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球孢白僵菌对茶园茶小绿叶蝉的防治试验

2018-03-06李大为吴维权郭志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球孢皂素白僵菌

李大为+吴维权+郭志明

摘要:进行40亿/g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 Vuill)600倍稀释液防治茶园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的试验。结果表明,14 d后防效最好,达75.9%。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 Vuill);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02-0073-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02.018

Abstract: The test of using Beauveria bassiana 600 times to prevent Empoasca pirisuga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4 days later, the control effect was best, which was up to 75.9%.

Key words: Beauveria bassiana; Empoasca pirisuga; control effect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是湖北省广大茶区茶园主要害虫之一,湖北省年发生8~11代,大部分茶区常年发生两个危害高峰,危害时间长,如防治方法不当或使用药剂不合理,不仅可造成夏秋茶20%以上的损失,且容易使茶小绿叶蝉对防治药剂产生抗药性,导致越防治越危害严重,加大茶叶农药残留超标风险,同時杀死大量天敌,破坏茶园生态,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减少化学农药防治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且能有效地防治茶小绿叶蝉,特选用了一种广谱性昆虫病源真菌即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 Vuill)防治茶园茶小绿叶蝉,为大面积防治推广提供可靠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安排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选择土壤肥力、茶树品种、管理条件一致的茶园进行。

试验药剂:400亿/g球孢白僵菌WDG(山西绿海农药科技有限公司);对照药剂:30%茶皂素+中药提取液(武汉安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A.400亿/g球孢白僵菌[1-3]WDG 800倍稀释液,有效成分840 g/hm2;B.400亿/g球孢白僵菌WDG 600倍稀释液,有效成分1 125 g/hm2;C.30%茶皂素[4,5]300倍稀释液+中药提取液300倍稀释液,有效成分1 000~1 500 g/hm2;D.30%茶皂素200倍稀释液+中药提取液300倍稀释液,有效成分1 500 g/hm2;E.清水对照,共5个处理,每处理110 m茶行,5行4次重复(设保护行),每重复小区22 m,拍网调查10网,药液用量675 kg/hm2,每个处理药液量11.25 kg。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处理四周茶树为保护行带。

1.3 方法

2017年6日1日16:30进行喷药试验,此时为当地茶小绿叶蝉第一高峰始期[6-10]。用贝琪牌3WBD-16型电动喷雾器,施药时喷雾器工作压力为0.1~0.2 MPa,喷雾孔片为0.5~0.8 mm。在茶蓬面及两侧均匀喷雾,药液用量675 kg/hm2,每处理药液量11.25 kg。

喷药前调查各试验小区茶小绿叶蝉基数,药后3、7、14 d分别调查残存虫数,每次调查于当天10:00左右,进行拍网调查,每试验小区拍10网,分成、若虫记载,计算各处理的防治效果。

依据GB/T 17980.58-2004标准,药效按如下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数-施药后虫口数)/施药前虫口数×100%;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其中,PT0为药剂处理区药前虫数;CK0为清水对照区药前虫数;PT1为药剂处理区药后虫数;CK1为清水对照区药后虫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药后3、7、14 d的调查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400亿/g球孢白僵菌WDG 600倍稀释液药后14 d对茶树茶小绿叶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药剂处理A、B药后3 d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42.7%、52.4%;试验药剂处理A、B药后7 d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44.5%、56.6%;试验药剂处理A、B药后14 d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8.5%、75.9%。经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测验,药后3 d B处理的药效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且其他3个处理间药效差异不显著;药后7 d D处理的药效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B处理和C处理的药效差异不显著,但都极显著高于A处理;药后14 d D处理的药效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B处理和C处理的药效差异不显著,但都极显著高于A处理。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400亿/g球孢白僵菌WDG 600倍稀释液防治茶小绿叶蝉有较好的防效,且对同期发生的其他叶部害虫有兼治作用,且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

400亿/g球孢白僵菌WDG防治茶小绿叶蝉,推荐用量有效成分为1 125 g/hm2(即600倍稀释液),在茶小绿叶蝉高峰始期进行防治效果较好。常规方法均匀喷雾,用药时间宜在16:00后进行,用药部位均匀喷施茶蓬两侧和茶叶正反面,并建议防治该虫时统一集中防治,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唐美君,袁玉伟,郭华伟.茶园科学用药100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茶叶绿色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3] 黄友谊.无公害茶叶安全生产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 钱琴菊.茶皂素在农药上的应用研究[J].农药,1993,32(2):15-16.

[5] 刘明炎,毛迎新,谭荣荣,等.20%查虫清水剂防治茶园主要病虫的药效[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778-1780.

[6] 黄安平,周清琼,贺益娥.茶小绿叶蝉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茶叶通讯,2006,33(2):10-13.

[7] 陈宗懋,孙晓玲.茶树主要病虫害简明识别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8] 胡宗强.浅谈茶小绿叶蝉的综合防治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1,21(4):63-64.

[9] 张汉鹄,谭济才.中国茶树害虫及其无公害治理[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0] 王友平.种茶必读[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球孢皂素白僵菌
球孢白僵菌对二斑叶螨的致病性和对天敌智利小植绥螨的间接影响
不同储存温度对白僵菌孢子活性的影响
茶皂素
油茶籽粕中茶皂素的优化提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白僵菌对酚类转化及僵蚕中4-O-甲基葡萄糖苷化产物的研究进展
不同地理来源的球孢白僵菌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死效应
球孢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血细胞毒力和形态的影响
2种方法复壮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的研究
油茶饼中茶皂素的分离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白僵菌防治温室大棚白粉虱药效试验