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新闻记者的职业困境

2018-03-07王娜娜

武汉广播影视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传统媒体困境

王娜娜

近几年,“数据新闻”特别的报道方式在全球扩散,成为新闻界的一股潮流。“大数据”的概念在2012年被引入国内,开始了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同时各类媒体也开始纷纷探索如何开展数据新闻的报道。

虽然时至今日,数据新闻已有6个年头,但是这一领域在中国的发展还没有一个比较专业的规范,这方面的人才也很少,专门的院校出生的记者更是少数,数据新闻记者往往是从传统媒体记者直接转型的。那么,这些传统媒体的记者转型成为数据新闻记者会面临哪些职业方面的困境呢?这也是目前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这种转型带来的困境阻碍着数据新闻在我国的发展。

一、研究综述

在中国知网搜索主题词定为“数据新闻记者”出现相关文献213篇,其中文献数量在前三的主题分别为“数据新闻”119篇,“大数据时代”54篇,“大数据”52篇。在“数据新闻”的相关文献中,主要讨论的是数据新闻的方法论研究,如武汉大学的张延坤的《场域理论视野下中国数据新闻专业失范的原因初探》、安徽大学的肖小旗的《纸媒的一种新型报道方式:数据新闻》。

而关于数据新闻记者职业方面的文献较少,其中南京大学传播学院的李明的《大数据时代新闻采编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认为,在大数据时代,现在的记者不能仅仅只具备文字和图片的编辑能力,还应该掌握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能力,这样才能顺利地进行新闻报道,顺应时代潮流,不被淘汰。还有苏州大学的陈涵宇的《大数据时代记者的生存之道》认为,记者要想在大数据时代生存,就得具备多项大数据技能以及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在大数据时代中完成时代赋予记者的角色,实现数据新闻的报道。

而在知网上将主题词定为“新闻记者的职业困境”出现了5篇,分为三类,关于“新闻记者的职业意识”的共2篇,关于“职业道德”的共2篇,还有1篇是关于“新闻记者的职业认同”,而将主题定为“数据新闻记者职业困境”的相关论文为0篇。而数据新闻记者其实与传统新闻记者还是有所区别的,不管是从职业发展方面还是职业素养方面,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甚少。

二、数据新闻记者的职业转型困境

1、数据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精神

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数据并不是创新之举,菲利普·迈耶就曾提出“精确新闻”思想,认为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避免出现主观错误。但是这一思想与我们现在提到的“数据新闻”并不相同,虽然都是主张收集并分析数据,菲利普·迈耶的“精确新闻”是将数据当做一种处理新闻的手段,而在“数据新闻”中,数据成为主导,通过对所获取的海量新闻,进行背后的逻辑分析找出值得报道的新闻点,可以较为宏观的展现新闻事实。

在国内,数据新闻记者的要求一般是掌握信息搜索、数据挖掘和分析、可视化呈现技术,因为在网上采集数据与信息并不同于传统媒体那样,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或者是在其他传统媒体的文字信息中进行整合,需要掌握一些网页采集数据的工具,比如Python,这类专业的抓取数据工具,数据新闻记者是偏向于技术类人才。而且在团队中,每个人的分工不一样,有的负责对数据收集与整理,有的负责文本的可视化,那么如何与他们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也需要记者对其他分工有个基础的了解,知道哪些数据的呈现是可以实现的,哪些是通过技术不能实现的,这是完成内部交流的第一步。

对于在新闻采集方面,传统文字记者会通过各种人际关系和采访技巧获得第一手新闻线索和信息。而数据新闻记者的工作重点往往不是通过与被采访对象打交道获得信息,那么这种日积月累的采访技巧就会相对较弱甚至缺失,那么对数据新闻记者想要从“台后”走向“台前”就会带来困难。无论如何精巧的算法和模式,一篇数据新闻需要有观点、有思想、有内涵、有温度,特别是民生新闻,需要记者对新闻稿件有深入的采访和高度的新闻敏感,这往往是数据新闻记者所欠缺的。

还有一种欠缺体现在数据新闻记者往往缺乏人文主义的关怀,这与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有关。数据的收集、分析还有可视化,这些都非常强调科学分析和数据原料、程序流程等工具元素的重要性,这种完全依靠数据特性的严谨和重视数据背后的科学逻辑,导致了数据新闻记者忽视对“人”的重视,相比较传统新闻记者而言,可能会缺少人文精神,因为数据是客观的,中立的。要想获取精确的数据与数据背后的关系,就需要客观冷静的排除“人”的因素。

2、数据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困境

要想完成一篇数据新闻报道,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对数据的处理理念和数据处理的技术问题。在搜索数据时,有可能涉及到隐私信息,在新闻价值与道德之间产生取舍。数据新闻的真实性一方面来源于数据的可靠,有明确的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有可能会触及到新闻提供者的个人隐私。如何平衡公布新闻来源的同时保护新闻资料的提供者,需要记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另外,数据新闻记者面临的职业道德困境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数据采集阶段,侵犯采集对象的个人隐私,很多采集对象的信息可能是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集,这种采集往往是隐藏式,不需要征求采集对象的同意,利用技术就可以获得。还有一种情况,数据新闻的一些数据信息来源于社交媒体,这些数据虽然是匿名的,但是可以通过多种数据的组合或利用其它途径,推测出个人的信息,实现去匿名化。当个人信息被获取,那么就有可能会存在个人信息的第二次利用,售卖个人信息来获利。

另一方面,数据的收集往往来源于网络,对于一些公开的政府和企业信息,记者可以较为轻松地获取,而对于一些社交媒体方面的信息,记者难免会涉及到用户的隐私。还有一种情况也需要注意,数据新闻记者在采编新闻时,往往是根据数据来对新闻进行编写,没有使用其他来源,这种只是用单一数据,往往会造成新闻的不可靠及不正确解读,造成读者对新闻的误解。

3、数据新闻记者与受访者建立信任的困境

如何避免受访者不积极参与是数据新闻记者面临的困难之一,因为互联网用户很清楚在线透露信息可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包含增长的垃圾信息、电话诱惑和垃圾邮件,以及欺骗和身份盗窃。因此,与受访者建立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受访者才能配合完成调查。这就需要数据新闻记者探索出一种合适的方式,在没有违背信任宗旨的情况下获得信息。

2010年和2011年,英国政府提出了“数据权”的概念,在信息时代,每个公民都应该有权查看和拥有自己的个人数据,包括那些由商业机构出资收集的个人信息。同时,这些数据应该具有一定年限,而不是一旦获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被无限期使用,应该具有被遗忘和删除的权利。有些受访者会担心自己的数据被一直使用,毕竟那些数据一旦获取,信息主体根本无法控制数据的去向,数据是否会被数据新闻记者不正当使用,或者说对数据去向的担心使得受访者不得不对记者提高警惕。

三、数据新闻记者职业前景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遍,许多传统媒体也转战网络,建立自己的网页,数据新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应运而生,通过网络可以呈现出更加简洁生动的新闻。如五个国内知名数据新闻栏目有搜狐网的《数字之道》、财新的《数字说》、网易的《数读》、澎湃新闻的《美数课》、新华网《数据新闻》。数据新闻的出现并不会使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形式消亡,而是与各种媒介形式的新闻并存,虽然彼此会有消长,但哪一种形式都不会消亡。虽然数据新闻越来越受到传统媒体的重视,但是这些传统媒体在转型尝试数据新闻这种新的模式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只是将数据新闻当做“图解式新闻”、“百科新闻”,难以做到专业性。还有些媒体只是偶尔采用数据新闻,并没有专门的栏目。

数据新闻记者的人才缺乏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不仅仅是媒体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国内院校也同样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教师。虽然国内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开设相关课程,如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但是,缺乏专业的数据新闻老师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数据新闻是一门偏技术类的课程,有些学校采取的是对传授这门课的老师进行短期的校外培训,或是从其他院系引进人才,但是这样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对学生的教学要求。面对数据新闻的挑战,对数据新闻记者的输入与输出需要得到重视,数据新闻记者的数据素养越好,数据新闻报道就越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传统媒体困境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困境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