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活力
2018-03-06杨雪莲
杨雪莲
摘 要:语文贯穿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小学阶段,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能够制定出科学高效的教学策略,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中吸收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教学策略
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首先要做到精心开展备课,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制定出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最后,还要紧扣教材内容,注重对学生的思维启迪,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一、精心开展备课,明确教学目标
备课活动是开展教学的起点,备课效率的高低对于课堂质量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注重备课环节,在备课期间,教师要能够依据教材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目标能够引发课堂问题,帮助教师制定出与之相符的教学环节,并指导教师找准教学的方向,从而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活动。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要在备课期间明确如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识写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重点,理解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创建美好家园的观念。
在备课期间,教师要能够吃透教材内容,对其中的重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使目标的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认知,不能过高或过低,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进程。同时,还要使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当师生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时,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进而使得语文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会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特定的氛围,使学生置身其中,与教材内容产生情感共鸣,迸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进而专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例如,在学习到《九寨沟》一课时,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偏小,缺乏生活经验,对于九寨沟这个地方的认识不足,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课前为学生搜集和九寨沟相关的实景图片,让学生欣赏观看,使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视觉感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九寨沟的美,并赞叹大自然的神奇,此时,再带学生走进课文学习,去体会作者笔下九寨沟的壮观景象。当学生脑海中有了对九寨沟景象的具体认知后,再走进文章学习时,会对文字性的描述感受地更加深刻。又如,在学习到《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同样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好相關的视频资料、图像资料,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好,激发对于文章学习的兴趣。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创设需要紧扣教材内容,要使学生通过情境引发对文章学习的兴趣点,如果脱离教材内容,则会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
三、立足教材文本,注重启迪思维
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局面,教师将课堂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自行消化吸收,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要及时改善传统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对于学生思维的启迪,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思考问题,交流表达思想,真正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学习到《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教师要立足教学文本,出示相关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比如在阅读文章后让学生思考:(1)自由默读1~3自然段,看看作者钓到鲈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2)学习放鱼,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这种变化的?当教师依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而不是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提升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激发课堂活力、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高效可行的教学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改善,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丽.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浅析“自主参与”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J].小学生(中旬刊),2017(6).
[2]林慧贞.凸显主体地位,提升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发展的实现措施探讨[J].课外语文,2016(5):25.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