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2018-03-07林鸿生
林鸿生
(中共东山县委党校,福建 东山 363400)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种文化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散落其间。儒家文化的“仁者爱人”、道家文化的“道法自然”、法家文化的“依法治国”等优秀的文化理念打破时间的界限,越过岁月的鸿沟,在当代社会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敬畏历史,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谈话中,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说:“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1]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研究,可以发现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当前学术界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沿课题,其不但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消极部分剔除之后剩下的文化,具体可以界定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起积极作用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但包括稳态的理论形态的东西,也包括非理论形态的东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作用而言,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是整个社会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而言,它包括了中国56个民族的制度、思想、物质等文化,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整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发展进程而言,它包括先秦时期的子学、两汉时期的经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隋朝和唐朝时期的佛学、宋朝和明朝时期的理学、清朝时期的朴学及民国时期的新学等各个不同阶段的文化实体。从学术派别而言,不但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还包括阴阳家、佛家、名家、杂家等诸多流派。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思想内容而言,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关于民族精神和政治思想文化的内容,二是关于个人修身养性的伦理道德文化的内容,三是关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文化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地位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不曾出现文化断裂的国家,与之对应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我国整个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然而,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在相互碰撞中发生着巨大改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适应时代发展的态势?在学习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是否还应该固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这些都是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表示的:只有牢牢把握历史,从中积极汲取优秀的历史文化部分,才能在当今时期取得更好的发展。[2]目前,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并不代表着只顾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首先,积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增进国人的文化自信,促进国人的文化认同,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如二战之后,美国日益强大,在对外发展自己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对外传播自己的价值观、文化观,以实现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同化和文化奴役,而当国人有了足够的文化自信,就可以对外来文化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进而对外来文化做到去粗取精,而不是一味地照单全收。其次,积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从而进一步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最后,积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对外展现我国的强大的文化力量,增加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文化认同,进而巩固和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或对外交谈时多次重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在制定和完善治国理政上也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部分。[3]
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作为我国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各方面的思想内容,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很多重要部分就出自其中。
(一)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我国古人非常推崇以德治国的思想理念,早在封建社会初期,就已经有很多有志之士认识到德治的重要性。在我国年代最久远的政治性典籍《尚书》中就有很多与德治有关的内容,如在篇章《尧典》中赞美尧帝的“克明峻德”,在篇章《康诰》中称颂文王能够“克明德慎罚”。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在以德治国上更是有自己深刻的见解,孔子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进行比较,分析各自利弊,得出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有优势,因为依法治国可能会实现国家的一时安稳,但若人们没有道德的自我约束,还是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以德治国可以有效提升人民的道德修养,使人民更加注重自身的日常行为,从而也就不会轻易触犯相关法律法规。
与此同时,法治思想也风靡一时,被很多统治者作为最主要的治国方略。法治思想由法家提出并发展完善,其强调不分亲近和疏远,也不论高贵和贫贱,一切都根据法律来决断,注重执法公正和人人平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上,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两种治国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并指出法律与道德不可偏废其一,两者在国家治理上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有着发挥彼此难以取代的作用。法律是写成文字的法典,对人们日常行为有法律的约束力,一旦违反就将受到法律制裁;道德虽没有写成文字,却是存在于人们人心中的法典,是法律的有益补充,对个人行为有自我约束的重要作用。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
(二)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我国历史上,以人为本一直是思想家强调的重点,如孔子提出的节约用度、爱护百姓的思想,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仁政思想。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是我国古代多个朝代的主流思想,其倡导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民本思想,强调统治者要做到以人为本。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指出统治者应该仁者爱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敬德保民”“恤民为德”“重民轻神”等思想。其他的儒家代表人物,如孟子在孔子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孟子十分看重人民的作用,提出了“民贵君轻”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重要思想。同时,以人为本也是统治者维护社会安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法门。
民本思想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具体表现为我党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在之后多次重申。所谓“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人民是否获得幸福是衡量中国梦实现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多个场合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及“让改革成果最大程度上为人民所共享”,表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对广大人民高度负责。
(三)加强党性修养与党风建设
治国之道首先是正己正人之道,我国古代很多杰出的思想家都这样认为。在孔子看来,要想治理好国家,统治者首先要端正态度、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由己及人、自助助人,这种观点在儒家经典《大学》中还有更为详细的阐述。通过翻阅儒家经典《大学》,可以清楚地发现,端正思想、提高自我修养是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正人先正己、治国先修身的思想观念十分重视,并在当代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各个政府工作人员提出“先禁己身而后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希望他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做到清正廉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党和人民。[4]
(四)选贤任能,完善干部队伍
据说尧舜禹时期之所以能成为后世心向往之的“圣王之世”,就是因为当时的圣王们善于选用人才。后来的商汤能够推翻暴君桀、周武王能够推翻商纣王,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拥有众多的贤能之士。我国古代著名君主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获取贤能之士,同时他还提出了使用人才应该扬长避短的主张,要做到人尽其才,正是因为李世民高度重视人才的选用,所以有了“贞观盛世”的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才选拨上继承并发展选贤任能、唯才是举的办法,充分做到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党在选用干部上历来十分用心,尽可能地选用更多的好干部,以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5]至于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就等同于古代的贤能之士,具体而言,就是德与才兼备,既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又要有干好本职工作的良好才能。
(五)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尚书》中就有相关的文字表达,如对于尧帝以德治国,实现四海昌平、万邦和谐的丰功伟绩给予高度赞赏,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时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社会和谐的民族。《论语》中还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论述,指出礼仪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实现社会和谐。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已经在多个场合指出,实现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且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外交上广泛传播“和谐”这一价值理念。如在中法建交5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会上的中外友人讲诉万物和谐共处的道理;在联合国总部阐述中国“和而不同”这一理念的历史渊源,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是一个始终崇尚和平发展的国家,对于和平与和谐的不懈追求已经完全融入中国人民的血液当中。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和核心,是我国实现文化自信的源动力。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各国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态等方面,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面,如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党性修养与党风建设等,都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