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讲解式教学走向探究性学习
2018-03-06沈连英
沈连英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教学方式是讲解式。讲解的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在讲解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听讲、记录、读背、做题,而不是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或交往互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主要是围绕课文内容,在封闭的语文课堂中进行,而不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或活动中进行。虽然这种讲解式教学适用于语文的任何教学内容和所有的学生,但是依据当代认知科学和学习理论,这种以学生静听、独学、非情境、非活动化和单一学习方式为特征的讲解式教学,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探究、自主建构知识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得如火如荼的当今教学中,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性。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了追求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经历从讲解式教学走向探究性学习。具体来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实现如下改变:
一、改变课堂上学生仅仅通过静听来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活动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
在讲解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静听”,老师要求学生安静地听讲,及时记录就可以了。但由于很多课文超越了学生自身的生活与经验,因此这些从教师那里听来的知识很难被学生真正地理解内化,而且,许多语文能力和素养,学生是无法通过静听来获得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从“生活”中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实践体验法”等手段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例如,教学《恐龙》一课,学了第二自然段后,师问:学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收获,用你最拿手的方式展现。爱绘画的学生进行了“恐龙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现场绘画创作;爱写作的动笔写下了各种各样的恐龙;爱演讲的索性上讲台进行了“恐龙家族”的即兴演讲。依据他们的个性差异,老师都给予了肯定、鼓励。课堂生成丰富多彩,他们在“做”中获得知识,在写中培养能力,在说中发展素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个性发展。
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仅是在听讲,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自主探究,不仅动了手,动了脑,动了嘴,而且更好地学到了课文的重点知识,从而达到了学得牢,学得灵活的学习效果。
二、改变课堂上学生仅仅是“独学”的学习状态,倡导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
在讲解式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表现为“独学”,即每个学生只管自己学自己的,似乎学习纯粹是一种个人活动。但对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活动,离不开同伴的互动、合作和交流,因此,语文教学中,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的共同交往对话活动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例如,三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去调查校园各种树木的名称及数量。活动中,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去完成,有的同桌共同分享所查的资料,等等,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还写出了用在草坪上爱绿护绿的环保标语:小草冲你微微笑,请你脚下绕一绕。读着这些标语,我心底不禁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修养所激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独学,而是在与同伴的互相学习中,相互切磋,相互借鑒,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习得知识,培养能力。
三、改变以课本为载体的直接传授中获得知识,倡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在以课本为载体的直接传授中获得知识,往往不能有效地掌握内容,只是通过读背等强硬式记住知识,生搬硬套地迁移与运用。长此以往,知识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困难起来。当代情景认知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当探究合作学习被镶嵌在运用该知识的社会和自然情景中时,学习才有可能变得有效。因此,我们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时,还要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学习语文。首先,要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自然这个真实的大课堂,把学生从封闭的语文小课堂中解放出来。其次,借助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四册《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时,教师可首先出示多媒体课件把台湾蝴蝶谷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中飞舞”“林间穿越”“上下翻飞”的迷人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感受蝴蝶谷里到处是蝴蝶的景象。接着,把与画面对应的文字显示在屏幕上,通过画面与文字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蝴蝶谷的奇观。
四、改变讲解式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满足学生探究学习的需要
当代差异教学理论表明,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也不能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佳的发展。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机会,让每个学生有机会运用其智能优势,采用与其学习风格相符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读读、画画、想想,眼、手、口、脑并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学习《荷花》一课,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己朗读后画简笔画:挨挨挤挤的荷叶像个碧绿的大圆盘,全开的、半开的、将要开放的不同姿态的荷花。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在画画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读与画的结合中,感受到了荷叶的数量多、形态和颜色的美,并且理解“冒”一词体现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体会到在绿叶衬托下,荷花的美丽容颜。这样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交给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
现代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活动、合作、情景、多样化构成了有效学习的四大要素,同时,它也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紧紧抓住“活动学习”“合作学习”“情景学习”以及倡导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才能使我们传统的讲解式教学走向探究式学习,才能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加有效!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八坼小学江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