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生活数学课程,培养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018-03-06邱月妹
邱月妹
摘 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行后,对智障学生的教育又一次提上了日程,特殊教育各界也积极关注校本课程。这一大时代背景为智障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达敏学校也开展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工作。对达敏学校数学课程在智障学生社会适应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智障学生;生活教学;适应能力
一般情况下智障儿童是指智力明显低于一般正常儿童,智力不足直接会导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难以与附近环境相适应,反过来儿童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影响到智力的培养,所以对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有极为明显的多变性特点,也就是说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取得有效的作用,所以我校需要寻找适合的教育方式,通过个体化教育的办法帮助智障儿童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智障儿童顺利融入周围的社会环境中。
一、生活数学课程的意义
1.为学校课程开发提供指导
学校原有的课程有学科本位、强调知识教学的倾向,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内容旧,难易程度不适合。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培训纲要》强调综合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从社会适应性、活动性等方面设计了教学内容,但它仍然没有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得以充分体现,这方面也是教师需要充分考虑的一方面问题。
2.有助于满足每个智障学生的发展
首先,教育对象已经从智力低下转变为中度以及重度低下的儿童,在这些教育对象中一部分甚至会存在精神障碍或者是孤独症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对所采取的教育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所需要的教育方式根本区别于传统的教育办法,另一方面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以帮助受教育者改善智力,学校及老师还需要选择有特色的数学教育课程。
3.有助于转变学校的教育观念
经过近些年的教育改革,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治理教育的学校的教育观念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变,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最显著的就是教学主体已经由过去的以老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主动完成教学内容,学校老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智障学生智力。
二、生活数学开发建议
1.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
在教育领域不同的课程目标的选择应该是在受教育者、社会环境,以及具体的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完成,对于特殊教育的学校来说,课程的编制应当对智障儿童群体进行研究,尤其是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在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设计的时候学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周围的社会环境以及不同学生所需要的教学内容,在这些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完成课程目标的设定。
2.分析我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编写思路
针对智障学生教育的“最低”目标,本文对我校现行课程实施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和判断,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教材内容不合适;不能具体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学科目太多,内容太细,学生综合能力不够,难以适应教材内容。本文在综合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基本思路:一是按照学科划分的思想安排课程,二是按照理解的思想编制课程,将上述各科目内容有机地以单一主题的形式整合,形成教学内容,因为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3.重视家长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自然情景的学习过程更加有利于孩子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自然情景指的是日常的生活场景,包括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所以,家长要重视在这些场景对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作用,充分利用这些自然场景。在教育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协调父母的作用,父母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力很强,父母最首先,教师要在家关心的是孩子的成长。然而,父母可能因为孩子的自我认知不够、知识水平的储备不完善而一味溺爱自己的孩子,所以想要改变这一情况,首先就要改变父母的教育观念,让他们能够理性宠爱自己的孩子,而不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具体的做法就是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感受教学的氛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实现学校和家庭的良好互动,共同帮助智障学生,让他们得到良好的教育。
社会适应能力具体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物质生活、情感生活等有自己的主觀感受和客观的评价。也就是一个人对生活体验、内在满足和自我实现的机会的满足。培养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课程是为了帮助智障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想法来做出选择和行动,以便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一类课程设计的重点是怎样帮助智障学生树立社会适应取向的观念,设计时还要注意与智障学生的现实生活和需要相结合,不能违背现实而盲目设计课程。另外,还要鼓励相关的教师与学生在情感交流、问题解决等过程中寻找共同点,互相合作寻找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明娣.智障儿童社会适应性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2]陈云英.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张嘉育.学校本位课程发展[M].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9.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