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青记”活动考
2018-03-07陈娟
陈 娟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是“中国记协”的前身,于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成立。“青记”全盛时期有49个分会、30多个通讯处,会员有2000多人,基本上当时各大报社的记者、包括很多外国记者都是“青记”会员。抗日战争时期,“青记”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闻史学家丁淦林在《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界十件大事》中将“青记”的成立列为第四[1]。
“青记”在上海成立后的第三天,上海陷落。根据政治中心的转移,总会迁到武汉。事实上,“青记”在武汉时期才正式作为一个社团开始活动,武汉“青记”开展的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的活动,迅速奠定了“青记”作为全国性社团组织的地位。
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8年3月30日,“青记”在汉口青年会二楼大礼堂召开了“青记”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各党派报刊的记者代表,还有外国记者代表等100多人,参加这次大会的国民党官员有国民党中宣部部长邵力子、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新闻界的代表有张季鸾、曾虚白、邹韬奋、陈博生、王芸生、丁文安、王亚明、潘梓年等;文化界人士有:郭沫若、沈钧儒、严宝航、金仲华等;国际友人有:苏联塔斯社的罗果夫、美国合众社的爱泼斯坦和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大会发表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成立宣言》,讨论通过了工作纲领,选出了理事、常务理事,建立了组织结构。
“青记”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昭示着抗战时期,新闻记者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的局面结束了,新闻记者第一次团结在抗战的旗帜下,成为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
建立了首个“记者之家”。保卫大武汉的战斗打响后,为了给本地和战场归来的记者提供食宿上的方便,1938年9月,“青记”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租下汉口长春里5号楼的房间,建立“记者之家”,陈碧星任第一任舍长。范长江在《集体主义的一个试验——记者宿舍》中说“改进中国新闻事业,我们应当努力的部门很多,我们认为在各个城市首先给予各新闻从业人员以走上集体主义之环境,即以集体生活、集体工作、集体学习三个基本口号为内容的设施,是最紧急的步骤。”[2]
汉口的“记者之家”条件非常艰苦。长春里是烟花巷,周围环境污浊,房间里只是摆上几张床和几张桌子,就算是布置好了宿舍,宿舍总共只能住15个人,来回周转。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还创办了《记者之家》壁报,第一任舍长兼《记者之家》壁报的编辑陈碧星还专门写了发刊词,说:“记者之家”(这里指壁报)将要负起使记者宿舍造成一个真正的记者之家的任务。因此,壁报的内容包括自我教育和生活改善两方面[3]。
“记者之家”开创了一种新的集体生活,通过集体学习、集体工作、集体生活,使记者摒弃了当时“同行不合作”的新闻界旧作风,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这种合作和提高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战时新闻业的发展。
出版会刊《新闻记者》。“青记”会刊《新闻记者》月刊于1938年4月1日在武汉创刊,1941年4月休刊。共出版两卷20期。在武汉共出版7期。会刊除了刊登“青记”会务消息,对正面战场的战争形势、共产党的游击战开辟专栏进行报道以外,还对全国各地包括香港、澳门的新闻事业,以及日本、俄国的新闻事业进行总结研究,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史料。其中,《新闻记者》有大量的篇幅对新闻业务进行探索讨论,其中对新闻业务的研究和观点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放到今天依然实用,这些介绍业务知识的文章后来被搜集整理编入《战时新闻工作入门》一书出版,作为“青记”在全国各地举办的新闻培训班和新闻培训学校的教材广泛使用。
组织第一个战地记者采访团。在“青记”第一次全国记者代表大会上,范长江在开幕辞中提到要成立战地记者采访团,得到于右任首肯。徐州会战打响后,“青记”立即组织大批记者到前线采访,并根据战争形势的需要在徐州成立了“青记”第五战区分会,这是“青记”在前线成立的第一个分会。“青记”会员到前线后,为第五战区《动员日报》写了大量的战地通讯,第五战区官兵一度深受鼓舞,士气高昂。徐州会战结束后,“青记”为突围回到武汉的记者举行盛大欢迎会。这些记者将沿途见闻写成通讯,和战地通讯一起集结成册,出版《徐州突围》一书。徐州前线的战地记者采访团第一次采取协同作战的工作模式,奏响了新闻记者大团结的乐章。
开展新闻业务培训。“青记”对记者的培训,除了在会刊《新闻记者》刊登大量新闻业务知识以外,还会定期召开新闻业务座谈会,举办临时新闻写作培训班,开办新闻学校等。其中“青记”香港分会开办的香港中国新闻学院尤其成功,该校还创办有中国新闻通讯社,作为学生实习基地。香港中国新闻学院先后培养了400多人,很多毕业生都成长为传媒业的骨干力量。
“青记”在武汉时期对记者的业务培训主要是定期召开学术座谈会、举办学术论坛等,比如在《新闻记者》创刊号刊登了《新闻的时间性和时代性》,第二期《意并阿问题座谈》,第三期《中外记者在火线上的座谈纪要》等,还有不定期的《学术论坛》专栏等。
“青记”对记者的业务培训虽然手段单一,相对简陋,但是在战事激烈的年代已经十分难能可贵。
组建第一个战地书报供应队。“青记”会员陆诒等在瑞昌前线采访期间,沿途见部队日常的精神食粮十分匮乏,就通过报刊将这一情形公之于众,“青记”总会联系一些救亡团体在武汉建立“战地文化服务处”,同时指定随军采访的会员孟秋江、李洪等组织了“战地书报供应队”[4],利用上前线工作的机会,为前线部队输送一部分书报。后来,还在阳新、通山一带的三十一集团军中建立了“三十一文化兵站”,专事代办转送书报杂志给作战部队的官兵,充实了前线官兵的文化生活。《战时工作入门》一书还有高天的一篇文章《普遍建立文化兵站》[5],提出要实际而有效地开展战地文化运动,提倡普遍建立“文化兵站”,并拟定了文化兵站的业务简章。
举行中外记者节盛会。1938年9月1日是当时的记者节,“青记”在江汉路普海春酒店举行庆祝会,在武汉的中外记者100多人参加了庆祝活动,蒋百里、曾虚白、沈钧儒、郭沫若、王芸生等军政、文化界名人出席活动并讲话。不同报社、不同国籍、不同信仰的记者欢聚一堂,成为当时武汉文化界的一大盛事。
筹备组建国际新闻社。国际新闻社简称“国新社”,1938年10月20日在长沙成立,是范长江以“青记”会员为骨干成立的民间新闻通讯社,与国民党中宣部的国际宣传处是供稿合同关系。后来,“国新社”总社迁到桂林,并在重庆、香港、金华成立三个分会,重庆分会负责国统区新闻,香港分会负责国际新闻,金华分会负责敌后新闻。“国新社”成立后,向国内外150多家华侨报刊供稿,“青记”会员负责前往全国各大战场采写稿件,“国新社”负责联系国内外各大媒体供应稿件的格局逐渐形成。“国新社”的成立和发稿,对内打破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封锁,第一次正面报道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外,向全世界宣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实,争取了世界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青记”在武汉开展的这些开创性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在当时新闻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为“青记”在全国各地发展会务、吸纳优秀记者成为会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青记”成为进步青年的汇聚地,这也是“青记”总会虽再三转移,依然保持强势发展的根本所在;同时,“青记”在武汉搭建的组织和人事框架,不论是后来的长沙“青记”、桂林“青记”,还是重庆“青记”,都是将“武汉模式”整体或部分移植过去,全国各地的分会也模仿了这种结构,可以说,武汉“青记”奠定了整个“青记”的思想、组织和人员基础,是“青记”后续发展的范本和蓝图,在整个“青记”发展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注释:
[1] 丁淦林,徐培汀.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界十件大事[J].新闻知识,2001(02):6-7.
[2] 范长江,通讯与论文,新华出版社,1981年02月第1版,第264页
[3] 范长江,通讯与论文,新华出版社,1981年02月第1版,第270页
[4] 陆诒,上海文史资料选辑 第75辑文史杂忆,1994年05月,第158页
[5] 中国青年记者学会编,战时新闻工作入门,1939年03月第1版,第2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