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情境策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06刘慧
刘慧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不成熟以及生活阅历少等原因,导致作文能力难以提升。所谓模拟情境作文教学,就是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或事物等引入作文教学中,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结合小学生写作现状,谈一谈模拟情境策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模拟情境;小学作文;教学
目前,小学生在刚开始写作文时都存在没话可说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写作素材较少、年龄较小以及写作经验不足等。而模拟情境法能帮助学生透过所见所闻,找到写作的素材,从而有效提升其写作能力。
一、小学生写作现状分析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质,导致他们很难以作文的形式来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或自我感受。故此,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生搬硬套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与此同时,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会出现迷茫的状态,既不知道写什么,也不懂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学生直接抄作文辅导书等问题。再者,现在小学生的生活轨迹往往过于单一,不是在家就是在学校,生活见闻稀少,再加上小学生的阅读量普遍偏少,导致他们在写作时,常常会出现写作思路单一的问题。例如,在写父爱或母爱的主题时,学生常常只会想到“发高烧被父母送到医院”或“下大雨,父母冒雨来接送”等写作思路,这类作文往往都是老调重弹,既缺乏创意,同时也缺少真实情感的流露。
二、模拟情境策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情境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小学教学中。事实上多媒体设备具有内容直观、画面丰富以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将之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意义非凡。再就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他们对于动画往往更有兴趣,而多媒体技术就能将抽象的事物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就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帮助他们在这些情境中获取灵感,找到写作素材,指导其进行写作。例如,在教学《九色鹿》时,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动画的形式播出,并辅以适当的音乐,这样定能有效吸引学生关注。当动画播放完毕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剧情,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将整个故事写出来,从而有效锻炼其文字表达能力。所以说经常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模拟情境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二)应用故事模拟情境
小学生往往具有好动、想象丰富、思维灵活以及好奇心强等年龄特征,故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各种有趣的故事有较强的好奇心。鉴于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就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注意,然后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主还原故事情境。再者,教师还可以在结局上留下悬念,让学生自己去续写结局,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一次写作课上,当讲到秋收有关的内容时,我结合《粮食与金钱》的故事来教授,这个故事是说:“一次洪灾将一个富豪与农民困在了一个地方,而富豪身上带了一块金子,农民带了一块大饼,过了一天后,富豪则提出了想要用手中的金子来换农民大饼的要求。”故事讲到这里我就停下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推测最后的结局如何,并用文字书写下来,将故事补充完整,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整节课都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
(三)应用看图说话模拟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更加开阔,同时也更喜欢一些图画等直观性较强的事物。鉴于此,教师在具体的写作教学阶段,可以引入一些联想的素材,从而帮助学生激活写作欲望,其中看图说话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图画虽然是视频的构成部分,但是与视频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一个视频往往会将一件事完全呈现,而图画往往只能反映一部分东西,具有较强的探究性。也就是学生在观察图画时,必须要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方式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写作需求十分吻合,所以他们往往更习惯在有图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二泉映月》的图画,当他们因为图画中的悲凉而肃穆时,就说明学生已经完全沉浸于其中,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图画写出他们想象出来的故事情节,并谈一谈他们的看法,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生的模拟情境教学也不是只局限于以上几点,教师在具体的写作教学阶段,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对其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虚拟构思,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写作,并最终爱上写作,相信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作文水平定能得到逐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素娟.对小学情境体验作文教学的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7(48):104.
[2]覃恩明.小學情境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7(36):102-103.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