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记”精神初探
2018-03-07陈海东
陈海东
(作者系武汉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
80年前的1938年3月30号,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支持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胜利召开,吹响了全国新闻界团结抗战的新闻集结号。从此,爱国进步的新闻工作者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以笔为枪,以文征战,满腔热血地投身到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一曲辉煌的新闻之歌,在中国新闻史上矗立了巍巍丰碑。
近几年来,因为拍摄电视专题片《新闻集结号》,参与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巡讲活动,参与筹建中国“青记”历史陈列馆等工作,让我和摄制团队对“青记”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接触。虽然记录“青记”活动、讲述“青记”前辈事迹的著述、文献众多,然而系统总结、高度概括凝练的“青记”精神内涵包含哪些内容?目前在国内学术界、新闻界尚未有专门的文章进行论述,还是一个空白。本文试图对“青记”精神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期盼达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坚定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回望历史,查阅文献,我们首先深刻感受到的就是“青记”前辈身上体现出来的坚定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步步紧逼,“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以范长江、陆饴、孟秋江、恽逸群、石宝瑚、赵悔深等为代表的青年记者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忠城、责任和道义顿时被激发起来,他们奋笔疾书、他们振臂高呼,在新闻界打造了浩浩汤汤的爱国洪流。
“青记”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范长江在1938年1月为《新华日报》创刊时题词“为中华民族独立与自由而呼号,这既是他对一个新生媒体的期望,更是他一生奋斗追求的目标。
被誉为“作家记者”的赵家欣,是当时全国唯一一位在武汉既参加了“青记”一大,又参加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国作协前身)会议的传奇人物。1938年,时年23岁的他在《血火中的行旅》通讯中写到:“23个年头,我终于翻到历史最伟大的一页了:是一个个四万万人民求生存的伟大斗争历程,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绝续关头。面向着漫天的烽烟,我怀着沙漠旅行者发现水草一样的心情发掘到生命光辉里。于是,我把年轻的生命,投入在战斗巨人——亲爱祖国的怀抱里。”充满激情的语言充分展现一位青年记者热爱国家,共赴国难的意志和决心。
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精神
重走战地,梳理记忆,我们充分体会到“青记”前辈身上散发出来的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精神。
“子弹与铅字共鸣,笔杆与枪杆齐飞”。国难当头,烽火连天的时候,“青记”成员为了鼓舞抗战的士气,揭露法西斯的罪恶,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战场,冒着敌人的炮火,采访、写作、发稿,用手中的笔与纸,在报刊杂志上奏响了一曲曲浴血奋战的英雄凯歌。
1938年4月,徐州会战前夜。刚刚成立的“青记”就动员组织了一大批战地记者奔赴徐州火线。一位头戴铁盔、一身戎装、腰间斜插一把手枪的青年记者照片引人瞩目,他就是“青记”最早会员之一的石宝瑚。二十七岁的石宝瑚以重庆《新蜀报》战地记者的身份穿梭在徐州前线的枪林弹雨之中。
一个记者有纸有笔不就可以了,还要什么手枪呢?石宝瑚告诉李宗仁的副官:万一一个人或者人少的时候,突然遭遇日本鬼子,有枪可以跟他们拼命,实在不行可以自杀。
“青记”创始人之一和重要成员陆饴望着淞沪会战前线的滚滚硝烟,叫停了前行的采访车,他冷静地告诉同行的老记者和司机,您们就在这里等我,两个小时后,我要是没回来,就开车回去报信。说完这番话,他就毫不犹豫地冲进正在激战的战场,留下了昂首挺胸、视死如归的背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青记”总干事之一、《扫荡报》主编钟期森、《大公报》著名战地记者方大曾,《新华日报》记者李密林、潘美年、陆从道,《新华日报》华北版总编何云、《晋察冀日报》的仓夷、胡畏、沈蔚、菲律宾《华侨商报》记者张幼庭、国新社的战地记者李竹、乔秋远、吴承德、李洪、雷烨、高咏、何民都是在战地采访中以身殉职,将鲜血洒在了这片他们热爱的土地上。
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寻访后代,整理遗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青记”前辈身上洋溢着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青记”成立之前,国内各家媒体记者之间很少往来,有的因为党派、门户之争而尖锐对立。“青记”成立后,团结广大新闻记者就成为其努力目标之一。在武汉召开的“青记”全国一大会议上通过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成立宣言》。《宣言》大声疾呼:全国新闻界团结起来,去夺取抗战的胜利。大会选举的最高领导机构——常务理事会,《新华日报》的徐迈进、《大公报》的范长江、《扫荡报》的钟期森当选为常务理事,分别代表左中右各派力量。
“青记”通过创立国际新闻通讯社、编辑学术刊物、开设记者之家等方式,尽可能把不同派别的记者聚拢在一起,消除隔阂、增强团结友谊,构筑起一张横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阵容强大的新闻抗战网。
尤其是在记者之家里,一波又一波各报记者来来往往,在这里休养,又从这里出发。大家在一起写稿子、译电码、发电报,办讲座、取长补短,互相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翻阅旧报、学习名篇,我们能够领悟到“青记”前辈身上蕴含的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现在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当时战地记者遭遇的艰难与艰辛。“青记”洛阳分会会长、河南《大刚报》特派记者赵悔深与《河南国民日报》记者乔秋远在徐州的八天八夜里,他们渴了喝地沟里的水,饿了挖地下的红薯。一个雨夜,两人睡在一辆农民的牛车上,合盖着一件雨衣,冻得瑟瑟发抖,两个大男人不得不抱在一起取暖。
徐州会战结束后,参与报道的30多位记者历经百般困难,分头突出重围,回到武汉。在“青记”的组织下,由战地记者们集体编撰的《徐州突围》一书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出版发行。《徐州突围》一书收录文章33篇,既表现了徐州会战中残酷血腥的战斗,惊心动魄的经历,也展示了中国军民坚不可摧的意志与勇敢智慧的精神。全书共12万字,除了个别文章外,绝大部分是首次问世,是研究徐州会战最有影响的文献书籍之一。
上海沦陷后,“青记”创始人之一的恽逸群坚守租界“孤岛”中的外籍报刊鼓动抗日,报馆被租界当局多次查封,日伪特务也将其列入暗杀的黑名单。在这最艰险的时刻,恽逸群给几家报社同仁鼓劲说:“今后的局势会更严重。不能办大报,我们就办小报;不能办小报,我们就办刊物;一切都不能办,就办壁报。”“我不相信中国人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说话!”铿锵有力的话语划破黑暗的夜空,国民闻之鼓舞,侵略者为之胆寒。
80年风雨兼程路,80年峥嵘岁月稠。高峰时也只有2000多名会员的“青记”小苗,如今已成长为“参天大树”——全国百万新闻工作者的娘家”中国记协”。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然而“青记”精神永存,新闻集结号永远嘹亮,它激励着我们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四向四做”要求,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武汉故事,在复兴大武汉的征程上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