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发式发展理论下山区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2018-03-07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三明市山区生态

陈 立

(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 通识教育中心,福建 福州 350108)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加剧。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MAB)提出生态城市建设。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城市的内涵 (罗巧灵,2016)、生态城市的特征与分布(李泽科,2018)、生态城市的园林绿化(吕国强,2018)、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人文生态建设(张明珠,2017)、生态城市建设协作体系与合作模式(柳建文,2018)、生态城市的开发与整合(李雅,2018)、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江宗文,2016)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环境经济学家宫本宪一教授提出“内发式发展论”,强调在保护环境下,注重各地区的特色,全方位地思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基于SWOT和内发式发展理论,对三明市生态城市建设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立健全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东南沿海山区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及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野,旨在推动东南沿海山区生态城市建设,有助实现海峡西岸全面繁荣的需要。

一、SWOT分析法

SWOT 是英文 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和 Threats(挑战)的缩写。SWOT 分析法是1971年美国学者安德鲁斯在《公司战略概念》书中提出的。它将与研究对象有密切相关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因素,通过调查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二、内发式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地域经济的发展有外发式发展与内发式发展。外发式发展主要是以引进企业为主,发挥其经济力量,造成波及效应,从而引导相关产业的发展。内发式发展,也称为“内在式发展”或者“内生性发展”,是强调在开放的背景下,依据本区域的特色,发展区域经济。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内在式发展来实现。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环境经济学家宫本宪一教授提出内发式发展理论,其基本内涵:

(一)地区开发应以地域内文化、技术、产业为基础

宫本宪一提出,地区的开发应以当地的文化、技术、产业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研究与规划[1]。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生活、生产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传统习俗,以及由此意识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地域性是文化的特征。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知识与工具的操作技巧。产业是经济社会的物质产品生产的集合体,是地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地域文化熏陶和滋养着技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域的产业、技术也存在差异。以地域文化、技术、产业为基础,因地制宜进行地区开发,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分布各项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多产品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强调生态保护

宫本宪一强调,地区开发应在保护环境的总体架构中,应以生态环境为中心,保护自然,建造美丽的家园,寻求与村落美丽自然的融合[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现代社会面临有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污染、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诸多问题,威胁着人类的食物安全、居住环境,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注意地区开发、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造成损失难以弥补。地区开发需要根据区域发展定位、资源环境内核与承载能力,构建合理的生态空间格局,从而在开发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区域内人居环境。

(三)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与关联产业

宫本宪一认为,发展地区产业,不能局限于某一特定产业。应该跨越多个产业领域,发展地区优势产业集群,尽可能使各生产阶段创造的附加值都留在当地[1]。

特色产业与特定地域紧密相关,是基于地域某种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势形成的比较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品牌,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产业群是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向特定区域集聚,由于具有一定的规模,有助于获取新的或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利用技术的联盟中获得收益。不同地区由于历史地理、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等各异,立足自身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努力发展地区产业群,打出地区品牌,使产业群内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形成特色经济的发展格局,带来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与其相关联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四)建立地域经济自治体

宫本宪一提议,地方政府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设立当地居民参加的地域经济自治体,行使自治权。自治体制定群众的参与权限、参与制度,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广泛吸收居民的意见,旨在抑制资本无止境扩张和制止滥用土地[1]。

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社会资源,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由于资本的无止境扩张秉性,如若运作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将经济和社会拖入发展困境。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数量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纠纷频频出现。防止事件由小变大、蔓延升级、矛盾叠加、汇聚激化是政府的重要工作。自治体是地域居民依据国家法律,民主选举产生的管理本地方公共事务的公共团体。为了抑制资本无止境的扩张和制止滥用土地,建立由当地居民参加的并享有自主权的地域经济自治体,有助于提高资本、土地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制定群众参与制度,政府与居民良性互动,有助予抑制行政权力的恣意,保障居民的合法权利,促成行政决定的理性。

三、三明市生态城市建设优势分析

(一)土地资源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至2016年底,境内土地面积229.65万hm2。其中,耕地面积19.54万hm2,占总面积8.3%;林地面积183.01万hm2,占总面积79.69%;园地面积6.90万hm2,占总面积3.0%;草地面积3.44万hm2,占总面积1.5%;水域及其它用地面积8.65万hm2,占总面积3.77%[2],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具有发展山区生态城市的特色优势。

三明市境内峰峦耸峙、低丘起伏、溪流密布,河谷与低丘错落其间,地貌多样复杂,土壤类型丰富,有黄壤、红壤、紫色土、潮土、山地草甸土、岩性土和水稻土等多种类型。耕地主要分布在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垂直分布在山地,区位特征明显。各种植物生长适应性与生态幅度各不相同,形成各地区的田园景观各有特色。这既给生物多样性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时空,也给山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优越自然条件。

(二)气候资源

三明市地处沿海低纬度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暖湿润,适宜亚热带农作物生长。同时,境内峰峦叠翠、低丘起伏,受海拔气温递减率的影响,形成横向和纵向分布分明的立体气候带,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多样气候类型。光、热、水等气候要素的不同组合对植物的生长影响不同,这有利于山区生态城市建设。

(三)水资源

三明市境内流域面积在10km2以上的溪河有250条,其中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溪河有75条,河网密度大于0.13公里/平方公里。沙溪、金溪、尤溪是三明市境内主要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达215.83亿m3。三明市年平均降水量1695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13.39亿m3[2]。水资源丰富,为山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森林资源

2016年,三明市林业用地189.47万hm2,占土地总而积的82.5%,森林面积178.7万hm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67hm2,是全国人均森林面积0.13hm2的5倍。森林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毛竹储量3.8亿株,森林覆盖率76.8%[2]。属于我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素有“中国绿都”的美誉,2016年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水士保持、调节生态平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多种生物提供重要的生存空间,为山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生物资源

三明市有“龙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格氏拷省级自然保护区。据不完全统计,拥有木本植物1200种,维管束植物2243种,野生动物594种,鱼类109种,昆虫4470种。森林植被有8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93个群系和126个典型群丛。其中,野生中草药资源1700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43种,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91种[3]。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山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六)矿产资源

三明市矿产资源总量占福建省第二位,享有“聚宝盆”之美称。目前己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9种,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金、银、钨、锡、铅、铁、锰、锌、钴、稀土、煤、重晶石、石灰石、萤石、蓝宝石、钾长石、陶粒页岩、矿泉水等。其中,钨、蓝宝石、重晶石在全国占有一定位置。重晶石、电石、石灰石、蓝宝石、钴、陶粒页岩等矿种在省内独有,矿泉水居全省第三位。丰富的优势矿产资源,为山区生态城市建设农业生态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七)旅游资源

三明山峦耸峙、丹崖竞秀、丘陵起伏,层林叠翠、林深葱郁、碧水潋滟,地貌奇异多姿,人文荟萃。拥有泰宁金湖、永安桃源洞与鳞隐石林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将乐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尤溪朱熹诞生地遗址,泰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尚书第、永安安贞堡古建筑和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等古迹,旅游资源丰富。三明优特产品有建宁莲子,宁化老鼠干,明溪肉脯干,明溪宝石、宝剑、宝扇,宁化紫砂壶以及林产品等。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有利于发展生态旅游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林业,有利三明市山区生态城市建设。

四、三明市生态城市建设劣势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偏低

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18年汇总计算,2017年福建省生产总值32292.09亿元、福州市7104.02亿元、厦门市4351.18亿元,莆田市2045.19亿元、泉州市7548.01亿元、漳州市3563.48亿元、南平市1626.10亿元、龙岩市2167.49亿元、宁德市1793.87亿元。2017年三明市生产总值2136.06亿元,占福建省的6.61%,是福州市的30.07%、厦门市的49.09%、泉州市的28.30%、漳州市的59.94%。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制约三明市生态城市建设。

(二)土壤污染

三明市土壤厚度一般在30厘米左右,部分茶园、水稻田、蔬菜地Pb含量超标;部分水稻田、果园、蔬菜Hg含量超标;部分茶叶产地、水果地Cu含量超标[4]。这可能与邻近公路、厂矿长期受“三废”影响,或施用过含有重金属的化肥、农药等有关。“九五”以来,三明市政府投人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治理工业和生活废污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土壤污染是三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水土流失问题凸显

三明市年平均降水量1695mm,7-9月常有暴雨。三明市土壤多为红壤,抗蚀性较弱,随着降雨强度增大,土壤侵蚀量也会随之增大,汛期极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力侵蚀面积2229.37平方公里,按侵蚀强度分:轻度1130.56平方公里,中度524.72平方公里,强烈444.44平方公里,极强烈92.34平方公里,剧烈37.31平方公里[5]。三明市地貌多为丘陵山地,随着坡度的增加,侵蚀强度也增加,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产生水土流失。三明市岩性土多为火成岩、石英岩和花岗岩,风化壳较深厚、疏松、易侵蚀,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水土水土流失直接破坏了土壤资源。同时,城市供排水和废污水处理设施功能不健全,也导致污染土壤,这为三明市生态城市建设提出务必谨慎的客观要求。

(四)水环境不乐观

三明市溪河都属山区性河流,水量充沛且季节性变化大。3-4月为春雨季,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25%-30%;5-6月为梅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30%-35%;7-9月为台风、雷雨季,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20%-27%;10-11月为旱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2%-14%。4-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75%,最大年降水量可达2422.4毫米,最小年降水量为904.6毫米,丰枯年份降水量比为2.68:1,最大年径流与最小年径流比是2.95-3.22,年际分布差异大。三明市的西部是武夷山脉,中部有玳瑁山脉,东部依傍戴云山脉。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北部大于南部,南部大于东部,四周山地大于河谷和盆地,总体呈西北向东南递减。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三明市水旱灾害频繁,防汛抗旱任务繁重,也增加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农村供水工程有7511处,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3401处,分散式供水工程4110处。泵站254座,其中:装机流量≥1立方米每秒或装机功率≥50千瓦泵站22座,装机流量<1立方米每秒且装机功率<50千瓦泵站232座[5]。水电站多是迳流式电站,缺乏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支撑。由于山溪河流流量变幅大,丰水期与枯水期水量悬殊。同时,迳流电站雨季发电量要接受大电网的制约,只好大量弃水,造成水能不足,而枯水期电能又不足,水量利用率偏低,供需矛盾突出,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偏脆弱,这为三明市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挑战。

五、三明市生态城市建设机遇分析

(一)政府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扶持政策

遵照习近平主席的“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方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6]指示,各级政府颁发一系列生态保护的政策措施。诸如,《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福建)实施方案》(2016年8月22日)、《福建省“十三五”生态建设专项规划任务分工方案》(闽生态 〔2016〕4号)、《福建省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试行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8〕19 号)、《三明市“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明政办〔2017〕12号)、《三明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明政办〔2017〕15号)等,为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保证。

(二)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提高

习近平主席指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6]。通过学习,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的基础,保护环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意识到生态城市建设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城市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意识不断提高,这为生态城市建设和修复提供了良好保障。

六、三明市生态城市建设挑战分析

(一)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三明市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在矿产、竹木加工、建材、食品加工、水电、建筑等行业得到长足发展。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面临着资源大量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以往的环境问题污染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可能显现出来。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各级领导务必充分注意。

(二)交通瓶颈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三明市位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境内峰峦耸峙,低丘起伏。境内除铁路运输有一定基础外,港口、航空和上等级公路交通均落后于闽东南区域;同时尚有个别的行政村长期不通公路,许多农产品产区又往往是在交通最落后的地区,这对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以及经济发展都造成制约。要适应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缓解交通瓶颈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便捷的交通急需扩展。

七、三明市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生态城市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基于内发式发展理念,结合三明市自身特点,因地制宜,探索适应东南沿海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

(一)建立健全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

山区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新的事业,需要有制度创新与法律支持。2000年国务院颁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3〕91号)、《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试行)》(环办〔2005〕137 号)、《国家生态县、生态市考核验收程序》(环保部2006-03-28)等一系列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但尚未有山区生态城市建设专章规定,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法律规章制度,也尚未形成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未能为山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20世纪90年代,日本针对城市污染提出保护生态环境,颁布《环境基本法》(1993年)。随后,2010年,日本颁布《低碳城市建设指导方针》。 2012年颁布了《生态(低碳)城市促进法》。为了贯彻执行《生态(低碳)城市促进法》,相继出台了《低碳城市促进的基本方针》《低碳城市促进的法律实行令》《低碳城市促进的法律实行规则》《低碳投资促进法》《低碳城市促进相关停车设施的集约化指南》等配套措施。这些法律与法规基本涵盖了生态城市建设相关的领域,操作性强。建议,在贯彻执行《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同时结合山区实际,积极开展山区生态城市建设的立法工作。在涉及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分析梳理和归类的基础上,制定山区生态城市建设专门性法律。《山区生态城市建设法》规制山区生态城市建设行为,保障山区生态城市建设。

(二)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定位

生态文明是人类、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依据,生态文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求真务实,“求真”,就是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务实”,就是在认识规律的指导下去实践。“求真”是认识,“务实”是实践。求真务实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基础。生态城市建设要求我们求真务实做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例如,巴西的库里蒂巴地处马尔山脉高原上,属于温带气候,年均降水量1000多毫米,经常闹洪涝灾害。江河暴涨、泥石流、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虽然库里蒂巴市政府建立分洪工程,然而收效甚微。1971年起,该市政府改革防洪策略,不再用钢筋、水泥修建传统防洪护堤,而是划定低洼地区禁止开发专供排洪使用。颁布法律保护河流,保护自然排灌系统,并在河岸两旁建成了有蓄洪作用的公园、人工湖,公园里大面积种植树木。改造河道边的低洼地为沿江公园和湿地,供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变抗洪防涝为保护河流。现在,库里蒂巴成为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典范,被誉为“世界生态之都”。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西北部,是福建省内陆山区,山川秀美、风光独特,农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但与周边的沿海地区相比,经济总量、综合经济实力都存在差距。三明生态城市建设遵守国家《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要坚持生态优先,特色引领,进行城市规划定位。发展立体林业、立体农业、生态旅游业,构筑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城市生态空间,成为生态与文化旅游胜地,有效解决人们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和谐。把生态文明理念、山区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统一起来,正是内发式发展理论倡导的强调生态保护。

(三)以循环经济助推生态产业建设

循环经济是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统一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三明境内山峦起伏,森林资源丰富,采用以乔木为主体的乔灌草立体配置模式,发展立体林业。坡地上层种植乔木,中层种植灌木、下层是草本植物。乔灌结合,深浅根系搭配,固土保肥,涵养水源。灌木能通过营养元素的短途循环,积蓄养分,减少土壤营养元素淋溶流失,辅助乔木生长。在浇灌林中种植铁皮石斛,林下间隙地,种植金线莲、多花黄精、黄花远志、七叶一枝花等中草药,栽培竹荪等林菌,林园里喂养绿壳蛋鸡。果树下套种西瓜等。三明利用山区地理优势,建立立体养殖与立体种养相结合的立体农业模式。诸如,鸭鱼联养的养禽与水产养殖相结合模式。池塘是鸭子的水上牧场,鸭粪培肥了水质,水中幼虫可以作为鸭的天然食物。食用菌 (蘑菇)—猪—沼气相结合生产模式。利用牛粪、稻草培养蘑菇,蘑菇采摘后,剩余的长菌丝部分经发酵、加工后作为菌糠饲料喂猪,猪粪用于产生沼气。推广 “稻—莲—萍—鱼”种养模式、果(茶)一牧一沼模式、测土优化配方施肥和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等,形成了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三明富有特色的山区旅游资源,可以发展森林旅游业、观光农业。依托三明资源的特点,构建以立体林业、立体农业、生态旅游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从而将林业、农业、加工业、旅游业连接成为大的循环圈,助推生态产业建设,推进三明市山区生态城市建设。这正是内发式发展理论倡导的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与关联产业。

(四)鼓励公众参与山区生态城市建设

政策与法规是引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城市的规划与定位是指导城市的发展设想与战略原则。在山区生态城市建设问题上,仅有政策、法则、规划、定位,是不够改变山区城市现有的生态环境。要建设山区生态城市,要把设想变为现实,必须有正确的机制和激励措施鼓励公众参与。诸如,日本政府在进行城市环境规划时规定,没有经过公众讨论、反馈的城市规划,无法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倾听民众意见,倡导民众参与设计与维护,努力让规划符合大众的需要。吸引学生参与。丹麦开展生态城建设项目,学校在课程中设置生态课,并为学生及家长进行与生态项目相关的培训。中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法》没有明确提出公众参与的具体权利、主体以及具体的法律程序。中国尚未建立民众参与山区生态城市设计的机制,但鼓励公众参与是有社会基础的。诸如,鼓励规划设计人员对民众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或者召开听证会,将社会需要与自然生态统一并渗透到实际设计中。引导工业、加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这样污染物集中排放、集中处理,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环保志愿者自发性地进行环保服务等措施鼓励公众参与山区生态城市建设。这也正是内发式发展理论倡导的群众的参与。

(五)依托地域文化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地域文化是民族元素鲜明的具体体现,是特定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社会习俗,传承至今仍然在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是地域独具特色的文化。三明历史悠久,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早在旧石器晚期就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经过几千年历史传承和积淀,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有商周古文化遗址,石壁客家祖地;古建筑中的市区宋代木构建筑“正顺庙”,圣水岩的唐代石窟佛像群;三元区中村窑木白釉瓷窑,窑长134.55m,为全国之最。三明人杰地灵,历史名人有杨时、罗从彦、李侗、朱喜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明曾是中央红色苏区的一部分,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彭德怀等都在三明战斗和工作过,还留有他们的旧居。旧居里陈列着文物、史料、图片等。三明是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因此,三明市依托丰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与生态文化,利用丝绸之路支撑点的地位,纳入海西走廊城市群,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这正是内发式发展理论倡导的以地域文化为基础,规划生态城市建设。

猜你喜欢

三明市山区生态
三明市海斯福化工责任有限公司
三明市海斯福化公有限责任公司
“生态养生”娱晚年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林深水美佳人茶香——三明市妇联推动茶文化活动综述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山区修梯田》
山区
聚焦三明市获得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和三明市质量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