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理论的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就业指导模式思考
2018-03-06周凌云
周凌云
摘 要: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自己能力和岗位需求匹配度不高的情况,并由此导致频繁跳槽,这是高职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遇到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高职院校的工科专业相关老师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其中利用胜任力模型,在学生入学时就着力于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毕业时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一种提高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就业指导效果的有效思路。
关键词:胜任力 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a)-0-02
依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高等教育学生数据,2018年全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820万人,其中专科学生数量超过350万,而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等工科类专业人数占比超过20%,高职院校毕业人数再创历年新高,年年都迎“史上最难毕业季”,一年更比一年难。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学校,需要为各类基层企业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尤其是广大企业急需的工科类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苦于无合适人才可用,毕业一年内学生跳槽率比较高,人职匹配度不高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与难点。“胜任力”这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旨在以能力需求出发,构建企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这一观点逐渐被企业以及教育界接受,是目前高校研究就业指导的重点方向。基于胜任力理论,构建适应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新模式是诸多高校的选择之一,而高职院校的工科专业如何根据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保障,是呈现在高职院校面前的新课题。
1 胜任力及相关理论的内涵
在胜任力理论研究众多定义中被广泛认同并使用的是 Spencer夫妇(1993)提出的“胜任力是指能够用来区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一般者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知识、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认知或行为技能等,即任何能够被科学计量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基于胜任力理论,从企业的需求和新员工的特质角度,更突显自我认知的适配性、系统性,更好地做好未来导向的人职匹配。胜任力是强调人员和职位的匹配程度,可以根据岗位需求建立胜任力模型,再将岗位的就业胜任力拆解,对学生进行专项培养。
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即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胜任力分为通用胜任力和专业胜任力。通用胜任力是一种通用素质,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潜在的特质,包括求职能力和职业维持与发展能力。通用胜任力是个综合概念,包括知识、技能,以及其他诸如动机、态度等个体特征。专业胜任力是指相关人员具备从事一定领域的工作或者可以处理好特定行业事项的一种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通用胜任力和专业胜任力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胜任力识别的最有效方法是构建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是指个体胜任特定任务角色所需具备的胜任力构成要素的集合,描述理想员工所应该具有的特征,包括知识、态度、技能、品质要求、自我形象等。它是对优秀员工的核心能力进行不同层次的定义以及相应层次的行为描述,确定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关键能力以及熟練程度。
2 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工科专业是高职院校重点的人才培养专业,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均开设有各类工科专业,如何有效地构建工科学生的就业指导模式是众多高校不断探索的课题,然而受限于诸多因素,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依然存在一定问题。
2.1 就业指导缺乏与工科专业的结合
目前各高职院校基本是以课程教学为主,穿插讲座等其他形式为辅的就业指导体系,并未专门为工科专业学生制定特殊的就业指导计划,常规的模式是给大一新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三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平时通过就业知识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面试等形式促进学生对就业相关知识的掌握。
在高职院校中,工科专业重点学习内容就是专业实践,而学校开展就业指导是普适性的,适用于各类专业学生,未能与工科专业特点相结合,对学生就业指导缺乏岗位针对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不够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很多教学任务是由辅导员担任,他们进行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就业指导能力,然而许多人并没有与工科专业相对应的专业背景,因此在与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时无法结合工科专业自身,不能为工科专业学生解答实际就业中可能存在的与专业相关的内容。而专门从事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研究内容为课程教学,并没有接受就业指导课程的培训,许多时候只能进行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无法做到兼顾。
部分高职院校选择跟企业合作,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给学生开展系列讲座,但是由于教学时长短,不系统,部分讲座内容衔接不够合理,影响力有限,无法实现长期有效地辅助学生的就业工作。
3 胜任力理论构建工科专业指导模式思考
3.1 在工科专业内构建学生就业学习胜任力模型
就业胜任力分为通用胜任力和专业胜任力,通用胜任力主要指自我认知、团队协作、高效沟通等能力,专业胜任力则是与企业岗位需求,岗位特色相结合的胜任能力。为提高学生就业胜任力,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在制定每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去企业进行调研。根据企业的岗位需要总结出各专业所需人才的通用胜任力和专业胜任力,构建胜任力模型。在课程设置时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课程,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等能力。依托第二课堂以及就业指导课程等形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团体合作、高效沟通等能力。即从入学教育开始,将构建好的胜任力模型贯穿到学生3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在专业课程内部提升专业胜任力,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提升通用胜任力,以两者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3.2 构建满足胜任力教学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提升学生的就业胜任力,不仅需要教学体系的改革,更需要完整的胜任力体系的师资队伍。各工科院校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应当充分考虑将专业教师与就业指导教师相结合,建设一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胜任力的师资队伍。
首先,对专业教师进行就业指导培训,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专业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仅停留在专业知识讲授中,需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将企业就业知识结合在专业学习中,使学生在课程中既学习专业知识,也了解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就业常识。
其次,就业指导老师进行工科行业知识培训,一般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多是辅导员,平时事务繁忙,自我学习有限,学校需多提供结合专业知识的就业胜任力等相关培训,提高教师授课适应性,满足工科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同时要不断完善胜任力师资体系,组织专业课教师和就业指导老师共同备课,构建适应工科专业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
最后,高职院校工科专业需要强化社会师资队伍建设,企业是学生的最终接受者,每个企业对学生的胜任力要求不一样,因此需要吸纳更多地企业投入到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培养中来。基于胜任力理论,签订订单班的企业可以提前介入学校教学中,将岗位需求提供给学校,学校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通用胜任力和专业胜任力。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将学生送往企业进行实习,检验学生岗位的胜任力。再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利用教练技术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完善胜任力模型。
4 结语
高职院校的工科专业是为广大制造业企业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这项工作对我国基层制造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培养适合人才需要高职院校的工科专业教师、企业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各类高职院校的工科专业需要依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性,构建适应自身专业特色发展的就业指导模式,只有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实现全程化就业指导,加强与企业有效对接,从入学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胜任力,才能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参考文献
[1] 倪道安.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研究现状及展望[J].新西部,2018(1):122-124.
[2]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91-92.
[3] 邓欢.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工作分析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08.
[4] 张涛川.工科类专业“高职专科+预备(准)技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西轻工业,2011,27(11):203,205.
[5] 沈健,徐英哲.高校就业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J].学理论,2014(9):252-253.
[6] 张立波,沈健.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就業指导队伍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4):3-8.
[7] 傅剑.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研究[J].经济论坛,2013(6):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