遗记》中载轩辕“戍己之日生,故以土德称王,时有黄星之祥”《河图握拒》中称轩辕出生时胸文“黄帝子”

在司马迁的记载中,黄帝是少典之子,他在“神农氏世衰”后应时而起“惯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作为与黄帝同时代的首领,与黄帝进行了三次战争,最终黄帝胜利。《史记》并未对黄帝与炎帝之间的关系详加叙述,但《国语·晋语》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薑水成”对此,《史记索隐》作出了解释。司马贞说少典是诸侯国号,而不是人名。在《帝王代纪》中记载炎黄二帝中隔了八帝,五百馀年。若少典是炎黄之父,黄帝怎会在五百年后才代替炎帝成为天子?而且在《秦本纪》中记载颛顼氏之裔孙曰女修,吞玄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也证明了少典是国名。而黄帝是少典氏后代子孙。

《史记》中黄帝分别战胜了炎帝和蚩尤,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但对于这些战争的记载,司马迁剔除了很多较为荒诞的部分。如司马迁记载黄帝与炎帝作战时,强调“治五气,蓻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是黄帝获胜的关键,而不是说黄帝胜利是使用了神仙方术。

关于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五帝本纪》的记载也十分简洁:“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帝王世纪》中记载黄帝与蚩尤的战争时则说“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大服”《龙鱼河图》中更是将这场战争戏剧化,写黄帝得到玄女神的帮助制伏了蚩尤,天下臣服。

跟这些记录相比,司马迁更注重的是描写出黄帝胜利是因为其能顺应天地规律,使万物自然生长。这一方面是司马迁充分发挥了史学信信疑疑的精神,採用了严谨的态度,同时也是他为确立黄帝始祖地位所作的铺垫。

司马迁将黄帝列为五帝之首,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维昔皇帝,法天则地,四圣尊序,各成法度。”他这麽做的原因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我以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黄帝在汉代的地位。《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载的书籍托名黄帝所做的就用二十一种,黄老思想是西汉初期的主流,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就是位黄老学者,司马迁受其父影响,自是对黄老之学颇有研究,所以后来班固评价司马迁《史记》时就有一句“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

汉代社会极为推崇五德终始说,这也是黄帝在汉代拥有崇高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五德终始说是一种解释王朝更替和历史变易的学说,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邹衍提出的按照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之序解说自黄帝以来中国历史王朝更替情况;一种是刘歆提出的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之序来解说自伏羲以来中国历史王朝的统诸。

东汉蔡邕《独断》“<易>曰:帝出于震。震者,木也。言宓牺氏始以木德王天下也。木生火,故宓牺氏没,神农氏以火德继之。火生土,故神农氏没,黄帝以土德继之。土生金,故黄帝没,少昊氏以金德继之。金生水,故少昊氏没,颛顼氏以水德继之。水生木,故颛顼氏没。帝喾氏以木德继之。木生火,故帝喾氏没,帝尧以火德继之。火生土,故帝舜氏以土德继之。土生金,故夏禹氏以金德继之。金生水,故殷汤氏以水德继之。水生木,故周武以木德继之。木生火,故高祖以火德继之。”蔡邕以五行说解释朝代更替,其实就是对五德终始说一个比较详细的解释。邹衍的五行相胜即认为黄帝、大禹、商汤、文王依次得土德、木德、金德和火德,秦始皇推崇五德终始说,认为秦代周是以水德代火德。到了汉代,汉武帝修《太初曆》“遂顺黄德”汉代土德制度由此确立。西汉末年,刘歆提出新五德终始说,以伏羲得木德作为历史开始。

司马迁明显继承了旧五德学说,以黄帝作为历史开端,确立了“祖黄帝”思想,也确定了黄帝为中华人文始祖的地位。而在其他本纪中也可看出司马迁受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如《殷本纪》“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色尚白,即再说商为金德。因此,我认为,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将黄帝放到如此高的位置的一个原因就是受到了汉代社会流行的五德终始说的影响。

猜你喜欢

五帝颛顼五德
秦人的祖先
黑色帝王颛顼
秦人的祖先
第三回 三皇五帝(下)
道德仁义礼:“蜀学”核心价值观论
五帝是谁对研究中国文明起源至关重要
赵氏的祖先造父
五行视域下《孙子兵法》“五德”思想探讨
德运何以成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