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少年科学院的早期建设
2018-03-06陈会云
陈会云
少年科学院是少年儿童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技能的阵地与载体。建立少年科学院有利于少先队组织借助各种教育资源,调动各种教育力量,切实推进少年儿童科技教育。我校的科技教育经历了从“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到省少年科学院会员单位的过程。几年来,我们努力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队员的科技素养和综合素质。下面谈谈我校少年科学院在早期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的探索。
一、围绕一个目标,明确少年科学院的定位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它倡导队员在辅导员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少年科学院是组织队员通过研究性学习接受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深入浅出的道理和充满情趣的方法,增加少年儿童对科技的好奇心和兴趣;通过富有激励的方式,鼓励少年儿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动手解决。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辅导员和小院士中明确:我校建立少科院就是要让队员们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接受科学教育,以培养队员的科学态度、情感,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能力以及科学行为、习惯等为基本内容,以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队员科学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现两个转变,抓住少年科学院的特点
1.学习内容的转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学习,许多情况下,队员们没有调查、观察现象,不能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所读到的许多科学知识是他们不熟悉或不关心的。在少年科学院中,队员们学习的内容不能局限于书本中的知识,而要引导他们在生活、社会、自然中学到大量书本中没有的科学知识。在我校少年科学院中,凡是需要动手做的事物都可以是队员们研究学习的内容,从总体上来说,主要分为科技实践创新类和机器人探索研究类。
2.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是队员被动地接受现成结论,机械地记忆科学知识,往往使求知欲强的队员感到厌倦。在少年科学院中,要让队员自己经过实践研究,学会如何观察、质疑、操作、交流,让他们主动地探究问题的答案,逐步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步培养发现、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校的少年科学院中,队员们通过动手动脑、奇思妙想、实践研究学到科学知识,积累科学技能,多人次在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三、把握三个关系,发挥少年科学院的优势
1.少年科学院与雏鹰争章活动的关系。“雏鹰行动”中的主体内容“雏鹰争章”活动要使队员学会生存,自强自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这也是少年科学院的最终目的。所以,少年科学院活动要与“雏鹰争章”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利用多方面的社会资源,创造多种条件,帮助少年儿童自主地完成“科技奖章”的定章、争章和颁章的各个环节,高水平地完成相关的训练项目。
2.少年科学院与体验教育活动的关系。体验教育重视培养队员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教育小课题研究,更重视通过探究性活动培养队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借助少年科学院可使体验教育小课题研究做到正常化、系列化,可进一步丰富体验教育活动的内涵。我校少年科学院“生态环保”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方式就是体验教育小课题研究。2016年3月,在“我是美丽江苏小主人”生态环保活动评比中,我校1名同学获得了“优秀环保小课题”一等奖,“陈小环保小社团”获得了“优秀红领巾环保小社团”奖,2名老师获得了“优秀红领巾环保小社团辅导员”和“优秀环保小课题指导老师”奖,学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3.少年科学院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不过分强调学科的界限,是为了完成某一课题,以队员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队员主体性的、创造性的体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活动。少年科学院也能突破学科的界限,以一些综合性的内容为研究对象,结合队员和学校的实际开展研究活动。少年科学院所进行的研究能够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帮助。2014年3月,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红领巾科普主题实践活动”获三等奖。
四、做到五个结合,保证少年科学院的实效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以学习科学知识为主,课外以动手实践为主,课外成为课内的延伸与补充。我校少年科学院注意发挥科学、科技、综合实践课和科技兴趣小组的作用,满足队员科学理论的需要,并进行必要的實践操作。课外,队员们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安排时间进行研究。
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阵地是队员们最正常的活动场所,而校外阵地是他们活动的必要补充。我校少年科学院能正常利用好校内的科学工作室、数字化科学探究室、科学实验室、科技展览室、航模比赛场等阵地,并带领队员们走进企业、工厂、农村,进行参观调查,学习了解科学知识。
3.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研究性学习本身就包含了动手、动脑两个方面,只有既动手又动脑,才能搞好研究。我校的少科院更强调手脑并用,我们坚持本着“动手动脑,心灵手巧”“从小动手又动脑,长大才能搞创造”的思想指导队员进行研究,努力使他们手巧脑灵。
4.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少年科学院活动要坚持群众性,面向全体队员,为他们学习科学技术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教育他们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同时又要重视通过因材施教,发现、培养具有突出科学素质的队员,建立起一支骨干队伍。2016年4月,在市首届青少年创新市长奖评选活动中,我校有4名同学入围现场答辩,不但入围人数多,而且是全市唯一有学生人围的农村小学,最终我校2名同学获得了市长提名奖,是县区所有学校仅有的。
5.日常活动与参加竞赛相结合。少年科学院要开展好日常的活动,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要积极主动地组织开展或参加有关科技竞赛,以检验活动的效果。我校少年科学院能定期开展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航模、车模等比赛,认真组织参加全国、省、市、县举行的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竞赛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被评为省、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