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研究

2018-03-06李沂濛

科技资讯 2018年24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转型互联网

李沂濛

摘 要:互联网+已经变成一种发展潮流,对各行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互联网时代下,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求,社会的各个行业综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从自身行业特点出发,创新服务模式与转型。因此,本文将具体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创新,并且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馆转型策略,希望可以在图书馆管理当中真正将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 图书馆服务 创新 转型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c)-0205-02

互联网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其广泛推广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行为以及思维。图书馆传统的纸质版图书借阅、归还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要,更不能跟上整个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究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非常必要。

1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创新

1.1 服务理念的创新

从很大程度上,服务机构的服务制度以及服务模式的未来走向取决于服务理念,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促使商业消费以及服务提供者转变了服务理念。经过不断对市场进行细分,将环节进行分解,利用准确的市场定位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给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图书馆更加急切地展开创新与转型,需要抛弃传统资源为本的服务理念,转为以用户为中心的重组业务过程、设计服务的各项内容。

1.2 服务模式的创新

1.2.1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深入了解读者习惯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工智能产品的广泛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也出现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图书管理员要将线下借还书、报刊阅读等日常工作做好的同时,按照读者的阅读习惯创新服务模式,建立起互联网模式为基础的网络信息平台,让读者体会到全新的阅读体验。并且,读者还能够使用设备平台充分对学术讲座、交流活动等信息进行了解,进一步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1.2.2 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提升信息的流通速度

大多数的读者会选择图书借出阅读,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读书需要,图书馆要偏向于提高信息的流通速度。根据这点,工作人员要提高图书加工、上架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信息的流动速度。现如今,图书馆选择与书店展开合作,读者可以直接到书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这种方式就是把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前提基础,推动信息流通,具备较大的可信性。

1.2.3 简化图书借还流程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生产生活的节奏逐步加快,所以,时间就是财务。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为图书馆服务节省时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业务办理变得越来越高效,例如工作人员可以选择简化的借阅证办理、自助借书还书等工作方法,这样不仅有效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能够节省时间。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读者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1.3 服务策略的创新

1.3.1 完善图书馆服务基础设施,提高图书馆服务平台质量

建设基础设施就是互联网+与图书馆服务融合的重要基础,详细来讲,硬件设施建设当中要做好图书馆场地建设、停车场建设和办公设备、阅览作为等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软件建设中,做好图书查阅、阅览、借阅软件的建设,综合新时代读者的需求,开发出有助于读者便捷获取信息的软件。

1.3.2 精准定位服务,满足读者阅读习惯与需求

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信息的精准推送成为了图书馆服务策略创新的重要基础,这是按照读者阅读习惯的实际情况来明确的,按照读者的个性化需要,按照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特点、不同阅读目标展开的具有较强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定位,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为读者推送精准的服务。

1.3.3 图书馆馆员培训管理

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图书馆建设给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馆馆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利用创新的思维来展开对图书馆馆员有关业务的培训,增强图书馆馆员的业务能力、操作软件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1.3.4 增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服务宣传

利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来为读者推送相关信息,展开公益阅读、互联网阅读等活动,保证图书馆可以为读者带来更多的益处,给更多的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2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转型发展策略

2.1 重塑思维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进步,已经开始非常清晰地了解到,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中,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一定要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作用,推进图书馆与互联网+的深入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并且推进互联网+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动力,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尽量满足读者的需要。利用互联网+与图书馆的融合,真正发挥出大数据、平台思维等作用来充分分析读者的思维,为读者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2.2 培养人才

第一,完善培训体系,为了确保能够提高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充分满足读者逐渐增长的文化需求,图书馆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对图书馆馆员的合理培训,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能力,由馆员上升为情报专家。馆员培训属于专业性强、持续性、计划性强的工程,所涉及到的工作范围广,需要加强宣传力度、建立培训流程、完善保障手段等,良好地完善规范、制度化的培训体系。

第二,做好人才引進。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图书馆为了提供给读者优质的服务,保证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站稳脚跟,就一定要有充足的人才支持,所以人才引进便是图书馆转型升级最快捷的渠道。图书馆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按照部门设置、发展潮流等对所需要的人才全面考虑,确定人才引进的类型,从战略的视角、全局发展情况考虑,做好人才引进的具体规划。

第三,图书馆要健全工作绩效当作依据,由道德品质、知识构成、职业能力、发展潜力等要素组成人才评价选拔机制,从而选出符合需要的人才。

2.3 保证互联网+图书馆发展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针对各任务的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个要素间进行统筹规划,高效快速地实现资源整合,实现最终的目标。互联网+图书馆的服务机构需要进行顶层设计,更加快速地找到将来的发展方向。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加大图书馆的发展动力,确保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服务水平、科学管理,加快推进图书馆满足大众发展需求。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图书馆的顶层设计属于较为复杂的一个项目,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因此一定要综合政策标准、安全程度、人才保证、提升福利等方面实现统筹,尽量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产权、优化资源。

总而言之,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对图书馆来讲是一大机遇,也同样是一大挑战。为了更加快捷高效地服务用户,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主要是把广大研究工作者作为导向,最大程度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人性化的服务平台,创造出最佳的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为广大的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汪德彪.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创新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9):146-147.

[2] 姜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创新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7):63-64.

[3] 史朝霞,郎吉才.“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7):74,76.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转型互联网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浅谈工匠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传承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