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爱”写在你的手心里

2018-03-06陈传贵方九维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评价

陈传贵+方九维

一、“乡村流动课堂”服务项目研究的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经查阅资料,全国有5800万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极易产生认识、心理发展的异常。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人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南京市教育局组织成立了“南京教师志愿者联盟”,六合区教育局也同时号召全区教育工作者努力为需要帮助的家庭和孩子搭建一个平台,开设一个窗口,提供一个途径,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形成以志愿者服务为荣、在帮助他人中提升自己、不断锤炼师德师风师能的浓厚氛围和自觉追求。

我校近50多名党员干部和青年教师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报名参加“教师志愿者联盟”活动。就这样一面水泥墙、一块小黑板、一支白粉笔、一张长条桌、一群留守儿童、一队志愿者,凑成了一个极其简易的课堂,我们称它为“乡村流动课堂”。

二、“乡村流动课堂”服务项目研究的价值

1.社会价值。我校现有学生1117人,留守儿童830人,留守儿童比例高达74.3%,通过乡村流动课堂活动开展,我们发现安定了这部分儿童,在外工作的家长能够踏实上班,和老板订立了长年协议,增加了收入,也免去了两头奔跑之苦,去年“六一”儿童节上孩子表演诗歌,朗诵一句“我参加了流动课堂,爸爸、妈妈您安心上班吧!”曾经让多少人泪流满面,让教师信心倍增,此项目对建立稳定、和谐、友善的社会局面颇有助益。

2.教育价值。我校的综合教育质量一直已处于全区同类学校一、二等奖格次,作为一所乡镇中心小学,还要提高,对留守儿童施以“重拳”,结合“短板理论”,开展此项目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此项目可以把多彩的课堂送到孩子的家中手中,让学生周末充满了乐趣,一定程度填补了情感空白点,融洽了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此项目可以培养参与教师乐于奉献的价值取向,弘扬社会正能量,提高教师在群众心中的美誉度;此项目还可以为教师多渠道了解学生提供了途径,为实施后期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3.科学价值。乡村流动课堂开展,还能让我们发现儿童还蕴藏着积极的一面,正是因为“留守”之憾,他们也有一般儿童所不具有的优势,他们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留下了许多可以亲力亲为的空间,为历练自己留下了余地,正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许多生活困难必须自己解决,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由于认识的偏颇,这样的教育契机没有得到适当的挖掘。

三、“乡村流动课堂”服务项目预期目标

1.通过深入村组的志愿服务,建立与社区、家长之间的良好关系。

2.让参加活动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学习的乐趣。

3.动员多方力量,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改善家庭学习的条件。

4.通过开设家长学堂,让农村孩子的家长学习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技巧。

5.乡村流动课堂个案追踪。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不仅要有整体的管理思路,还要实施个案管理,实施长期跟踪帮扶教育。

四、“乡村流动课堂”内涵的重新定位与再理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课堂的逐步深入,我们发现一块小黑板、一支白粉笔,已经不能适应孩子的需求,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重新定位我们的乡村流动课堂。

1.乡村流动课堂的内容,不能局限于学科类课程,还应该向艺术类、生活类课程延伸,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的本领。

2.乡村流动课堂教师团队,应逐步向教师外群体拓展,随着大学生、乡镇干部、村部成员、医护人员、司法人员、学生家长等乡村志愿者的加入,乡村教师群体日益丰富,可选择余地大为增加,并且这些成员有些具有精深的专业素养,为课堂内容的科学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乡村流动课堂的形式,不宜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应充分考虑周末没有校车接送,孩子爷爷奶奶接送困难,应根据家庭位置,就近分散到各个站点。课堂组织形式不宜多采用讲授,应以动手操作为主,因为在平常的学习中,知识已经在课堂上传授过了,儿童缺的是动手能力,例如,肢体突遇流血,怎样自己止血,乡村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如果加以培训,自我救护的实用性大为增强。

4.乡村流动课堂,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乡村儿童从总体来看,往往显得不够大方、主动,我们依托流动站建立流动点,特别强调根据兴趣自愿组合,选取有某些特长的孩子做负责人,先对他们进行培训,然后辐射整体,强调儿童的自我教育。

5.建立儿童个人档案,对孩子从开始参加流动课堂到毕业进行记录,确保每个儿童个体的健康成长,把学校的群体教育与流动课堂的个体教育结合起来。

五、“乡村流动课堂”服务项目建设的内容

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在学校有教师的指导,在周六、周日留守的缺陷被放大了,更需要老师的陪伴,这也决定了流动课堂的成长壮大必然在校外。

1.建设乡村流动课堂中心服务站

我们准备依靠学校周围社区的划分,建立4个流动站,辐射周边施教区。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流动站的社会资源存在明显差异,巴山社区的硬件条件好,村干部积极配合,阮郑社区老百姓参与热情高,自费整修了1间民房作为流动课堂;玉王社区交通方便,学生人数多;孙井社区环境优美,紧靠风景如画的河王湖。通盘考虑4个流动站人、财、物的合理配置,特别是师资力量的合理配置,配置好随机性较大的大学生村干部、高校大学生,根据他们授课的内容,结合站点资源和学生的喜好,整体盘活,力求取得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endprint

2.建设乡村流动课堂同伴互助点

学校每个流动站的学生主要是附近的留守儿童,基于方便的学生目的,但也给流动课堂课程设置带来另一方面的困难,学生的兴趣不同,需求不同,要求也不同。为此我们还在社区成立了流动点,这些点就设置在孩子家中,每个点3~5人,社区内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需求,这些点主要采用跑教的形式,一个老师负责2~3个点,老师不在时,选择一名在本小组内表现好的学生负责维持纪律和培训其他学生,学生辅导学生,教师采用电话答疑、现场指导、导师制等多种形式管理。这些兴趣相同的孩子在一起,学习互助,既是同伴,也是玩伴。

对跑教教师和管理培训,以适应要求是一個关键,另外对所在点家长的培训,也显得很有必要,联合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如下结构:建立以“校”管站,以“站”管“点”的管理路径模式。

3.建立留守儿童个案追踪

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不仅要有整体的管理思路,还要实施个案管理,实施家庭跟踪帮扶教育。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状况、、经济条件的差异、情感需求,选择不同的老师,选择不同类型的帮助。

4.流动课堂的服务具体内容

(1)组织服务点附近的同学开展趣味活动。

开设了手工、剪纸、游戏、家庭教育与安全、趣味英语、数学与生活、阅读大自然、郊游等课程,力求全面综合锻炼、培养学生。

(2)开设家庭教育讲堂。

我们利用村民送孩子到服务点的机会,联合司法部门将普法教育送进村,联

和计生部门将人口知识宣传到户,宣传农村有关政策等,进一步加深了地方政府、学校与老百姓的沟通和理解。

(3)开展亲子活动。

(4)组织阅读、朗诵以及多种形式的艺体活动。流动课堂的教学内容以“趣”为基调,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

六、“乡村流动课堂”评价体系设计

为了更好地激励、反馈、提升流动课堂的质量,我们还要设计一套评价流动课堂的体系。

1.对儿童、教师、站点三位一体的评价设计

(1)对儿童的评价。建立以儿童自评、互评为主体,家长、流动课堂志愿者参与的多主体评价体系,保护儿童的积极性,根据儿童的需要,及时调整流动课堂的内容与形式。

(2)对流动教师的评价,以留守儿童个案为主要评价依据,通过儿童成长的前后对比,结合学生、家长、社区的评价。

(3)对流动站点的评价,既要考虑到硬件的变化,也要考虑到软件的变化。突出流动课堂品质的考察,兼顾社会宣传的正面影响。

2.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的评价设计

在评价过程中,注意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结合起来,既要在每学期给孩子一个终结性评价,还要把注意平时的形成性评价,鼓励孩子在活动中积极表现。

3.流动课堂特色评价设计

在每次的流动课堂中,我们还开发了一套奖励机制,在品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3个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表现优秀,流动教师可以签发青苹果流动课堂书签1张,获得6张书签可以兑换青苹果流动课堂奖章1枚,获得6枚青苹果奖章可以兑换红苹果奖章1枚。

七、“乡村流动课堂”项目拟创新点与方法路径

1.理论创新,构建乡村流动课堂育人范式。乡村流动课堂由于吸纳了大学生、乡镇干部、村部成员、医护人员、司法人员等成员,有利于开展各门专业课程,例如,司法人员的“防诈骗”五招,医护救助三字经,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他们毕竟不是专职教师,活动需要相对的规范,对课堂内容、形式、方法、结构有一个规范,流动课堂的开展,有利于从理论层面寻找、提炼、总结出适合留守儿童的范式,为今后的流动课堂提供借鉴与依据。

2.实践创新,流动课堂的广泛开展,缓解了农村儿童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的性格特点。农村儿童由于父母监管的缺位,隔代监管的越位,这些孩子往往生活功能弱,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指导帮助,孩子的生活能力显得低下;自控能力低,容易激动,对自己的情绪不能控制;学习成绩差,在学习上没有人指导,学习成绩可想而知;价值观念扭曲,抚养管理的爷爷奶奶多存在补偿心理,在金钱上进行补偿,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太少。流动课堂的实践可以化解这些遗憾,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建立以“校”管“站”,以“站”管“点”的管理路径模式,以“校”管“站”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主动联系周边学校、社区,吸收社会爱心人士,参加到“培根人”志愿者团队,增强教师团队的质量,主动联系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团体,争取人力、财力的支持,为站点的建设做好人、财、物的准备,同时精心美化四个站点,以“站”管“点”就是充分发挥站点的师资资源和器材资源,对流动点进行帮扶,充分发挥流动站的阵地作用,建立教师跑教,以生管生的实践路径模式。

八、“乡村流动课堂”成果预设与经验推广

1.形成一系列优秀的“流动课堂”课例,以视频影音、录像照片的形式保存,现在街道内观摩学习,再逐步在市区内推广。

2.通过对流动课堂的开展,整体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弥补农村与城区学生的差距,达到教育均衡的效果。

3.形成若干个校站点。把现有的4个流动站构建成硬件水平高、配套软件新、师资力量强、儿童兴趣浓的新型流动课堂活动站,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构建16个左右的流动点,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4.形成“流动课堂”教育范式,为项目积累了理论成果。

本项目教学成果不仅适用于农村儿童,也适合城镇儿童,待项目成熟,预期准备借助社会媒体加以推广,借助一直支持活动开展的教育行政部门、关工委加以推广,借助参加流动课堂的社会志愿者加以推广,借助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父母加以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留守儿童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