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探索与实践的三个维度:课程教学、校园活动与基地实习
——以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2018-03-07杨川唐艳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全程化吉首信息工程

杨川,唐艳霞

(吉首大学,湖南吉首 416000)

自2003年教育部扩招文件下发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应运而生。所谓就业指导课程,是指包括传递就业信息、培养就业技能及组织推荐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就业指导系列活动[1]。目前,该课程已发展成为高校公共必修课,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主渠道,是对大学生培养就业观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解读就业政策和传授求职技巧的主要途径。吉首大学就业指导课开设于2008年,属于湖南省开设该课程最早的院校之一。但该高校目前也遇到了课程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达到人职有效匹配,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和个人能力成为该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本文以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探索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试图改变课程现状,提升教学效果。

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顺利就业,大学生顺利就业离不开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开展,但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诸多问题。

1.1 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忽视个性化发展

吉首大学就业指导课教材 《大学生学习与谋职指南》是自己编写的,课程内容从认识和了解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能力素质培养与提高、就业指导实务构建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内容。该课程属于大班教学,每班学生人数在100人左右,不分院系不分专业。大众的传统方式教学,很难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来进行教学,也很大程度忽视了学生的自身优点和个性[2]。虽然学生能从中掌握基本的就业知识,但是该课程内容设置没有针对专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没有将就业指导与专业课程进行衔接,更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化需求。

1.2 课程体系缺乏全程化,忽视连续性发展

吉首大学就业指导课分为两部分,就业指导一的授课章节是《大学生学习与谋职指南》第一到四章,授课内容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象为大一、大二学生,学时为16学时;就业指导二的授课章节是《大学生学习与谋职指南》第五到八章,授课内容为大学生求职技巧,对象为大三、大四学生,学时为16学时。课程安排虽保证了培养方案规定的学时数,但该课程体系的设置并没有考虑大一到大四不同阶段全程化的辅导,不仅切断了课程的连续性,更不利于学习效果的累积。

1.3 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忽视实效性发展

教育部出台的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3]”。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职业规划书、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章节的学习都明确要求理论应用于实践,但吉首大学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多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对于 “填鸭式”的课程教学存在抵触情绪,对于课程传授的内容没有办法进行交流,导致整个课程与就业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4]。这将导致学生在毕业时都难以掌握相关的就业技能。

2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三个维度

根据吉首大学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成为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现实性课题,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要从以下三个维度着手。

2.1 加强课程内容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突出个性化设置

学校应在充分考虑各专业差异性的前提下,根据就业指导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首先将院系、专业特点融入到现有教材,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课程内容中突显个性化的编排;其次,将就业指导课程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分班授课。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具有自己独特的专业特点,在针对该专业大一新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时,可以和专业导论课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了解专业形成、历史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认识到现在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理想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2 构建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大力发展校园文化活动

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这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规划,实现规划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5]。就业指导全程化的构建可以分为课内和课外。在课程内,大一注重专业导论下的职业规划;大二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大三注重就业心理辅导;大四注重社会实践历练。在课程外,不可忽视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就业指导全程化所发挥的作用。吉首大学每年举办全校性的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制作大赛、职业礼仪大赛、求职模拟大赛等校园活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参加“四赛”锻炼自己的就业能力,而且还可以在创新创业大赛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强化创新能力。就业指导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相辅相成,在就业指导全程化的构建中缺一不可。

2.3 注重实践基地建设,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

通过校企合作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习深入了解就业的实际含义[6]。一是按照社会需求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大学生就业技能的锻炼搭建校内外实习基地。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不仅可以在校内电子与科技创新工作室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可以在大二时前往基地见习、大四时在基地顶岗实习。二是鼓励学生“走出去”的同时,通过“请进来”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每年都会邀请基地人事部老师来校进行简历制作、专业面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还会邀请基地专业老师进行校内实训,通过基地项目的形式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惠。

面临日益严峻、日益复杂的就业现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课程教学、校内活动与基地实习三个维度探索就业指导课程的新出路,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学生就业的优化配置。

[1]全光华.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思考与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8):133-150.

[2]信素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3]李振华.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林区教学,2017(4):65-66.

[4]刘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6):46-50.

[5]肖池平.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程化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22-25.

[6]郭享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强化途径选择及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2):162.

猜你喜欢

全程化吉首信息工程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作品精选
湘粤专家学者相聚吉首研讨声乐套曲《四季如歌》
吉首美术馆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
探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自动化技术实践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探析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全程化探究
构建全程化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学习资源平台设计与构建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电子信息工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