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中的应用

2018-03-06苗仅想

科技资讯 2018年34期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社会保障应用

苗仅想

摘 要: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整个社会和谐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所以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手段,提升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效率和质量。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的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审计范围以及审计技术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充分满足新时期社会保障资金审计要求,需要在审计工作中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多方面优势,促进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社会保障 资金审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F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a)-00-02

要充分落实社会保障制度,一個重要工作环节就是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的多个方面都发生较大变化,要提升资金审计质量,需要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过技术优势,提高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当中的积极价值。

1 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中的应用

1.1 充分做好审前调查工作

在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中,要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首先就要在实际审计之前,充分做好审前调查工作,了解被审计单位使用的是哪一种系统软件,针对性地制定计算机审计方案。一方面,对社保经办机构实际工作中,整个业务处理流程实现充分、详尽的了解,结合相关信息进行业务流程图的绘制。通过这一环节的工作,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快速了解并掌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计算机审计方案,保证计算机审计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同时还可确定采集数据的初步范围。另一方面,要了解社保业务对应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以此清晰地掌握被审计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具体软件配置状态,包含常用软件和操作系统等。在熟悉系统基础上,可以更高效地采集与转出数据。最后,要对社保经办单位对应业务操作系统实现详尽的了解,着重掌握信息化社保管理系统的名称、功能、版本以及开发商等项目,还要掌握数据库系统版本与名称、自身数据格式以及可导出数据格式等方面,以此确定最佳数据导出方式,从而快速从被审计单位获取资金审计需要的电子数据。在充分了解情况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可以体现进行部分数据的采集工作,初步分析相关数据,从而选择最佳计算机审计方式与审计软件。

1.2 采集、验证并整理资金审计数据

大部分社会保障单位的财务系统当中,使用的均为大型财务软件,因此在采集数据方面比较方便和快捷。计算机审计成效,直接取决与业务信息数据采集工作能否成功,因此,需要充分重视系统数据采集工作,以保障计算机审计质量。结合审前调查工作相关结论,确定好合适的计算机审计软件与审计方案后,需要对数据采集范围、数据文件格式以及文件大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如果负责数据采集的审计人员比较熟悉被审计单位对应业务,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审计目标,有针对性地采集重点数据信息即可。根据审计署统一的要求,社保资金审计中一般需要准备48张审计标准表当作数据表,而被审计单位需要根据这些标准表提出的具体要求,从数据库当中将其原始表全部导出为AQL数据库文件。被审计单位在向审计人员提供要求数据之后,需要审计人员加强做好数据的验证以及整理工作。

在整理数据过程中,首先要转换数据格式,结合审计软件要求以及审计人员使用软件的实际情况,把与要求不相符的数据表文件格式或者数据库文件格式转为审计人员需要并与审计软件相符的格式。其次,要整理关系表。之前数据库系统通常会将一个表中包含的字段,划分成多个表保存,以降低冗余,不过这种形式会增加审计人员工作量,并存在较多麻烦。同时,一般都是用代码表示有相关的字段内容,并用一个单独的表说明代码含义。审计人员在计算机审计当中,要直观地认识相关设计数据,需要综合处理独立表,并在整理之后的表当中体现出代码含义,满足数据直观、完整的要求。

因为有的数据库当中包含的数量型、金额型数据字段被定义成字符类型或者其他类型,这种数据类型审计软件是不能识别的,而审计人员也不能通过其他工具软件核算数据。另外,审计人员还要加强关注标志用数据和日期格式数据,及时地对个别字段数据类型加以调整,保障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1.3 计算机审计分析

利用计算机进行社保资金审计,主要包括商业类居民投保、彩票类募集以及救济类政府等资金审计类型。对社保资金筹集、管理、指出以及使用效益等方面进行核查过程中,不同环节有着差异化的侧重点,需要审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利用计算机技术,充分、准确地核查社保资金。对社保资金实现计算机审计过程中,需要结合社保政策、审计经验以及审计规章制度等,构建设计分析模型,对各方面数据进行系统化分析。这一环节在计算机审计中属于关键环节,也充分体现了审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比如在身份证排序当中,对新农合年报销额超过规定金额的相关记录加以查询的时候,可以先设想某人的年报销金额高于规定比例,那么就证明医保管理有问题,按照这一思路进行SQL语句的编写,进而达到查询目的。

2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问题与对策

2.1 计算机应用在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当中,对计算机技术实现充分应用,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加以改进,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社保资金审计中的作用。首先,我国计算机审计缺乏完善的操作准则,导致很多审计方法与审计措施难以贯彻落实。同时很多审计人员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比较有限,难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及时开展审计工作。针对这一情况,需要社保部门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使工作人员可以熟练操作审计软件和SQL语言等。其次,计算机技术在应用中,存在诸多网络漏洞,安全性能相对较差,并且信息数据在计算机中保存,缺乏足够的保密性,而社保资金在计算机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入侵,导致原始数据信息被纂改,增加审计风险。再者,社保资金审计中,涉及到大量数据,并且数据活跃度非常高,导致审计效率比较低下。

2.2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中加强计算技术应用的对策

为了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中的重要价值,首先,需要完善的建立计算机审计准则,构建系统化的操作规范和操作体系,确保审计人员在计算机审计中能够有章可循。在社保资金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需要对计算机审计准则实现动态调整与完善,保持准则的高度有效性。其次,要强化内部控制审计信息系统建设,特别要强化政府审计信息系统,对违规违法行为要全面揭示,并做好内控测试工作,充分防范各方面审计风险。

3 结语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增强审计人员的执行与监督力度,扩大审计影响力,及时发现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与提取等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相关部门及时纠正与处理,全面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作用。基于此,需要在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中,高效应用计算机技术,并重视计算机技术中面临的问题,采取必要解决对策,以充分提升社保资金计算机审计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戈,包涵郁.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4(1):124-125.

[2] 洪斌.计算机技术在社保资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审计文摘,2006(6):57.

[3] 吴运清.计算机审计环境下加快和深化社保审计转型的分析及建议[J].审计,2009(4):24-26.

猜你喜欢

计算机技术社会保障应用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探讨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基于矩阵LU分解的并行处理
政府机关档案计算机管理的有效应用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