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动控制理论下构建智慧课堂

2018-03-06周华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智慧文本语文

周华芳

在教学中,师生精力的付出与收效的比值即为效率。既然是一个比值,那就会出现高效、低效或是无效的现象。教师追求的是高效的课堂,这就是智慧课堂的核心。“智慧课堂”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智慧教学和学生智慧学习同构共生的课堂。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智慧教学是建立在充分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基础之上的,以此来促进学生智慧学习。库尔提出的“行动控制理论”为“智慧课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行动控制理论

行动控制又称意志力,指的是个体不顾其他竞争意向的干扰,仍然能维持并启动其所承诺的意向。学习是目标导向性极强的活动,行动控制在学习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行动控制心理运作模式包含认知偏好、情绪偏好和执行偏好三个子系统。当三个子系统协调一致的时候,个体就能顺利排除分心物的干扰,专心致志于当前学习任务的完成。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积极的情绪干预,可以使学生行动控制水平发生质的变化。

二、建构智慧课堂

基于“行动控制”的相关理论,教师首先应“谋其形”,即正确而全面地认知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如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教学内容的主次难易、环境中的干扰因素等;其次“任其势”,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策略,营造和发挥教学场域、教学工具的积极功能等,来调整学生的情绪偏好,唤醒学生的行动控制,启动学生行动控制的逆转动机,以达到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提高既定目标达成的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贏得师生共同成长的效益,实现智慧课堂。教师要追求这“高效”,就必须把控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绪中。那么,如何把控语文课堂中的节奏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亦张亦驰,巧设提问

古语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同样,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既要有革命者慷慨激昂般的陈词,也要有小溪潺潺流淌似的舒缓,做到张弛有度,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苏教版国标本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次》的第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着重描写的是蜘蛛织网的过程,为布鲁斯重新树立信心、进行第八次抵抗埋下了伏笔。教师以中心问题的“张”来触发学生灵光闪现的“驰”,引导学生品味了文章的语言,感悟到了蜘蛛的那份执着与坚持,这也正是布鲁斯王子的精神所在。准确、恰当、巧妙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积极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联系,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师、生、文本之间真正的课堂“对话”,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亦加亦减,合理布局

众所皆知,一篇课文的精彩段落,我们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多方面来进行不遗余力的学习,体会人物品质和性格特点;相对次要的段落,我们要惜时如金,如蜻蜓点水般略知便可。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运用其丰富的想象、联想来加一加,把无形、无声、无色、无味的事物滋润得有形、有声、有色、有味,这样的品位,能使学生获得独特的、真实的感受,语文素养就这样得以提高。相反,次要的内容则要减一减,一笔带过。

(三)亦动亦静,扶放相依

陶行知先生提倡“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在课程改革刚开始那段时期,“小组合作”“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这样的形式充斥着我们的课堂,课堂上看似热闹得很,却因为缺少了学生的安静思考,而使学生毫无收益。慢慢地,我们在不断的摸索中明白了,这所谓的“动、静”绝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语文课还是要有语文的味道。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教师再来引导学生带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正是有了相对的动,才显现出了静的必要性、合理性。建立在动基础之上的静才是有意义的,反之,为静而静,是没有根基的、盲目的,注定不能深入学生心中。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动静相依,紧扣语言文字来引导学生细细揣摩,使学生能真正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习得学习的方法。动静结合的课堂,语文味十足,才是真正热闹的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亦情亦理,由表及内

语文课除了要“味道纯正”,还要“情理交融”。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还必须让学生从文本中跳出来,推敲词语、领悟经典,理清作者思路等,获得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苏教版国标本语文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一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运用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理解中心词“瞬息万变”;而后紧扣中心词提问,引导学生说说云雾还会在瞬间发生怎样的变化。课堂教学中,光有情感的体悟是浅层次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情感中走出来,获得理性的认识,学生才能形成真正的语文能力。通情是达理的渠道,达理是通情的目的,情理交融,课堂才彰显智慧,才能提升教学的实效。

总之,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不断调控学生的行动控制机能,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正确把控课堂教学的节奏,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系统,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正的阅读享受,真正地提升语文素养,向智慧型课堂迈进。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慧文本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