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
2018-03-06房敏
房敏
在小学阶段,除了基础的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之外,还特别有思想品德这一课程。小学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基础,科学知识的学习必不可少,思想品德的教育也是重中之重,这部分的教育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素质和品质,在小学的学习和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现如今,我们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不能只是通过照本宣科,应该多通过实践来进行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
新课改的背景下,老师和家长越来越重视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對社会来说,需要的不仅是高知识、高学历的人才,相比之下,更需要受过良好品德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越来越重要了。传统的教学更重视知识的教授,思想品德课程大多只是照本宣科,不管学生是不是真的受到教育,老师只管将课本内容教授给学生。现在应该改变这种模式,将课本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身边的小学生缺乏爱心、说脏话、不尊敬父母长辈等,有很多不规范的举止和不道德的品行,究其原因,就是父母和家长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重视。马克思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生活的环境对每一个小学生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常说,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这就说明了环境对塑造人的重要性。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四个老人、两个成人和一个小孩的组合非常常见,这就很容易导致家长溺爱孩子,无限制的宠爱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这就是德育教育出现问题的最根本原因。管仲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思想品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它是影响人一生的要素。在小学教学中,重视品德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在学会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怎样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一)互换角色,变换角度,相互理解
强制的知识灌输是没有办法让学生从心灵上受到教育的,就拿孝顺父母来说,如果老师只是照着课本讲授,告诉学生应该孝敬父母,对学生来说,这四个字只是课本上的汉字,并没有什么意义,更不要说从心里理解并产生共鸣了,但是如果老师在课后与家长合作,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进行角色互换,家长来当孩子,小孩来做家长,双方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进行一段时间的生活和学习,学生可以知道父母养育一个小孩的艰辛,家长也可以知道孩子每天都在想什么、做什么,这样互相理解,学生们就能够深刻认识到家长的不易。这样的教学方式新颖有趣,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学生自己体会做父母的感觉,也就能理解和感恩父母,结合课本知识,真正做到孝敬父母,这样就可以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一些优良品质了。
(二)多开展实践活动,知行合一
思想品德教育这门课程不应该只重视课堂上的教学,相对来说,这是实践性更强的一门学科。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结果。比如,老师教导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时,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们利用活动课等时间去养老院探望老人,学会尊老爱幼,或是帮助清洁工清扫马路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助人为乐的成就感。通过自己的参与动手,深化思想里的雷锋精神,做到知行合一,这样的教学方式更适合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三)家长老师相互合作,共同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知识好教,人难塑造,思想品德教育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老师的工作,老师在学校教导学生尊敬父母,孝敬老人,但是到了家里,家长照样溺爱孩子,这样的话,老师的教导只会功亏一篑。要知道,家长是老师教学最有力的支持者,一定要共同合作、一起教育,两者缺一不可。学校学习这样的渠道毕竟是比较单一的,老师只能在校园对学生进行教导,但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约束和教育就需要家长的配合了。校外的实践机会相对于学校更多,家长应该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和实践,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自己思考,亲身体验来培养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家长是最了解学生品性的,可以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来锻炼、教育,因此在实践活动中,老师要认识到家长的重要性,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共同教育学生,让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活动更有成效。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锻炼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同生活实践相结合,由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徐州市王杰小学江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