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2018-03-07杜明会山东省泗水县苗馆镇赵家村小学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写字板书

杜明会/山东省泗水县苗馆镇赵家村小学教师

在当今中国小语界,特级教师不可胜数,称得上“专家”的也为数不少,但能够称得上“大师”的却为数不多。于永正先生,便是其中一位——称他为“大师”,称他为“先生”,绝非做作,实至名归。

虽然先生一生耕躬于江苏教坛,但他是我们山东老乡,作为山东的小语人感到无限荣光。

迷上先生,大约是在2005年。那时,学校和家里都还没有网络,外出学习的机会更是少得可怜,我像一只蹲在井里的小青蛙,每天自以为是地重复着昨天的课堂。记得在学校的一次教研活动中,播放了一节先生的课堂实录,让我钦佩不已——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语文老师还可以这样当?

巧的是,不久之后,曲阜市邀请先生现场讲课,更幸运的是我有机会当场聆听了先生的作文课。

那天,一大早我们几个教师就拼车前往。可当我们到达时,整个会场已是人头攒动,好不容易才在后边找到个座位,便开始了一次洗涤灵魂的课堂之旅。先生的作文课分为两个课时,设计的主题是“考试”,第一节课用了很长时间来“造势”,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考试的利弊”。在先生的引导下,孩子们的发言非常精彩,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然后,先生又下发一张小“试卷”给孩子们安排了一次特别的“考试”。其实,这张“试卷”题目很简单,就是回答十道一看就会的题。但其中又暗藏玄机,秘密就藏在“试卷”开头和结尾的提示中。“试卷”的开头提示孩子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完题目之后再答题,结尾处提示孩子们“本试卷只做第7、8题,多做、少做、做错、涂改均不得分”。虽然发“试卷”之前,先生又多次强调要认真读题目要求,按要求做题,但“试卷”回收上来,大多数孩子还是没按要求做题,大呼“上当”。然后,先生让几个做“对”的孩子谈体会,让做“错”的孩子谈教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不仅为接下来的现场习作创设好了情境,也让孩子们从中受到了教育。

接下来的作文讲评更是精彩纷呈,让人拍案叫绝……

这次曲阜之行,让我亲眼目睹了先生的风采,对先生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从此,我开始关注所有能看到的杂志中关于先生的信息,并抄录下来,仔细地品读、品味,并在自己的课堂中模仿运用。可是,越是实践,越是觉得先生伟大,越是感觉他平实质朴的课堂深不可测,越是觉得自己渺小。

突然想起颜回称赞孔子的话:“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先生的课堂,就是这样,初看之时,质朴无华,宛如隔壁老教师的家常课,似乎人人可学,人人可上;仔细品咂,却于质朴之中深藏非一日之功底,让人可望而不可及。

后来,听说先生出有一本《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我便买来如饥似渴地研读。几百页读完,对先生的仰慕之情更是与书俱增。于是,便想写点什么。

记得当时我参加了本地一次公开课活动,其中一位老师一整节课没有板书一个字,只是贴上了事先打印好的大字,组成了自己的“板书”。此景此情,让我不由地想到了语文课上被忽略的写字教学,想到了先生的语文课。于是,我又开始重读先生的那本书,温习自己做的摘抄,以期从中寻觅到先生在写字教学上的闪光之笔。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遍查了手中的资料,发现赏析先生课堂教学的文章虽多,但关注“写字教学”的却还没有先例,我决定从这一个小的切入点,来剖析一下先生写字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那时,家里没有电脑,学校也只有一两台。我先是在信纸上打草稿,重写了多少次已记不清,反复删改了很多次,才基本定稿。后来,这篇文章在一本知名小语刊物上发表,我激动不已——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与语文有关的、字数超过两千的“学术论文”,最关键的是和先生有关!真是可喜可贺!

2014年3月,先生在河南商丘讲课,我和几个朋友欣然前往,却因事错过了第二天上午的现场聆听。虽然回来后索要了视频,反复品赏,但终是错过了和先生“亲密接触”的良机——现在想来,不得不说是终生的遗憾。

而今,先生走了,带着他对小学语文的挚爱和思考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而他留给我们的财富和启示却足以滋养整个小语界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无缘求教先生于当面,也无缘叩拜先生于足前,更不能亲送先生于千里之外,唯有这些浅薄的文字,唯有这份深切的怀念跨越千山万水,与先生同行……

猜你喜欢

语文课写字板书
可怕的语文课
我学写字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