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做好高校文明校园建设工作路径探析
——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2018-03-07罗福
罗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 541004)
该文以全国首届“高校文明校园”广西唯一获奖高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就如何把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融入高校文明校园建设做如下探讨。
1 高度重视,以制度建设筑文明
高校不仅要重视智育,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德育。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校园文明校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学校成立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规则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教育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2 潜移默化,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该校积极引导广大师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牢牢树立“四个自信”价值理念;在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突出主导方向,增强广大师生抵制新形势下各种不良社会思潮与西方意识形态等各种负面影响的免疫力。
首先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立足于实践和行动,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丰富完善师生主题教育活动。例如:积极“喜迎十九大,教师元旦晚会”、师生“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比赛”以及“十九大精神”主题社会实践等;同时,还开展礼节礼仪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提高师生爱国主义情操。其次是引导师生树立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灵魂,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高校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保证教师的三观正确,才能确保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方向。
此外,在学生中,学校着力构建以“十九大精神”为主导的大学生主题实践活动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学生主题实践活动,达到人与文化双项建构的最佳效果;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举办道德讲坛、形势政策报告会,开设门类丰富的人文素质通识教育课,着重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2)注重完善精神文明工作机制,加强师德教育工作。学校注重完善精神文明工作机制,对校内各项精神文明有关规章制度、规定和实施细则进行了完善细化,先后出台了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师职业德道考核实施办法》等,使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和可操作。同时,在精神文明宣传工作机制方面,学校要求精神文明宣传必须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发挥宣传阵地育人功能。同时,学校把师德考核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教育部师德“一票否决制”,不断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近年来,学校共有40人获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6年,由该校推荐的学校熊发明家庭荣获第一届 “全国文明家庭”、2016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该校教师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成果,也是广西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榜样。
(3)注重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方面,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为手段,实现覆盖全员的信息传播通道;在发展过程中,学校不仅注重做实事,还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跟进推动,目前已成立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与网络教育研究所、广西易班研究发展中心、广西高校舆情中心、教育部网络文化工作室等。同时,通过升级改版校园网,建设和完善思政主题网站、学校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选拔专业舆情引导员,加强网络引导监督,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学校网络文化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学校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受到了上级部门高度肯定;学校入选首批 “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全国高校20个,广西高校唯一);网络文化成果《唱响网络主旋律,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报获得广西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
3 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建文明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教书育人、服务师生放在突出位置,营造文明和谐幸福的良好氛围。
一是注重对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精神内涵的凝练和归纳,充分展示了学校独特、鲜明的文化积淀与文化追求。结合学校实际,着力师生法治精神、纪律意识的培育;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大赛等文明创建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主体地位,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特色教育活动。积极打造文明、和谐校园。
二是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成功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等项目;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设计、数学建模等比赛中屡获佳绩,曾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
三是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院各层次的系列文化活动互补,立体化的文化建设格局形成全面渗透,化育学生。道德讲堂、创新创业文化、花江大讲坛、读书文化月、公寓文化节、法律文化节、校史展览馆公共开放日等多个文化项目建设精品化,不断提升品质。各学院文化活动各具特色,基本形成“一院一品”形态。文化成果《文化大展台建设实践》喜获教育部第七届校园文化成果二等奖;2012年,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上,该校《水淋淋》获全国高校普通组一等奖,在全区首届基层群众文艺会演获得一等奖。
四是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创建心理健康网站,为同学们开辟心理沟通平台;做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构建“奖、贷、减、免、补、缓”多层面的助学体系;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开展“就业保障工程”;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改变学生就业观念,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五是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以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开展了“团干挂职服务、美丽广西、重走长征路、爱心助成长”等专题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多次获得自治区先进单位、先进团队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六是注重民生工程和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在服务培养学生的同时,也为教职工安居乐业提供条件。学校实施“关爱工程”,开办“老年大学”,丰富离退休教师生活;实施“安居工程”,建设教职工宿舍,致力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学校发展的教师住房紧张问题。
4 结语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是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共识、汇聚力量,保障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因此,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通过思想引领的影响一定能让高校文明建设工作更加持续有效地开展,从而做好当代高校思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