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武汉开创的若干第一
2018-03-07邓涛
邓涛
一
武汉具有深厚的革命历史传统,其红色基因渗透在繁华都市的血脉深处。抗战烽火中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诞生于上海。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成立日——11月8日被确定为中国记者节庆祝日。
据1938年3月31日汉口《大公报》的消息《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昨日下午2时在青年会举行成立大会,到会者有于院长右任、邵部长力子、郭厅长沫若、曾处长虚白,中外报界及该会各地会员代表在汉全体会员共百余人。开会后,首由主席范长江致开会词,略谓成立学会之原因,为青年记者自我教育之需要及充实新闻事业,将来工作计划为:自我教育、出版刊物及举行讨论会等;组织战时采访团,集合失业及无业之优秀青年记者,采访战地新闻,以廉价供给内地及南洋报纸以电报通讯及摄影。最后盼全国性新闻界组织迅速出现云。次由朱明报告筹备经过,旋由指导长官训词,邵部长力子祝学会成功。于院长右任谓记者即学者,学者即记者,战场为记者练习室,盼大家努力。陈部长诚代表吕沧若盼新闻界团结及保持国家立场。康厅长泽代表白瑜,说明组织之必要。继由来宾爱泼斯坦、沈钧儒、阎宝航致词。最后选举总会理事会理事,当选者为武汉徐迈进、范长江、钟期森,上海朱明、恽逸群等11人。
“青记”总会和武汉分会会址最先设在汉口铭新街济世总里2号,后迁至江汉路宁波里12号。它以服务工作为中心,其原则是为一切抗日报馆、抗日新闻记者及抗日新闻工作服务,从具体工作中推进抗日新闻事业,以促进抗日政治之发展。服务范围有:代各报馆介绍新闻技术人员,介绍新闻关系,协助发展新闻网,协助调解新闻从业人员与报馆的关系,办理失业登记,失业救济,建记者宿舍,开办新闻讲习班,出版新闻学书籍杂志,设立小型新闻图书馆,协助华侨记者并与海外有新闻兴趣的青年联系,清除会员中主张附敌妥协求和者。
武汉在“中国青记”的事业发展史上,创造了诸多“第一”:促成全国记者首次大聚会,建立第一个“记者之家”,组成第一个“战地记者采访团”,在战火中出版首本新闻专刊《新闻记者》,创办第一个抗战时期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宣传平台“国际新闻社”,等等。
上海沦陷后,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迁至武汉,于民国27年(1938年)3月30日在武汉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更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1938年武汉保卫战后期,“青记”的部分会员赴重庆,成立“青记”驻渝通讯处,与武汉的总会遥相呼应。1939年4月,“青记”决定将总会迁到重庆。“皖南事变”后,1941年4月“青记”总会被国民党重庆当局查封。其尽管仅生存了短暂的3年半时间,但它是中国爱国、进步的新闻工作者的一面旗帜,为新闻界团结抗日做了大量有益工作;是致力于民族抗战和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受共产党影响较为深刻并且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新闻社团。“青记”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为祖国为人民代言,书写中国新闻史上一页又一页的精彩篇章。
三
二
“青记”简史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于民国26年(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成立,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和反对国民党新闻垄断的重要新闻团体。其前身是“上海记者座谈”。上海沦陷前夕,范长江、夏衍、章汉夫、陆诒、陈侬非、恽逸群、朱明、彭集新、羊枣等人发起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于民国26年(1937年)11月8日举行成立大会,以参加“上海记者座谈”的成员为主,约20人左右。(见贾树枚主编的《上海新闻志》)
“青记”总会在汉期间,在战火中成长、在困境中奋斗,办成了若干大事好事美事。
全国记者大聚会
1938年5月27日,“青记”在汉口江汉路普海春西餐厅欢迎从徐州会战前线平安撤退到武汉的战地记者。这十多个人都是“青记”成员,他们多数是从“台儿庄大捷”前就去鲁南一带采访的,直到徐州会战结束,历时40多天。范长江在会上介绍了抗战将士不怕牺牲的英勇场面,一面称赞李宗仁将军的指挥才能,同时也指出了后一段会战中战略上配合不够的缺陷;对于担任正面阻击敌人的孙连仲将军,范长江作了高度评价。继而众记者自由交谈,周海萍、汪止豪、新加坡《星中日报》女记者黄薇等谈及一些战争实况与新的工作经验。7月14日,同一地点又举行了一次规模更大的欢迎会。《大会报》记者孟秋江、高元礼,《新华日报》记者陆诒,中央社记者丁继昶、张明烈、李丕组,《扫荡报》记者张剑心,原天津《益世报》记者王研石,《云南日报》记者李冠东,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艾德加·斯诺,加拿大记者尤金斯,英国记者史密斯,泰国《华侨日报》记者蔡学余等中外记者40余人欢聚一堂。舒宗侨、徐叔明和徐怨宇三位主持招待会。
“记者之家”
1938年9月,长江下游的战事节节失利,日军沿江进攻武汉,战事吃紧!从前线返汉的战地记者日增。“青记”的部分人员向重庆移动,留下来的受命参加保卫大武汉的工作。为了安置从前线归来的各路战地记者,临时在汉口的长春里租了几间房子,名曰“记者之家”。范长江同众记者住在一起,长春里成为记者的活动中心。记者们不时地举办报告会、讲演会、座谈会等,定期出版“记者之家”壁报。“在民族复兴的血战里,我们是生息在沙场上的。千万的居民,失去了他们的房屋,我们流浪的记者,哪有家呢?有的。这就是能让我们暂时安居一日、两日的汉口记者寄宿舍。这里有年长的哥哥,新来的弟弟,统统在一个伟大的企图之母亲的策动下活动着!”壁报上刊发署名耐秋的小文《爱它也得离开它》中写道:“我爱着记者之家呵!正因为爱它,然而职务叫我不断出发前方,所以我还得迅速地离开它!”
“战地记者采访团”
在台儿庄前线,聚集着几十位各地赶来的记者。这是“青记”在汉成立后不久,组织的对台儿庄战役的集中报道,也是“青记”组织的最大最典型的大规模采访行动。4月6日我军发起总攻,范长江和陆诒抵达孙连仲的司令部,采访了孙将军。当日下午,范陆两人骑马赶赴31师师长池峰城的指挥所。晚9时半开始反攻,池峰城部夜战成功,在7日凌晨收复了台儿庄。次日“台儿庄大捷”之消息刊登在《大公报》头版头条,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有人赞曰:“长江一支笔,胜过百万兵。”
《新闻记者》
1938年4月1日,“青记”学术组主编的《新闻记者》月刊在汉口创刊。范长江在“青记”总会兼负学术组责任,在该刊创刊号上写了《青年记者学会组织的必要和前途》一文代发刊词。创刊号即召集当时在武汉的各方面代表人士,举行国事座谈会,通过大家发表意见,坚定抗战的决心,反击投降派的活动之忠实记录。《新闻记者》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新闻学术,反映国内外新闻界情况,传播新闻工作经验。该刊始由范长江主编,从第二期开始,实际由朱楚辛做具体工作,冯英子帮助看稿子、写文章。在武汉出版了七期,在长沙出版了第八期,辗转到桂林出了第九、十两期合刊。(据中国记协国内部原主任王大龙的《抗战烽火中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一文)
“国际新闻社”
国际新闻社是“青记”的姐妹组织。其成立于长沙都正街78号,发稿于桂林环湖路20号,但该社的谋划却在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汉成立了国际宣传处,专事向海外发稿工作。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在国民政府军委会第三厅任处长、主管战时宣传的胡愈之,召集范长江、孟秋江等商议建立中共自己的通讯社。他们最终决定以“青记”会员为骨干,共同发起成立“国际新闻社”,向国际宣传处供稿,进行公开、合法的新闻活动。1938年9月30日,范长江代表国新社与国际宣传处处长曾虚白签订供稿协议。协议签订不久,武汉沦陷,范长江赴长沙。1938年11月,“国际新闻社”在桂林正式成立,有一百多名社员,不少系文化界的知名人士。
四
诸多“第一”亮出了“中国青记”旗帜,“青记”与国新社巧妙利用合法地位、敌人的内部矛盾等有利因素,和《新华日报》互相配合,发出了时代最强音,其业绩堪称中华民族追求独立奋进历史中的一朵朵“战地黄花”。大武汉期间的“青记”,会员人数、分会组织均呈迅猛增长之势。1939年1月,范长江撰文《新阶段新闻工作与新闻从业员之团结运动》,文中指出:“青记”在汉口成立时,会员不过六七十人。至1938年底,全国会员已达600余人。以分会言,在汉口成立时,只有武汉、成都、长沙、上海4个分会,而以后成立者有第五战区,重庆、西安、南昌、兰州、广州、香港、延安、太行山、鄂北、榆林各分会。南洋及昆明、贵阳、桂林各分会亦正在发展中。新增的会员和分会,主要是“青记”在武汉时发展的。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前夕,“青记”总会先后迁往长沙、桂林,尔后抵达重庆。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中宣部悍然下令停止“青记”的一切活动。在国统区的各地分会先后被封,而在延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分会则继续活动。2000多名“青记”会员坚持“爱国、进步、责任、担当”的基本宗旨和使命,一如既往地在不同岗位上坚守、奋斗,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他们中不少人成了新中国新闻事业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