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社团化教学现状与创新
2018-03-07谭莎莎
谭莎莎
(湖南省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湖南株洲 412000)
1 职高社团化教学现状
加强职高社团建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还能展示学生才艺,并丰富校园的精神文化活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从目前职高社团的人数和类别来看,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呈逐年发展的态势。相关制度和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成熟,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亟需改善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社团选拔机制片面
在每个学期开学伊始,职高社团将以开放性的准入机制来吸纳新鲜血液。一般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类型,也有部分社团会对报名学生进行考核,以选拔出具有一定知识及素质基础的社团成员,进而增强社团活力和实力,这样有助于社团的持续发展。虽然新成员的选拔机制较为成熟和完善,但对于社团负责人的选拔没有注重接班和传承,缺乏持久性。
1.2 社团活动内容受限
职高社团在每个学期都会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如晚会、汇演、竞赛等,这些社团活动可为学生提供一个才艺展示及实践体验的平台。但受场地、设施、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很多计划中的社团活动无法有效开展,在活动开展质量和数量方面大打折扣。
1.3 社团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是职高社团良性运转的基本保障条件,目前职高社团指导教师能够尽职尽责做好社团的基本工作,制定社团任务计划、指导学生学习等,使社团成员都能有所知识及技能方面的收获,进而提高职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分散到各个社团,使得教师精力过于分散,在师资配置上表现的较为薄弱。
1.4 社团管理制度缺乏
当前职高学校的社团处于发展探索阶段,社团一般由学校学管处、团委管理,能够制定好社团活动计划、分配好社团活动场所、配置好社团指导教师,但由于社团成员专业素质的参差不齐,加上经费投入的不足、场地条件的限制以及专业指导教师的缺乏等,导致社团活动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计划性、连贯性不足等问题。甚至有少数社团没有制定规章制度,导致社团在管理上存在很多纰漏,社团成员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规范。
2 职高社团化教学创新
基于上述职高社团化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系统性、综合性的提出以下职高社转化教学创新策略。
2.1 明确职责分工
在职高的社团组织结构体系中,社团的监管一般由校团委执行。但由于校团委本身的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在社团的管理工作中,有些力不从心,难以进行社团发展的全过程监管,无法给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因此,需要根据社团性质来重设社团日常管理机构,例如音乐类社团的管理可由公共音乐教育机构来执行。
另外,还需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现实情况确立社团学习及活动相关内容,同样以音乐类社团为例,中职学生音乐课程应该是多元素有机联系、与时俱进、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而不是单一、孤立、片面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社团学习及活动的兴趣,进而促进社团的发展。
2.2 完善内部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社团建设与发展是否成熟,其重要的指标就是规章制度完善与否,因此,制度的完善是促进社团长效发展的关键。对于职高社团而言,需要以自身发展目标为基础,确定社团活动的宗旨,进而以此为准绳来约束、规范和管理成员的行为。首先,健全激励、奖励、选拔制度,并明确各个职位的权利和职责,通过细化的分工,分层次落实工作任务,例如社团导师应承担技术指导、发展方向把控的基本任务,而社团主席主要负责与这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保证社团活动的有序运转。其次,将社团管理纳入到教育管理体系中,通过对社团活动的制约与引导,使社团活动与教育教学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完整性,进而实现社团管理的“集中”和“自由”,以及社团管理与教育教学的一体化发展。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根据实际所需及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社团,进而在发挥特长、培养兴趣的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以社团的模式实现“集中”,保证社团活动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最后,社团需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组织机构及明确工作任务,例如宣传部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多元化途径提高社团的影响力及知名度,并让广大师生明白社团工作开展的意义;活动部主要负责社团活动的策划、实施及组织;培训部需聘请教授、专家、导师等举办集体活动、讲座、成员培训等。
2.3 丰富社团活动
目前职高社团活动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吸引力,容易阻碍成员参与活动或者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社团需要定期举办新颖、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以音乐类社团为例,可以构建日常排练、音乐比赛、音乐会、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系。日常排练是音乐社内的支撑性活动,可为广大成员提供练习的机会。而音乐比赛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音乐会则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讲座可以让学生拓宽音乐视野,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总之,通过多元化的社团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融入社团的主动性,还能促进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2.4 扩展经费渠道
经费是社团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充的足经费可确保社团的高效运转。目前职高各类型社团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的困境,基于此需要扩展经费渠道。首先,职高社团目前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学校的投入,需要学校重视社团的发展,并增加社团的资金投入。其次,学生的消费水平在逐年提高,社团可借鉴社会社团发展经验,以市场经济的方式增加社团运营经费,例如收取适当的会费、培训费等。市场介入后,学校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学生也能承担得起相关开支。但要注意的是,学校应制定会费的收取标准,做好财务监管。高投资、消耗大的社团可适当提高会费;少投资、消耗小的社团则降低会费。最后,有条件的职高院校,可吸引社会资金的支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基本前提也是学校的有效监管。
3 结语
社团对职高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由于职高在师资、经验、资金投入等方面处于薄弱状态,导致社团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笔者仅针对性的提出了宏观性的创新发展策略,在细节方面还需结合社团类型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