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建王朝军队中的疍民研究

2018-03-07胡冬智

文化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水师水军中华书局

胡冬智

(三亚学院人文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疍民”,又称“疍家”,多指福建、岭南地区从事渔业或水上运输的居民。疍民历史悠久,文献中早有记载,由于年代及书写的原因,“疍”又往往通“蜑”或“蜒”。疍民作为传统水上居民,以船为家、以水为生,熟悉风涛之险,擅于操舟弄潮,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是政府关注的重要水上力量。特别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海洋资源得到越来越多关注,疍民也被纳入政府军队管理体系,成为封建王朝水师的有生力量。

一、五代十国

所谓王朝军队指隶属于封建王朝,有正式军籍和正规建制的军事组织。疍民被纳入政府正规军队,具体出现于何时?尚未有定论。但从目前史料来看,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刘鋹的军队中应已有疍民的身影。《续资治通鉴长篇》载:“刘鋹于海门镇募兵能采珠者二千人,号‘媚川都’。”[1]“都”是唐末五代至宋朝的一种军事编制单位,在五代十国牙兵的番号中较常见,只是这些以“都”命名的侍卫亲军多以勇猛善战而闻名,像“媚川都”这样从事经济活动的军队较为少见。“媚川都”中疍兵的身份是比较确定的。宋代的史料就明确提到能采珠者非疍民莫属。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上说:“蜑,海上水居蛮也。以舟楫为家,采海物为生,且生食之。入水能视,合浦珠池蚌蛤,惟蜑能没水探取。”[2]而雷州与合浦之间的珠母海正是南汉主要的采珠区域之一。由此可见,南汉时期政府就已经利用疍民熟悉水性的特点将其征募为兵,从事官方采珠,以满足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

二、宋元时期

南汉灭亡后,宋太祖“诏废岭南道媚川都,选其少壮者为静江军,老弱者听自便”[3],即有一部分身强力壮的疍民进入了北宋的军队。《宋史》中就有疍兵护送漕粮的记载:“先是,岁调雷、化、高、藤、容、白诸州兵,使辇军粮泛海给琼州。其兵不习水利,率多沉溺,咸苦之。海北岸有递角场,正与琼对,伺风便一日可达,与雷、化、高、太平四州地水路接近。尧叟因规度移四州民租米输于场,第令琼州遣蜑兵具舟自取,人以为便。”[4]

南宋时期,疍民依旧是水军的重要来源。《宋史全文》记载,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十一月丁卯,因为要扩充水军,因此“令嘉兴府招濒海渔业惯熟风涛少壮趋捷之人”[5]。《宋史》卷187《兵志一》中也提到了南宋水军中有疍丁的事实,“建炎初,李纲请于沿江、淮、河帅府置水兵二军,要郡别置水兵一军,次要郡别置中军,招善舟楫者充,立军号曰凌波、楼船军。……迨咸淳末,广东籍蜑丁,闽海拘舶船民船,公私俱弊矣”[6]。此外,明《粤大记》中还记载晋江人颜槦任职梅州时,利用蛋船排兵布阵,打败盗寇的事情:“赣寇陈三枪万众逼梅城四十二日,槦激厉将士,分隅拒守,又合疍船布水阵,攒矢射之,贼遁去”[7]。此事在光绪《嘉应州志》中也有提到:“盖水军以蛋户为最便也。据宋兵志,梅州有靖江军,颜槦传所云合蛋船,布水阵者,殆靖江军乎?”[8]这里直接点明颜槦所指挥的军队正是梅州靖江军。

在宋元战争时期,宋朝军队中依旧可以看见疍民的身影。元世祖至元十六年,也就是宋祥兴二年(1279),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今广东新会南崖门镇进行了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海战,即著名的崖山之战。当两军对峙时,“宋军千余艘碇海中,建楼橹其上,隐然坚壁也”[9],同时,“以乌蛋船十余舣大舟之北”[10],以抗衡元朝军队。这里提到的乌蛋船,其成员应该是疍民无疑。宋军将乌蛋船列入排兵布阵中,可见疍民在宋朝军队中起着重要作用。

宋灭亡后,一部分水军归入元朝军队。《琼州府志》中记载:“又籍占城降人为兵,立其首领麻林为总管,降四品印信,世袭。后俱为疍。”[11]可见,今海南疍民的先祖曾加入过元朝军队。

三、明王朝

到了明朝,征召疍民加入水军已成常态。明太祖“命南雄侯赵庸招蜑户、岛人、渔丁、贾竖,自淮、浙至闽、广几万人,尽籍为兵”[12]。疍民久居水上,生性闲散,且生活贫困,易沦为匪盗。因此,为了方便管理又能发挥其所长,明政府多次征召疍民为兵。“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甲子,广东都指挥使花茂奏:‘东莞、香山等县大溪山、横琴山逋逃蜑户輋人凡一千余户,附居海岛,不习耕稼,止以操舟为业,会官军则称捕鱼,遇番贼则同为寇盗,隔绝海洋,殊难管辖。其守御官军,冒山岚海瘴,多疾疫而死。请徙其人为兵,庶革前患。’从之。”[13]“永乐六年,命丰城侯李彬等,缘海捕倭。复招岛人蜑户贾竖渔丁为兵。防备益严。”[14]此外,明朝疍兵并非是零星地散布于各个军队,而是颇具规模,成编制的存在。据康熙时期巡视海洋大臣杜臻调查,明朝在钦州海洋中的龙门岛常驻水师,其中“设疍总一,兵一百八名,战舰六”[15]。可以断定,这个“疍总”,应该是水军的头目,其所辖兵丁也应俱为疍民。根据《肇庆市志》的记载,“明末,广东水师提督、疍户张月参加了永历皇朝的抗清斗争”[16]。疍户可以官至水师提督,可见疍民在明朝水军中所占比例之高。

疍民参加水军,在保家卫国捍卫王朝统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德年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侵占屯门海澳。十六年(1521),两广总督张蛊命令海道副使汪鋐发起屯门之役。战争期间,汪铉指挥肇庆水师营中疍民出身的水兵潜入水底凿破洋船,最终击败葡人。屯门海战是中国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役,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万历十五年(1587),“以疍户子弟兵为主体构成的广东水师,跟随陈璘赴朝鲜抗倭,在釜山一带大败倭寇。”[17]次年,取得露梁海战大捷,此后日倭二百年间不敢觊觎中华。

到明朝末年,南明王朝的军队中仍有一部分疍兵。与陈邦彦、张家玉合称“岭南三忠”的陈子壮,起兵攻广州,“兵多蜒户番鬼,善战”[18]。《南明史》“周玉”篇载:“周玉,番禺人。蜑户。兄珍,与李尝荣,皆以武勇雄长海上,初纠众勤王,为水师副总兵,玉为总兵,沿海游兵护运。”[19]后来由于平南王尚可喜的积极招抚,一度降清,被“委以游击之任,遇警辄调遣防护”[20],然而康熙初年推行迁海政策,引起疍民反抗。永历“十七年十月朔,玉、尝荣以缯舟数百入海,号召诸蜑,玉称恢粤将军”[21]。

四、清王朝

清朝建立以后,对疍民采用剿抚并用的方针,一方面积极镇压疍民武装反抗,另一方面对愿意与清政府合作的武装力量进行招抚。《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中记载,康熙四年(1665)四月“丙子。广东总督卢崇峻疏报、香山县知县姚启圣、招抚蜑寇黄起德等、共四千余人”[22];七月丁卯,“平南王尚可喜疏报、蜑逆伙党、窜据东涌海岛。游击佟养谟等、调兵奋剿、生擒贼魁谭琳高、杀贼一百五十三人、招抚男妇八十五名口。又疏报蜑户黄明初等、驾船联党、在马流门一带、接济蜑逆粮米、遣拖沙喇哈番舒云护等领兵搜剿,擒斩贼党四百三十余名”[23]。

清朝中叶以后,西方列强不断侵扰中国海疆,加强海域安全刻不容缓,于是疍民再次得到部分官员的注意。乾隆五十八年(1793)九月,新任两广总督长麟上奏:欲“招募采取蛋鱼之人,于有水师各省,拨给一二十名,分派赏给双分战粮,以备制胜夷船之用”[24]。这一奏请虽未得到批准,但乾隆帝认为如有必要,“不妨临时加价雇用”[25]。

道光时期,海防形势更加严峻,清政府一度招募疍民以加强海上防卫力量。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期曾征召疍民,这在《防海纪略》中有明确记载:“林则徐自去岁至粤,日日使人刺探夷事,翻译夷书,又购其新闻纸,具知夷人极藐水师,而畏沿海枭徒及渔船、蛋户。于是募丁壮五千,每人给月费银六圆,赡家银六圆”[26]。此外,根据《清史稿》记载:“虎门为广州水道咽喉,水师提督驻焉。其外大角、沙角二炮台,烧烟后,益增戍守。师船、火船及蜑艇、扒龙、快蟹,悉列口门内外,密布横档暗桩”[27]。其中的“蜑艇”正是疍民所驾之船。

晚清时期,清王朝内忧外患,疍兵成为水师的重要力量。咸丰十年(1866)六月,劳崇光奏请估变师船、备抵借款,称“现在粤省受雇水兵,率多无业蜑民”[28]。光绪三年(1877)正月,丁日昌上都察院条陈,“沿海渔人蜑户熟习风涛之险者,其根柢较内地之兵为能耐劳”[29]。光绪六年(1880)六月,“两广总督张树声等奏添募沿海沙民蜑户二千人,驻扎各炮台及险要之处”[30]。光绪九年(1883)七月,署左副都御史张佩纶奏“请将广东水师改用兵轮,募琼廉蜑户、粤海舵工,以为管驾”[31]。甲午战争时期,瞿鸿禨“上四路进兵之策,请兼募沿海渔人蜑户编为舟师”[32]。此外,根据《肇庆市志》的记载,“清代肇庆水师营系水军劲旅,光绪年间被彭玉麟改编为广安水军。辛亥革命后改广东江防司令部,系南中国海军前身,中多疍户子弟”[33]。

五、结语

疍民,一个创造水上文明的族群,长期以来因为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原因,只能操贱业,备受欺凌。但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出于对海洋资源的争夺,疍民因其熟悉水性,居住于舟船,出没于江海,而进入统治阶级的视野,无论是深海采珠、运输漕粮,还是打击盗寇、维护社会稳定,抑或是守卫海疆、维护领土完整,均能看见疍民的身影。“海阔疍家强”,疍民因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成为封建王朝军队的重要依靠力量。

[1][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M].北京:中华书局,1979.283.283.

[2]范成大.桂海虞衡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1.28.

[4][6]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9584.4583.

[5]无名氏.宋史全文[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169.

[7]郭棐.粤大记[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313.

[8]光绪.嘉应州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240.

[9][10]柯劭忞.新元史[M].北京:中国书店,1988.594.594.

[11]焦映汉,贾棠.康熙琼州府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327.

[12]张翰.松窗梦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57.

[13]明官修.明太祖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3262.

[14][18]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44.7131.

[15]杜臻.闽粤巡视纪略[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23.

[16][17][33]肇庆市端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肇庆市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837.837.838.

[19][21]钱海岳.南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3186.3186.

[20]钮琇.觚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0.

[22][23]中华书局.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2008.2829.2843.

[24][25]中华书局.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M].北 京:中 华 书 局 影 印 版,2008.28227.28227.

[26]芍唐居士.防海纪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22.

[27][32]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7.1195.3175.

[28]中华书局.清实录·文宗显皇帝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2008.47319.

[29]葛世浚.皇朝经世文续编[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2608.

[30][31]中华书局.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M].北 京:中 华 书 局 影 印 版,2008.56399.57077.

猜你喜欢

水师水军中华书局
清代福建内外洋考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曾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资深“水军”揭秘行业潜规则
网络水军
水军
水军的前世今生
On Observing Etiquette and Custom —— A Cas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he Funeral and Burial in the Six Dynasties〔* 〕
On the Resurrection of Humanity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Jian’an 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